袁雪芬
袁雪芬(1922年3月26日-2011年2月19日),女,浙江省嵊县杜山村人。越剧旦角,越剧旦角流派“袁派”的创立者。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
1955年缅甸总理吴努授予她金质奖章,1956年获文化部颁发的“1949~1955优秀影片奖”荣誉奖,1989年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首届“金唱片奖”,1996年被授予中国文联荣誉委员,2003年12月获文化部颁发的“表演艺术成就奖”,2005年4月获上海市“三八红旗荣誉奖章”,2006年4月获首次颁发的“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终身成就奖”,2009年10月,被中国文联和中国剧协授予“首届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1991年7月起,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2月,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个人经历
1933年7月入四季春科班学戏,工青衣、闺门旦,兼学绍兴大班和徽班的武戏。师傅为绍兴文戏男班艺人鲍金龙。满师后,一度与女子越剧早期名旦王杏花同台,唱腔、表演受到她的影响。1936年到杭州演出,初次挂头牌。同年秋随科班初次到上海,并参加灌制了女子越剧的第一张唱片。
1937年再次到上海演出。
1938年2月第三次随科班到上海,曾与“同春舞台”的绍兴大班演员同台演出。此后一直在上海从事艺术活动。
“孤岛”时期与小生演员马樟花合演3年余,曾对《梁祝哀史》作了初步的去芜荐菁。演出《恒娘》等新戏,并上电台演唱,扩大了越剧影响,在艺术上崭露头角,被誉为越剧“新后”。 为了摆脱当时社会上恶势力的纠缠,她洁身自励,持斋茹素,不唱堂会,不拜“过房娘”。
1942年10月起,在进步话剧的影响下,在大来剧场开始越剧改革,拿出自己的大部分包银,聘请专职编剧、导演、舞美设计、舞台监督,成立剧务部主持演出活动,在越剧界首次建立起正规的编戏、排戏制度;废除幕表制,使用完整的剧本;废除衣箱制,参照古代绘画、根据人物身份设计服装;打破传统的舞台形式,采用立体布景、油彩化装、灯光、音响,逐步形成综合的艺术机制。在表演上博采众长,将话剧、电影重视刻画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的写实主义表演特点,与昆曲载歌载舞、重视形体动作美化的长处吸收到越剧中,加以融化、创新。
1943年11月演出《香妃》时,与琴师周宝财合作,创造了新的[尺调]腔,后被其他越剧演员吸收、不断丰富,发展成越剧的主腔,并在此基础上衍化出不同的流派,其唱腔旋律淳朴、节奏多变、感情真挚深沉、韵味醇厚、委婉缠绵、声情并茂,被称为“袁派”,为戚雅仙、张云霞、金采风、吕瑞英等一批越剧演员所继承和发展。她主张戏曲应该对社会起有益的作用。
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演出了《香妃》、《红粉金戈》、《木兰从军》、《黑暗家庭》、《王昭君》等表现爱国思想、歌颂民族气节、反对封建礼教的剧目。
1946年5月,把根据鲁迅名著《祝福》改编的《祥林嫂》首次搬上越剧舞台,受到田汉、许广平、欧阳山尊、白杨、胡风、梅朵、田钟洛等进步文艺界和新闻界人士的称赞,被舆论称为“新越剧的里程碑”。该剧于1948年拍摄成电影。
1949年7月,参加上海市军管会文艺处举办的第一届地方戏剧研究班学习。是年9月,她和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作为戏曲界特邀代表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出席了10月1日的开国大典。
1950年初,拍摄16毫米彩色越剧影片《相思树》,并创造了新的[男调]腔。同年4月,参加上海戏曲界第一个国营剧团——华东越剧实验剧团,任团长。
1951年3月华东戏曲研究院成立,任副院长兼越剧实验剧团团长。
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
