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越剧院
上海越剧院成立于1955年,首任院长袁雪芬。
剧院荟萃了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陆锦花、吕瑞英、金采风、周宝奎等一批卓有成就的老一辈表演艺术家和流派创始人。历年来,共创作、改编、移植各种古装剧、历史剧和现代剧400余出。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祥林嫂》被公认为剧种的代表作;《梁山伯与祝英台》作为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彩色戏曲影片,在捷克斯洛伐克举办的第八届国际电影节上荣膺音乐片奖。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剧院拥有50多位具有高级艺术职称任职资质的创作、表演人才。由钱惠丽、单仰萍、章瑞虹、方亚芬、王志萍等中青年表演艺术家和陈颖、华怡青、张永梅、章海灵、许杰、孙智君、张承好、黄慧、金红、丁笑娃、徐标新等国家一级演员组成的演员阵容,曾多次获得过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中国金唱片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新生代演员中,有多人获得中国红梅戏曲演唱大赛金奖、大奖和“越女争峰”全国越剧青年演员电视挑战赛金奖、银奖等。
新时期以来,剧院创排的新剧目多次获得国家级艺术奖励,受到各界好评。为上海大剧院度身定制的新版越剧《红楼梦》被称为“展示上海文化风采的标志之作”。《舞台姐妹》、《家》、《梅龙镇》、《玉卿嫂》、《赵氏孤儿》、《虞美人》、《秋色渐浓》、《被隔离的春天》等剧,曾荣获文华新剧目奖、中国戏剧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中国越剧艺术节金奖、中国人口文化奖“金奖”等。
剧院曾多次赴亚、欧、北美等地的十四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演出。近年举行的“上海越剧西部行”、“纪念越剧百年系列巡回演出”被评为“中国十大演出盛事奖”和”最佳演出项目制作推广金奖”。
上海越剧院 前身为1950年4月12日成立的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它由原雪声剧团26人及云华剧团10人为基础组建而成,是解放后华东地区第一个国家戏曲剧团,隶属于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伊兵任团委会主任,刘厚生、钟林任副主任,袁雪芬任团长,黄沙任副团长,凌映任教导员。全团成员有50余人。院址在复兴西路10弄16号。1951年3月,剧团归属华东戏曲研究院,全称为“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实验剧团”。同年8月1日,吸收了东山越艺社多数成员充实剧团。团长由华东戏曲研究院副院长袁雪芬兼任,范瑞娟、傅全香任副团长,凌映任秘书主任。1954年初,原玉兰剧团参军改编的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文工团越剧团,划归华东戏曲研究院建制,成为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实验剧团二团,由胡野檎任团长。1955年3月,华东戏曲研究院随着华东行政区的撤销而结束,院属两个越剧团和院部部份干部和艺术专业人员,组建成上海越剧院。由袁雪芬任院长,胡野檎任党支部书记。1956年,胡野檎被任命为副院长,张成之、吴琛被任命为院长助理。(1962年10月吴琛任副院长)机构有办公室、文学组、导演组、音乐组、美术组和两个演出团。主要艺术创作人员有编剧徐进、庄志、成容、邵慕水、陈羽,导演吴琛、黄沙、钟泯、陈鹏、朱铿、石景山、韩义,作曲陈捷、顾振遐、薛岩、项管森、高鸣、杜春阳、周茂恒,舞美设计苏石风、顾大良、陈利华、黄子希等。一团主要演员有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张桂凤、吴小楼、陆锦花、吕瑞英、金彩风、陈少春、魏小云等,二团主要演员有徐玉兰、王文娟、徐天红、丁赛君、周宝奎、徐慧琴、钱妙花等。1958年,剧院扩充,机构调整,原院部组、室改置为办公室、创作室、艺术室和舞美工场。2月,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大部分师生划归剧院,成立学馆,并于1959年6月改组成男女合演的实验剧团。1960年春,市文化局直属的上海市青年越剧团(前身为原邑庙区的和平、光荣越剧团合并而成)划归剧院,组成三团。1960年4月,以范瑞娟、傅全香为首的一团奉调赴京,组成北京越剧团。