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贾灵凤

来自戏曲百科

贾灵凤(1917—1956),女,越剧演员。原名裘彩凤,浙江省嵊县崇仁镇人。

1930年进本镇戒德寺高升舞台科班学艺。本工小丑,由于聪颖好学,又兼及其他行当。此后10余年,均随高升舞台戏班演出于嵊县、新昌、宁波、绍兴、杭州、嘉兴、湖州等地,

1938年4月随班进上海。

1942年高升舞台解散,乃加入师姐妹筱丹桂领衔之丹桂剧团,为二牌台柱。

1947年进玉兰剧团,直至解放后。

1952年,转入云华越剧团。

1954年云华越剧团去南京演出,乃病休在沪。

她擅演长衫丑与官带丑,如《仁义缘》之周惠吉、《倭袍》之王文等,演来不瘟不火,有幽默感而不卖弄噱头,有书卷气又不同于小生路子。戏路开阔,除丑角外,小生、老生、旦角、净角均能应工,如《孟丽君》之成宗,《后朱砂》之刘成美,《红娘》之崔夫人。故40年代在上海越剧界有“丑王”之称,又有“越国赵如泉”之誉。为人善良正直,不务虚名。台下不苟言笑,台上妙趣横生。虽体弱多病,但不论主角配角,演来均极认真。

1954年演出之《双枪陆文龙》,是她从事舞台艺术的最后一部戏,扮演陆文龙之父陆登。

其唱腔以〔四工调〕为基础,兼长〔唱书调〕、〔正调〕及〔尺调〕诸腔。利用鼻音与喉音的巧妙结合,创造了别具一格的越剧丑行腔调,旋律动听,富于变化,刻画人物尤见功力。与筱丹桂合作时有《王文品箫》、《拷红》等唱片传世。

个人经历

以下内容自动生成,如有错误欢迎反馈

1941年7月29日~30日,中国救济妇孺总会筹募捐款委员会主办嵊新女子越剧团劝募大会,在黄金大戏院举行,日夜共演4场。剧目有《御笔楼》《采桂别桂》《楼台会》《杨贵妃》《恒娘》《林慧娘》《贩马记》《碧玉簪》《红玉公》《貂蝉》《拾玉镯》《女钦差》《书房会》《宝莲灯》《马寡妇开店》等。参与主演的有屠杏花王杏花小白玉梅邢月芳商芳臣筱丹桂贾灵凤袁雪芬马樟花徐玉兰赵瑞花竺素娥邢竹琴范瑞娟尹桂芳竺水招姚水娟李艳芳等演员。

1947年9月23日,因尹桂芳去香港,原芳华剧团改组为云华剧团竺水招为团长,演出于上海国泰戏院,首演剧目为《未婚妻》,主要演员有吴小楼周宝奎焦月娥张茵贾灵凤等。

戏曲演出

  • 以上部分内容自动生成,如有错误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