1953年与范瑞娟合作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拍摄成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戏曲影片,翌年获国际电影节“音乐片奖”。同年排演了根据王实甫原著改编的《西厢记》,成功地塑造了崔莺莺一角。
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上海越剧院成立,任院长。同年,参加许广平率领的“中国越剧团”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苏联访问演出。
1960年、1961年先后到香港、朝鲜访问演出。
1965年演出《火椰村》时与琴师周柏龄合作创造了“降B调”唱腔。
1977年1月参加中国音乐家代表团访问联邦德国。
1978年她主演的《祥林嫂》拍摄成宽银幕彩色影片。
1978年底重新受命担任上海越剧院院长,主持和组织了一系列新剧目的创作演出,并大力培养青年演员。
1979年参加全国人大代表团访问日本。
1985年退居二线,担任剧院名誉院长。
1986年以“艺术指导”身份与上海越剧院演出团参加巴黎第15届秋季艺术节,获格诸布尔市、里昂·维勒班市、勒阿弗尔市荣誉奖章和荣誉公民称号。
1989年夏率团去美国演出。曾任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
2011年在沪病逝,享年89岁。
▶ 以下内容自动生成,如有错误欢迎反馈
1936年9月12日,老闸大戏院"礼聘绍兴女子文班四季春加邀六班名角日夜会串",由王杏花、金香凤领衔,演员还有袁雪芬、傅全香、钱妙花、施彩香等。演出至10月31日止,剧目有连台本戏《文武香球》《十美图》《九美图》等。
1936年11月4日,高亭唱片公司灌制女子越剧第一张唱片,A面为王杏花唱的《玉蜻蜓·游庵哭图》,B面为袁雪芬、钱妙花唱的《方玉娘哭塔》。
1937年6月3日,以袁雪芬、钱妙花、傅全香为首的"四季春班",由浙江宁波再来上海,演出于泥城桥通商旅社。聘请施银花、屠杏花、马秋霞为客师。
1938年2月15日,“四季春班”与“素凤舞台”合作演出于上海四马路小剧场,竺素娥领衔,袁雪芬为头肩旦,演员还有黄笑笑、任伯棠、傅全香、钱妙花、张桂莲等。演出剧目有《沉香扇》《碧玉簪》等。
1938年7月31日起,大来剧场由马樟花、袁雪芬领衔演出,首次合演剧目为《二度梅》,两人合作直至1941年7月25日为止。
1938年11月10日,为上海时疫医院筹款,在更新舞台举行女子越剧“七班会串”。剧目有《三堂会审》(马樟花、袁雪芬)、《操琴品箫》(筱丹桂、贾灵凤)等。
1939年02月13日,上海难民救济协会与绍兴旅沪同乡会,在黄金大戏院联合举行女子越剧大会串义演,筹募捐款。姚水娟、竺素娥、施银花、商芳臣、筱丹桂、马樟花、袁雪芬等参加演出。
1939年7月1日,马樟花和傅全香到好友电台播唱特别节目,并为三友实业社作广告,开越剧演员上电台之先河。1个多月后,改为马樟花与袁雪芬搭档播唱。
1940年8月1日~2日,绍兴七县旅沪同乡会,假座卡尔登大戏院,举行“劝募绍属平粜捐”女子越剧八班大会串。剧目为《沉香扇》《梁祝哀史》《盘夫索夫》《碧玉簪》,主要演员有:施银花、屠杏华、小白玉梅、姚水娟、商芳臣、李艳芳、筱丹桂、马樟花、袁雪芬、傅全香、贾灵凤等。
1940年8月13日,上海救济难民儿童教养院假座新新玻璃电台、中西电台、国华电台、明远电台,举行播音宣传大会,越剧界参加的有王杏花、小白玉梅、马樟花、袁雪芬、竺素娥等。
1940年12月30日,大来剧场演出根据《聊斋志异》中同名小说改编的《恒娘》(陶贤编剧),马樟花、袁雪芬、傅全香主演。使用硬片布景,打出“戏情话剧化,布景电影化”的广告,营业上佳。
1941年1月3日,中国救济妇孺总会募捐运动在新新电台举办“全市女子越剧大会串”,施银花、屠杏花、姚水娟、竺素娥、筱丹桂、马樟花、袁雪芬、尹桂芳、竺水招、徐玉兰、商芳臣、李艳芳、邢竹琴等38位演员,参加播音演唱。
1941年1月22日~23日,嵊新女子越剧团劝募故乡灾款游艺大会,联合在大来、天香、卡德、民乐、永乐、南洋、同乐、浙东、万国等戏院演出的越剧团,假座更新舞台举行九班大会串。剧目有《碧玉簪》《孟丽君》《沉香扇》等。马樟花、李艳芳、王水花、毛佩卿扮演王玉林,施银花、筱丹桂、竺水招、邢竹琴、林黛英扮演李秀英,小白玉梅、姚水娟、王明珠、袁雪芬扮演孟丽君,竺素娥、张湘卿、尹桂芳、屠杏花扮演皇甫少华,小白玉梅、姚水娟分饰蔡兰英,屠杏花、竺素娥、张湘卿、尹桂芳分饰徐文秀。