1961年初,北京越剧团撤销,全团回归上海越剧院。“文化大革命”中,剧院受到严重破坏,1974年改为上海越剧团,1979年恢复剧院建制。袁雪芬任院长、张成之任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吴琛任副院长兼总导演、徐进任副院长。院部设办公室、政治科、创作研究室、美术组及舞美制作工场。下辖两个演出团和一个学馆。一团为男女合演团,主要演员有吕瑞英、金彩风、刘觉、史济华、张国华等;二团为女子越剧团,主要演员有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陆锦花等。1983年,学馆改建为三团,主要演员有赵志刚、许杰、陈颖、张承好、胡敏华、李萍等。1984年,剧院调整领导班子和机构。袁雪芬任名誉院长,吴琛、徐进任艺术顾问。吕瑞英任院长,纪乃咸任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刘觉、卫震华任副院长。院部设院长办公室、总支办公室、创作室、艺术研究室、教育辅导部、电视部、美术组及舞美工场。下辖一团、二团(后改名红楼剧团)和男女合演的三团。1986年,市文化局决定红楼剧团为全局剧团体制改革试点团。在名称不变、建制不变、隶属关系不变的情况下,改革经营管理制度,扩大演出、人事、经济方面的自主权,与院部签订了试行期2年的合约。1988年10月,上海戏校越剧班学员进入剧院,组成了青年剧团。1988年11月7日,剧院领导班子及机构再次调整。袁雪芬继任名誉院长,卫震华任常务副院长,纪乃咸任总支书记,薛允璜任副院长,尤伯鑫任院长助理。接着全院进行体制改革,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职称评定,并改为聘用制。红楼剧团因改革试行期满,亦纳入全院聘评范畴。1989年8月,红楼剧团与泰国正大集团汕头投资有限公司实行联营,期限三年。联营团拥有剧目、财务、人事上的自主权。1990年青年剧团与红楼剧团合并。1993年夏,剧院进行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制,机构与领导班子再次调整。卫震华任院长,尤伯鑫任总支书记兼副院长,薛允璜、丁志愿任副院长,下设“红楼”、“明月”两个演出团。院部设置办公室、艺术室、研究室、教育辅导室、美术组、组织人事科、财务科、总务基建科等科室和越友酒家、红楼实业娱乐公司等“三产”单位。剧院(包括前身华东越剧实验剧团)自建立后,贯彻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的方向,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四十余年中,创作(包括改编、整理、移植)演出的传统剧、历史剧和现代剧达300多出。其中,除《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祥林嫂》、《红楼梦》被公认为剧种的代表作外,尚有《春香传》、《追鱼》、《情探》、《打金枝》、《盘夫索夫》、《碧玉簪》、《十一郎》、《三看御妹》、《金山战鼓》、《则天皇帝》、《九斤姑娘》、《北地王》、《孔雀东南飞》、《李娃传》、《西园记》、《凄凉辽宫月》、《血染深宫》等优秀保留剧目和《技术员来了》、《忠魂曲》、《三月春潮》、《鲁迅在广州》、《第十二夜》等男女合演的实验性、探索性剧目三十多出。其中部分剧目在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1954年华东区戏曲会演和上海市历次戏剧会演、戏剧节、艺术节上,获得剧本、导演、表演、音乐、舞美和演出等各项奖励。而《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情探》、《碧玉簪》、《追鱼》、《祥林嫂》等剧目被摄制成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获得1954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举行的第八届国际电影音乐片奖和1955年在英国爱丁堡举行的第九届国际电影节演出奖。《西园记》、《孟丽君》、《打金枝》、《彩楼记》、《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情探》、《凄凉辽宫月》、《三看御妹》、《李娃传》等剧目,先后被摄制成戏曲电视片和录像片播映。剧院为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要,除经常在本市剧场公演外,还不定期地深入工厂、农村、部队及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又多次晋京参加国庆献礼演出,并为苏联、蒙古、朝鲜、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民主德国、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印度、印尼、缅甸、阿富汗等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和党政代表团招待演出。剧院先后赴民主德国、苏联、朝鲜、越南、日本、法国、泰国、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及香港地区进行访问演出和商业性演出。剧院从1950年冬开始,多次招收学员,采用随团学习、举办训练班、开设学馆和到高等院校进修等多种形式,培养编剧、导演、演员以及音乐、舞美等各类专门人才。
