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宝奎

周宝奎(1920年3月14日-2016年12月23日),女,原名周彩娥,出生于浙江嵊县开元乡。越剧旦行演员,工老旦。
个人经历
1920年3月14日出生于浙江嵊县开元乡。
1930年进高升舞台科班,与筱丹桂、商芳臣、贾灵凤等同科学戏,老生、小丑和老旦等行当都演过。半年后班主裘光贤领着她们边演边学,曾到嵊县黄泽镇和富阳、新登镇等地演出,学会了《百花台》、《赵五娘》、《玉蜻蜓》和京戏《李逵大闹忠义堂》等戏。刚学戏时老生、小丑和老旦等行当都演过。
1935年满师后,去姚水娟的龙凤舞台当客师。
1938年夏,参加“第一舞台”到上海演出,工老旦,先后在上海长乐剧场和大中华剧场等处演出。
1939年参加施银花剧团,当时有“越剧十姐妹”结拜:施银花、屠杏花、钱秀灵、马秋霞、周宝奎、支兰芳、余彩琴、马亦琴、袁瑞丰、筱金桂。
1941年参加丹桂剧团,在《蝶魂花影》中母亲训子的唱段被灌成唱片。
1947年加入玉兰剧团,参加《香笺泪》《国破山河在》等剧的演出。
1952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文工团越剧队。
1953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政治部文工队,在朝鲜前线为中朝人民子弟兵演出,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军功章。
1954年随团回上海,进入华东越剧实验剧团。
1955年成立上海越剧院,一直是上海越剧院的主要老旦演员。
2016年12月23日,因病在上海徐汇区中心医院逝世,享年96岁。
▶ 以下内容自动生成,如有错误欢迎反馈
1947年9月23日,因尹桂芳去香港,原芳华剧团改组为云华剧团,竺水招为团长,演出于上海国泰戏院,首演剧目为《未婚妻》,主要演员有吴小楼、周宝奎、焦月娥、张茵、贾灵凤等。
1980年1月1日~4日,上海越剧院在市体育馆进行迎新年演唱会,剧目有金美芳、谢秀娟的《书馆》;陈琦的《回十八》;王文娟、丁赛君、吴小楼的《书房会》;傅全香、陆锦花的《情探》片断;袁雪芬、徐玉兰、周宝奎、徐天红、徐慧琴等的《送凤冠》。
1997年6月18日,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和上海电视台共同举办的“中华儿女携手迎回归—— ’97沪港越剧义演”,在逸夫舞台举行。义演的全部收入将用于兴建中华女子学院的“回归楼”。参加演出的节目有:大联唱《紫金花开香万里》和《盘夫》《送凤冠》《书房会》《赠塔》等折子戏。参加演员有: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戚雅仙、毕春芳、张云霞、金采风、周宝奎、曹银娣、钱惠丽、方亚芬、陈颖等,以及赵小蝶、张子珠、萧红等香港票友。
演出剧目
参加了《彩楼记》《珍珠塔》《北地王》《则天皇帝》《贩马记》《六离门》《孟丽君》等很多戏的演出,其中《红楼梦》《碧玉簪》《追鱼》《祥林嫂》被拍摄成戏曲电影,贾母(老祖宗)、玉林母(手心手背都是肉)两个艺术形象深入人心、闻名全国,在越剧界有“老旦王”之誉。
艺术风格
演戏经验丰富,演技老到,在越剧界有“老旦王”之誉。在《碧玉簪》中饰陆氏,以略带夸张诙谐的表演,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好婆婆的形象。她那段“手心手背都是肉”的唱腔,轻松风趣,深受观众喜爱。曾在舞台剧和电影《红楼梦》中饰贾母、《祥林嫂》中饰祥林娘、《追鱼》中饰金夫人,均获好评。善于根据不同的人物设计唱腔,塑造多种人物而不雷同。从平民百姓出身的陆氏到豪门贵族的贾母,从《珍珠塔》中势利的方朵花到《孟丽君》中高贵至尊的国太都演得神态各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戏曲演出
- 以上部分内容自动生成,如有错误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