1941年7月29日~30日,中国救济妇孺总会筹募捐款委员会主办嵊新女子越剧团劝募大会,在黄金大戏院举行,日夜共演4场。剧目有《御笔楼》《采桂别桂》《楼台会》《杨贵妃》《恒娘》《林慧娘》《贩马记》《碧玉簪》《红玉公》《貂蝉》《拾玉镯》《女钦差》《书房会》《宝莲灯》《马寡妇开店》等。参与主演的有屠杏花、王杏花、小白玉梅、邢月芳、商芳臣、筱丹桂、贾灵凤、袁雪芬、马樟花、徐玉兰、赵瑞花、竺素娥、邢竹琴、范瑞娟、尹桂芳、竺水招、姚水娟、李艳芳等演员。
1942年2月19日,马樟花去世。2月22日,在徐家汇路上海殡仪馆举行大殓,袁雪芬、钱妙花等众多同行姐妹参加吊唁。
1942年3月7日,袁雪芬因病停演回嵊县。
1942年10月28日,袁雪芬在大来剧场重新登台,演出《古庙冤魂》,开始越剧改革。合作者有演员张桂莲、王银凤、张桂凤、陆锦花、梅月楼、沈月凤等,首次成立的“剧务部”中的编导、舞美人员有于吟、韩义、蓝明、白涛等,后又增加了南薇、吕仲、徐进等。此剧幕外戏尚用幕表,幕内戏则全部用完整的剧本。
1943年11月1日,大来剧场演出《香妃》。演出期间,袁雪芬与琴师周宝财合作,创造了新腔〔尺调腔〕。
1944年3月25日,袁雪芬在大来剧场演毕《王昭君》,因病回嵊县休养。
1944年9月28日,袁雪芬、范瑞娟合作,在九星大戏院登台,使用雪声剧团之名,首演《雁南归》。
1945年1月29日,袁雪芬、范瑞娟在九星大戏院演出《梁祝哀史》,并与编导一起对剧目作了重新整理。演出期间,范瑞娟与琴师周宝财合作,创造了〔弦下腔〕。
1947年01月12日,在演完《洛神》后,袁雪芬宣布辍演,雪声剧团也暂告解散。在原“雪声”的基础上,加入傅全香,改组为东山越艺社。
1947年07月29日,越剧界一批著名演员在上海四马路大西洋西菜社聚会,为联合义演签订合约。在上面签名的有尹桂芳、徐玉兰、竺水招、筱丹桂、袁雪芬、张桂凤、吴小楼、傅全香、徐天红、范瑞娟(次序按合约原件排列)。这十位演员人称“十姐妹”。
1947年10月13日,筱丹桂因受戏霸张春帆迫害,服来沙尔自杀。袁雪芬、徐玉兰、竺水招代表越剧姐妹,同张春帆进行了面对面的斗争。
1948年3月14日,袁雪芬作为主要演员参加拍摄的故事影片《鸡鸣早看天》(根据洪深的同名话剧改编,应云卫导演,田汉作词),在中电二厂试片。该片于24日在国际、大上海等5家影院,正式上映。
1948年9月18日,袁雪芬、范瑞娟主演的越剧影片《祥林嫂》在国际、大上海等5家影院上映。
1948年9月18日,袁雪芬与范瑞娟二度合作,恢复“雪声剧团”,在大上海电影院演出由田汉编剧的《珊瑚引》。该剧演出全部用民乐伴奏,引起沪上兄弟剧种的重视。
1949年6月18日,上海市戏剧、电影工作者协会成立,话剧、电影、平剧、越剧和游艺界2000多人出席,袁雪芬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1949年7月7日,剧影工作者协会越剧组袁雪芬、范瑞娟、徐玉兰、吴小楼、竺水招等七委员议定,由雪声、东山、玉兰,云华等大剧团分三班参加庆祝胜利演出。联合排演了《解放之歌》《向狐狸虎狼冲击》《曲江词》等三部独幕剧,在各戏院上演。
1950年2月15日,以雪声、云华剧团36位同志组成的上海越剧实验剧团假文艺处举行成立典礼,选出袁雪芬为团长,黄沙为副团长。
1950年4月12日,以上海越剧实验剧团为基础的国营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在上海市文艺处大礼堂举行成立大会。袁雪芬任团长,黄沙任副团长,凌映任教导员。
1951年03月05日,华东戏曲研究院成立,周信芳任院长兼华东京剧实验学校校长,袁雪芬任副院长,苏坤、伊兵先后任秘书长,周玑璋任副秘书长。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划归该院建制。
1955年03月24日,华东戏曲研究院随着华东行政区的撤销而终止。在其所属的越剧实验剧团一团、二团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越剧院,袁雪芬任院长、胡野檎任支部书记。其所属的实验京剧团与上海市人民京剧团和新民京剧院合并组建成立了上海京剧院,周信芳任院长。