发展历史
上海越剧院前身为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实验剧团。
1955年3月,华东戏曲研究院随着华东行政区的撤销而结束。院属两个越剧团和院部部分干部、艺术专业人员,组建成上海越剧院。袁雪芬任院长,胡野檎任党支部书记。
1956年,胡野檎被任命为副院长,张成之、吴琛被任命为院长助理(1962年10月,吴琛升任副院长)。初设机构有办公室、文学组、导演组、音乐组、美术组和两个演出团。主要艺术创作人员有编剧徐进、庄志、成容、邵慕水、陈羽;导演吴琛、黄沙、钟泯、陈鹏、朱铿、石景山、韩义;作曲陈捷、顾振遐、薛岩、项管森、高鸣、杜春阳、周茂恒;舞美设计苏石风、顾大良、陈利华、黄子曦等;一团主要演员有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张桂凤、吴小楼、陆锦花、吕瑞英、金采风、陈少春、魏小云等;二团主要演员有徐玉兰、王文娟、丁赛君、周宝奎、徐慧琴、钱妙花以及徐天红等。
1958年,剧院扩充,机构调整,原院部组、室改置为办公室、创作室、艺术室和舞美工场。2月,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大部分师生划归剧院,成立学馆,并于1959年6月,改组成男女合演的实验剧团。1960年春,市文化局直属的上海市青年越剧团(前身为原邑庙区的和平、光荣越剧团合并而成)划归剧院,组成三团。1960年4月,以范瑞娟、傅全香为首的一团奉调赴京,组成北京越剧团。1961年初,北京越剧团撤销,全团回归剧院。
文化大革命中,剧院受到严重破坏。1973年,改为上海越剧团,1979年,恢复剧院建制。袁雪芬任院长,张成之任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吴琛任副院长兼总导演,徐进任副院长。院部设办公室、政治科、创作研究室、美术组及舞美制作工场。下辖两个演出团和一个学馆。一团为男女合演团,主要演员有吕瑞英、金采风、刘觉、史济华、张国华等;二团为女子越剧团,主要演员有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陆锦花等。1983年,学馆改为三团,主要演员有赵志刚、许杰、陈颖、张承好、胡敏华、李萍等。
1984年底至1985年初,剧院调整领导班子和机构。原院领导退居二线,袁雪芬任名誉院长,吴琛、徐进任艺术顾问。吕瑞英任院长,纪乃咸任总支书记兼副院长,刘觉、卫震华任副院长。院部设院长办公室、总支办公室、创作室、艺术研究室、教育辅导部、电视部、美术组及舞美工场。下辖一团、二团(后改名红楼剧团)和男女合演的三团。
1986年,市文化局决定红楼剧团为全局剧团体制改革试点团。在名称不变、建制不变、隶属关系不变的情况下,改革经营管理制度,扩大演出、人事、经济方面的自主权,与院部签订了试行期2年的合约。
1988年10月,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学员进入剧院,组成了青年剧团。
1988年11月7日,剧院领导班子及机构再次调整。袁雪芬继任名誉院长,卫震华任常务副院长,纪乃咸任党总支书记,薛允璜任副院长,尤伯鑫任院长助理。接着全院进行体制改革,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称评聘(包括红楼剧团)。1989年8月,红楼剧团与泰国正大集团汕头投资有限公司实行联营,期限3年。1990年青年剧团并入红楼剧团。
1993年夏,剧院进行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制。机构与领导班子再次调整,卫震华任院长,尤伯鑫任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薛允璜、丁志愿任副院长,下设红楼、明月两个演出团。院部设置办公室、艺术室、艺术研究室、教育辅导室、美术工场、组织人事科、财务科、总务基建科等科室和越友酒家、红楼实业娱乐公司等“三产”单位。
1995年夏,剧院领导班子及机制有所调整,改院长负责制为总经理负责制。丁志愿任总经理,尤伯鑫任党总支书记兼副总经理,薛允璜任副总经理,贺平任党总支副书记,胡越任艺术总监。增设演出管理部,撤销教育辅导部,原美术工场改为舞美设计制作部,原艺术室改为艺术创作部,原总务基建科分为行政科和基建科。