1955年6月19日~9月10日,由上海越剧院组成的中国越剧团,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苏联访问演出,团长许广平,副团长张东川,秘书长王志成,副秘书长胡野檎,主要艺术人员有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张桂凤、吕瑞英、金采风和吴琛、刘如曾、顾振遐、苏石风、幸熙等。7月2日起,在柏林、德累斯顿等地演出《西厢记》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总理格罗提渥观看了《西厢记》的演出,并上台接见演职员。7月24日,为驻德苏军演出了《打金枝》《拾玉镯》《楼台会》等剧目。
1955年11月3日,由《文汇报》、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有线电视台联合主办,上海航空公司独家赞助的“名家系列免费戏剧音乐讲座”,在上海音乐学院开讲。第一讲由上海越剧院袁雪芬谈越剧唱腔发展史,青年演员方亚芬、郑国凤配合讲座内容,插入演唱,受到300多位听众的热烈欢迎。
1956年10月19日,上海越剧院一团由袁雪芬、范瑞娟、吴小楼、金艳芳、张桂凤等主演的《祥林嫂》,在大众剧场公演。此次演出本按鲁迅原著的精神,作了重新改编。
1957年4月,越剧艺术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获文化部颁发的1949~1955优秀影片奖,袁雪芬、范瑞娟获荣誉奖。
1957年4月,为在嵊县建立“越剧之家”,成立了“越剧之家”上海市经济委员会,袁雪芬任常委会主任,尹桂芳、戚雅仙为副主任,王文娟、魏素云等10人为常委。集资采取义演形式。义演从4月上旬开始,至1959年2月为止,共筹义演款37202.63元。
1958年6月15日~9月初,上海越剧院一团携带《梅花魂》《打金枝》《穆桂英》等剧,赴福建前线慰问演出,历时80天。主要演员有袁雪芬、范瑞娟、吴小楼、吕瑞英等。
1960年3月,上海越剧院院长袁雪芬,偕同实验剧团演员刘觉、张丽琳赴京参加中国戏曲学院举办的表演艺术研究班,学习3个月。
1960年5月,经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批准,成立上海越剧院学馆,招收演员班、音乐班学员318人。袁雪芬院长兼任学馆主任,宗政文任副主任。
1960年12月23日~1961年1月26日,上海越剧院以上海越剧团的名义,首次赴香港演出。剧目有大戏《西厢记》《红楼梦》《碧玉簪》《金山战鼓》《追鱼》,小戏《打金枝》《阳告》《行路》《断桥》《拾玉镯》《做文章》《评雪辨踪》《盘夫》等。团长白彦、副团长袁雪芬,主要演员有:袁雪芬、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吕瑞英、金采风及男演员史济华、刘觉、张国华等。
1961年9月8日~10月18日,上海越剧院二团以“中国上海越剧团”名义,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访问演出。朱光任团长,袁雪芬任副团长,章力挥任秘书长。演出剧目有《红楼梦》《西厢记》《春香传》《打金枝》《盘夫》《挡马》等。主要演员有袁雪芬、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吕瑞英、金采风、陆锦花等。
1977年1月8日起,上海越剧团集体创作排演了大型组剧《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公演,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张桂凤等老演员,重新登台演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电视台进行了录音录像。
1977年10月,上海越剧团向上级申请恢复排演《祥林嫂》(男女合演)获准,在北京影剧院公演。主演者为袁雪芬、金采风、史济华、徐瑞发、秦光耀、金艳芳等。12月,该剧由中国唱片厂全剧灌片录音,各地来学习移植该剧的兄弟剧团达70多家。
1978年6月~10月,上海越剧团由袁雪芬、金采风、史济华、徐瑞发等主演的《祥林嫂》,由香港凤凰影业公司摄成彩色宽银幕艺术影片,罗君雄、岑范导演。
1978年12月27日,经上海市文化局批准,上海越剧团恢复上海越剧院名称,任命:院长袁雪芬,副院长兼党总支书记张成之,副院长吴琛、徐进,党总支副书记吴建平、陈捷。
1979年9月17日,上海电视台拍摄“越剧十姐妹”电视新闻记录片,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参加拍摄。