剧院自建立以来,贯彻党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的方向,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改方针指引下,40余年来,创作(包括改编、整理、移植)演出的传统剧、历史剧和现代剧剧目300多出,其中,除《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祥林嫂》、《红楼梦》被公认为剧种的代表作外,尚有《春香传》、《追鱼》、《情探》、《打金枝》、《盘夫索夫》、《碧玉簪》、《十一郎》、《三看御妹》、《金山战鼓》、《则天皇帝》、《九斤姑娘》、《北地王》、《孔雀东南飞》、《李娃传》、《西园记》、《凄凉辽宫月》、《血染深宫》等优秀保留剧目和《技术员来了》、《忠魂曲》、《三月春潮》、《鲁迅在广州》、《第十二夜》等男女合演的实验性、探索性剧目30多出。内中部分剧目,在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1954年华东戏曲会演和上海市历届戏剧会演、戏剧节、艺术节上,获得剧本、导演、表演、音乐、舞美和演出等各项奖励。而《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情探》、《碧玉簪》、《追鱼》、《祥林嫂》等剧目,被摄制成电影。《西园记》、《孟丽君》、《打金枝》、《彩楼记》、《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情探》、《凄凉辽宫月》、《三看御妹》、《李娃传》、《秦淮烟云》等剧目,则先后被摄制成戏曲电视片和录像片播映。
剧院为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要,除经常在本市剧场公演外,还不定期地深入工厂、农村、部队及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又多次晋京参加国庆献礼演出,并为苏联、蒙古、朝鲜、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民主德国、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印度、印尼、缅甸、阿富汗等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和党政代表团招待演出。为了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剧院先后赴民主德国、苏联、朝鲜、越南、日本、法国、泰国、新加坡、美国、联邦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演出和商业性演出。
为了培养越剧事业接班人,剧院从1950年冬开始,多次向社会公开招收学员,采用随团学习、举办训练班、开设学馆和到高等艺术院校进修等多种形式,培养编剧、导演、演员、音乐、舞美等各类专门人材。
戏曲事件
2023年04月15日,上海越剧院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演出越剧《双珠凤》,方亚芬、徐标新参与演出。(详情)
2023年01月27日,上海越剧院在陕西大剧院演出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详情)
2023年01月26日,上海越剧院在陕西大剧院演出越剧《红楼梦》,王清、赵心瑜、方亚芬、郭茜云参与演出。(详情)
2022年12月11日,上海越剧院在珠海华发中演大剧院演出越剧《双珠凤》,方亚芬、徐标新参与演出。(详情)
2022年12月10日,上海越剧院在珠海华发中演大剧院演出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章瑞虹、方亚芬、蔡燕参与演出。(详情)
2022年12月04日,上海越剧院在上海中国大戏院演出越剧《花中君子》,冯军、张艾嘉、骆易萌、姚煜晨、相美佳参与演出。(详情)
2022年12月02日,上海越剧院在中国大戏院演出越剧《碧玉簪》。(详情)
2022年10月29日,上海越剧院在上海上戏实验剧院演出越剧《西厢记》,盛舒扬、钱惠丽、杨婷娜、赵心瑜、方亚芬、吴群、俞果、陈慧迪参与演出。(详情)
2022年09月30日,上海越剧院在上海宛平剧院演出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吴群、王舒雯、王婕参与演出。(详情)
2022年09月23日,上海越剧院在上海宛平剧院演出越剧《孟丽君》,忻雅琴、王柔桑、单仰萍、杨婷娜、陈梦薇参与演出。(详情)
2022年08月09日,上海越剧院在杭州蝴蝶剧场演出越剧《蝴蝶梦》,盛舒扬、王志萍、丁小蛙、蔡燕、孙嘉蔚参与演出。(详情)
2022年08月06日,上海越剧院在绍兴大剧院演出越剧《山海情深》,樊婷婷、许杰、方亚芬、蔡燕参与演出。(详情)
2022年04月20日,上海越剧院在保定关汉卿大剧院演出,王婉娜、陈敏娟参与演出。(详情)
2022年04月19日,上海越剧院在保定关汉卿大剧院演出,赵心瑜、俞果、潘锡丹、陈欣雨参与演出。(详情)
2022年01月01日,上海越剧院在上海宛平剧院演出,史燕彬、张小君、黄燕舞、黄慧、王婉娜、忻雅琴、盛舒扬、郑国凤、单仰萍、吴佳燕、唐晓羚参与演出。(详情)
2021年12月24日,上海越剧院在上海宛平剧院演出越剧《红楼梦》,王婉娜、李旭丹、杨婷娜、俞果参与演出。(详情)
2021年12月17日,上海越剧院在上海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演出越剧《珍珠塔》,邓华蔚、徐标新、周燕儿参与演出。(详情)
2021年11月25日,上海越剧院在上海宛平剧院演出越剧《红楼梦》,黄慧、王志萍、钱惠丽、陈颖、单仰萍、方亚芬、蔡燕、吴群参与演出。(详情)
2021年11月24日,上海越剧院在宁波逸夫剧院演出,黄慧、王志萍、钱惠丽、陈颖参与演出。(详情)
2021年11月23日,上海越剧院在宁波逸夫剧院演出,史燕彬、王柔桑、王清、李旭丹、杨婷娜、陈慧迪、裘丹莉、王婕参与演出。(详情)
2021年11月19日,上海越剧院在温州大剧院演出。(详情)
2021年10月20日,上海越剧院在莆田莆仙大剧院演出越剧《甄嬛》,黄慧、王志萍、钱惠丽、陈颖参与演出。(详情)
2021年10月15日,上海越剧院在宁波天然舞台演出,赵志刚、单仰萍、邓华蔚、许杰参与演出。(详情)
2021年10月05日,上海越剧院在上海宛平剧院演出,忻雅琴、邓华蔚、金烨、斯钰林、陈欣雨、毛春梅参与演出。(详情)
2021年10月04日,上海越剧院在上海宛平剧院演出越剧《钗头凤》、越剧《李娃传》、越剧《梁祝》、越剧《打金枝》,陈湜、邓华蔚、袁丹丹、郭茜云、斯钰林、裘丹莉、朱洋参与演出。(详情)
2021年09月22日,上海越剧院在天津大剧院演出,赵心瑜、俞果、潘锡丹、陈欣雨参与演出。(详情)
2021年09月21日,上海越剧院在天津大剧院演出,王婉娜、陈敏娟参与演出。(详情)
2021年09月17日,上海越剧院在上海上音歌剧院演出,王柔桑、丁小蛙、吴群、邱文静、张青青、唐晓羚、沈歆雯、黄悦参与演出。(详情)
2021年09月16日,上海越剧院在国家大剧院演出越剧《西厢记》,赵心瑜、俞果、潘锡丹、陈欣雨参与演出。(详情)
2021年09月15日,上海越剧院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王婉娜、陈敏娟参与演出。(详情)
2021年07月31日,上海越剧院在太仓大剧院演出,杨韵儿、王玥、董心心参与演出。(详情)
2021年07月31日,上海越剧院在太仓大剧院演出越剧《红楼梦》,杨韵儿、王玥、董心心参与演出。(详情)
2021年07月01日,上海越剧院在上海宛平剧院演出,樊婷婷、许杰、方亚芬、蔡燕参与演出。(详情)
2021年02月21日,上海越剧院在上海大宁剧院演出越剧《双珠凤》,方亚芬、徐标新参与演出。(详情)
2021年01月23日,上海越剧院在宁波逸夫剧院演出,黄慧、王志萍、钱惠丽参与演出。(详情)
2021年01月09日,上海越剧院在上海大剧院演出。(详情)
2021年01月07日,上海越剧院在上海大剧院演出越剧《甄嬛》。(详情)
2021年01月05日,上海越剧院在上海大剧院演出。(详情)
2021年01月04日,上海越剧院在上海大剧院演出,赵志刚、陈湜、单仰萍、许杰参与演出。(详情)
2020年12月25日,上海越剧院在上海长江剧场演出越剧《碧玉簪》、越剧《家》、越剧《追鱼》、越剧《李娃传》、越剧《何文秀》,冯军、杨韵儿、王玥、董心心、张杨凯男、赵心瑜、范莹、俞果、潘锡丹、陈欣雨、姚煜晨、相美佳、楼沁、陈敏娟、钱佳璐、庄荔彬、陆志艳参与演出。(详情)
2020年12月06日,上海越剧院在丽水大剧院演出,史燕彬、黄慧、王柔桑、王清、王志萍、钱惠丽、陈颖、李旭丹、杨婷娜、陈慧迪、裘丹莉、王婕参与演出。(详情)
2020年11月27日,上海越剧院在泰州大剧院演出,黄慧、王志萍、钱惠丽、陈颖参与演出。(详情)
2020年11月26日,上海越剧院在泰州大剧院演出,史燕彬、王柔桑、王清、李旭丹、杨婷娜、陈慧迪、裘丹莉、王婕参与演出。(详情)
2020年11月12日,上海越剧院在上海大宁剧院演出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杨韵儿、董心心、潘锡丹参与演出。(详情)
2020年10月29日,上海越剧院在上海浦东大戏院演出,冯军、陈欣雨、骆易萌、姚煜晨参与演出。(详情)
2020年10月29日,上海越剧院在绍兴大剧院演出,王柔桑、盛舒扬、吴群参与演出。(详情)
2020年10月28日,上海越剧院在绍兴大剧院演出越剧《红楼梦》,王婉娜、李旭丹参与演出。(详情)
2020年10月28日,上海越剧院在上海浦东大戏院演出,邓华蔚、徐标新、周燕儿参与演出。(详情)
2020年01月05日,上海越剧院在上海大剧院演出越剧《孟丽君》,郑国凤、章瑞虹、单仰萍参与演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