1979年9月24日,上海艺术研究所、上海越剧院在文化广场联合举办“尹桂芳越剧流派演唱会”,袁雪芬、傅全香、王文娟、戚雅仙、尹小芳、筱桂芳、沈嘉麟等参加演唱。
1979年10月2日~6日,上海越剧院在上海市体育馆举办5场“越剧演唱会”。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等老演员参加演出,场场满座。
获奖记录
1955年缅甸总理吴努授予她金质奖章。
1956年获文化部颁发的“1949—1955年优秀影片奖”荣誉奖。
1989年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首届“金唱片奖”。
2003年12月,荣获文化部颁发的国家级艺术终身成就奖——第二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
1952年11月14日,袁雪芬荣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荣誉奖。
1989年10月12日,袁雪芬荣获第一届中国金唱片奖。
2006年04月03日,袁雪芬荣获第16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演出剧目
代表作品:《双烈记》、《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
艺术风格
在表演上,袁雪芬博采众长,将话剧、电影重视刻划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的写实主义表演特点,与昆曲载歌载舞、重视形体动作美化的长处吸收到越剧中,加以融化、创新,形成了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表演形式。
袁派唱腔的特点是质朴平易,委婉细腻,深沉含蓄,韵味醇厚。袁雪芬擅长依照人物的特定性格和感情创腔,不追求曲调的花梢,而注意以情带声,以真情实感和润腔韵味扣人心弦。在演唱上,她气息饱满,运腔婉转,喷口有力,吐字坚实而富有弹性,运腔中运用欲放又收、抑扬有致的处理,形成特有的韵味美。她常根据唱词的寓意,采用特殊的节奏形式,改变原来较为平稳的字位节奏,使唱腔和唱词语气紧密结合起来。
越剧剧目多数为悲剧,越剧原来的曲调单纯、活泼、跳跃的四工腔不能适应,袁雪芬从人物出发,在传统唱腔音调进行中,频繁地、重复地运用变音,就是7音,形成一种悲哀哭诉的唱腔音调,逐渐形成一种激进的、下行的旋律的特点,呈现出哀怨深沉的唱腔格调。
主要贡献
对剧种的理论建设,袁雪芬同志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意识到。她多次提出:“中国戏曲是多剧种体系,越剧应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她身体力行,上门向有关专家学者请教,并力邀他们帮助越剧从理论上进行总结。在她礼贤下士、不耻下问的真诚邀请下,初步形成了一支由专家教授、研究员和越剧编导等组成的越剧理论队伍。《越剧舞台美术》和《越剧艺术论》等,就是在她的主持下编撰出版的。其中《越剧艺术论》的出版,填补了越剧理论方面的空白,初步建立了剧种理论体系,为中国戏曲理论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戏曲演出
1949年12月18日,雪声剧团在上海兰心大戏院演出,魏凤娟、陈金莲、高剑琳、金艳芳参与演出。(详情)
1948年09月18日,雪声剧团在大上海影剧院演出,范瑞娟参与演出。(详情)
1946年09月09日,雪声剧团在明星大戏院演出,范瑞娟、张桂凤参与演出。(详情)
1946年02月23日,雪声剧团在明星大戏院演出,范瑞娟参与演出。(详情)
1944年11月06日,雪声剧团在上海九星大戏院演出,范瑞娟、应菊芬参与演出。(详情)
1944年02月17日,上海大来剧场演出,张桂莲、叶雅兰、戚雅仙、徐天红参与演出。(详情)
1943年11月01日,上海大来剧场演出,张桂莲、陆锦花、吴小楼参与演出。(详情)
1943年02月22日,上海大来剧场演出,刘雅君、张桂莲、周雅云、徐天红、吴小楼、陆锦花参与演出。(详情)
1942年12月30日,上海大来剧场演出,张桂莲参与演出。(详情)
- 以上部分内容自动生成,如有错误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