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玉梅
小白玉梅,女,原名朱巧凤。浙江省嵊县上里村人,1921年4月8日出生于上海。一级演员,越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个人经历
自幼随父学戏(其父白玉梅,系越剧早期男班“四大名旦”之一)。
1933年,其父领衔的男班演于上海天海楼,她首次登台客串,与男班老生童正初合演《武家坡》,一炮打响。继而与男小生高月升合演《关王会》,又受欢迎。遂于是年8月,随父戏班正式挂牌演出于得意茶楼,声誉日隆。
30年代后期,女子绍兴文戏兴起,曾与其搭档演出的著名小生有屠杏花、李艳芳、竺素娥等,著名老生有姚月明、张桂凤、徐天红等,经常演出在杭、嘉、湖地区,登台于宁波中山公园、杭州大世界、上海新世界、万国、新都、天香、通商等戏院。
40年代后期息影舞台。
1951年秋,参加越剧界抗美援朝捐献义演。
1952年任青山越剧团副团长。
1953年参加振奋越剧团担任主要演员和艺委会副主任。
1955年起兼任上海市戏曲学校教师,1960年调至上海越剧院学馆任主教老师。
1976年退休后继续为新办的上海越剧院学馆和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教课。
1959年上海市青年演员汇演中,因教学成绩显著而获得上海市文化局的奖励。
解放后培养的史济华、张国华、姜佩东、金美芳、沈于兰、董觉君、胡敏华、金静、方亚芬、张永梅等越剧男女演员,均曾受过她的教学。
1956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曾任上海戏剧家协会理事。
▶ 以下内容自动生成,如有错误欢迎反馈
1933年8月10日,永乐茶园"聘请绍兴女子文武艺员"演出,演员为王杏花、丁世芳、吕凤仙、王彩娟、竺巧云等。剧目有《三美夺夫》、清板《盘夫》和《十八相送》《桂花亭》《碧玉簪》《双珠凤》等。同日,得意楼茶楼在《新闻报》广告中称:"特聘绍兴男女文戏,唱做花旦白玉梅,坤角正旦周月仙,唱做花旦小白玉梅,小旦潘凤仙"演出。这是越剧男女混演的第一次见报。演出剧目有《珍珠塔》《九美图》《失巾帕》《烧骨记》等。
1935年3月11日,得意绍兴剧场"特请三和堂绍兴文戏",演员为白玉梅、小白玉梅、盖月棠等。演出剧目有《王华买父》《梁山伯》《龙凤花》(15本)《杨柳怨》(10本)《状元休贤妻》(10本)等。
1940年8月1日~2日,绍兴七县旅沪同乡会,假座卡尔登大戏院,举行“劝募绍属平粜捐”女子越剧八班大会串。剧目为《沉香扇》《梁祝哀史》《盘夫索夫》《碧玉簪》,主要演员有:施银花、屠杏华、小白玉梅、姚水娟、商芳臣、李艳芳、筱丹桂、马樟花、袁雪芬、傅全香、贾灵凤等。
1940年8月13日,上海救济难民儿童教养院假座新新玻璃电台、中西电台、国华电台、明远电台,举行播音宣传大会,越剧界参加的有王杏花、小白玉梅、马樟花、袁雪芬、竺素娥等。
1941年1月21日,“全沪越国红星十班大会串”在浙东大戏院进行。日夜场演出折子戏,有尹桂芳、竺水招的《借红灯》,施银花、钱秀灵的《方玉娘哭塔》,竺素娥、邢竹琴的《盘夫》,王水花、王明珠的《曾贵嫖嫂》,姚水娟、李艳芳的《楼台会》,尹树春、陈素娥的《化缘认妻》,马樟花、傅全香的《书房会》,商芳臣、林黛英的《大堂会》,小白玉梅、邢月芳的《十八相送》,筱丹桂、张湘卿的《倪凤扇茶》。是日,姚水娟演毕步出戏院,突遭歹徒投掷粪汁。
1941年1月22日~23日,嵊新女子越剧团劝募故乡灾款游艺大会,联合在大来、天香、卡德、民乐、永乐、南洋、同乐、浙东、万国等戏院演出的越剧团,假座更新舞台举行九班大会串。剧目有《碧玉簪》《孟丽君》《沉香扇》等。马樟花、李艳芳、王水花、毛佩卿扮演王玉林,施银花、筱丹桂、竺水招、邢竹琴、林黛英扮演李秀英,小白玉梅、姚水娟、王明珠、袁雪芬扮演孟丽君,竺素娥、张湘卿、尹桂芳、屠杏花扮演皇甫少华,小白玉梅、姚水娟分饰蔡兰英,屠杏花、竺素娥、张湘卿、尹桂芳分饰徐文秀。
1941年7月29日~30日,中国救济妇孺总会筹募捐款委员会主办嵊新女子越剧团劝募大会,在黄金大戏院举行,日夜共演4场。剧目有《御笔楼》《采桂别桂》《楼台会》《杨贵妃》《恒娘》《林慧娘》《贩马记》《碧玉簪》《红玉公》《貂蝉》《拾玉镯》《女钦差》《书房会》《宝莲灯》《马寡妇开店》等。参与主演的有屠杏花、王杏花、小白玉梅、邢月芳、商芳臣、筱丹桂、贾灵凤、袁雪芬、马樟花、徐玉兰、赵瑞花、竺素娥、邢竹琴、范瑞娟、尹桂芳、竺水招、姚水娟、李艳芳等演员。
1953年2月,由女班老艺人组合的振奋越剧团成立。团长为屠杏花,主要演员有王杏花、竺素娥、小白玉梅、许菊香、邢月芳、钟云香、陈呆呆、梅月楼等。首演剧目《沉香扇》,2月24日起,演于大众剧场。
1990年10月18日~20日,“越乡文化节”暨越剧博物馆开馆典礼在嵊县举行。上海越剧界人士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张桂凤、吴小楼、金采风、周宝奎、王杏花、小白玉梅、尹桂芳、戚雅仙、毕春芳、张云霞、徐进、陈鹏、苏石风、顾振遐、卫震华、薛允璜等应邀与会。18日,上海越剧界老中青演员在嵊县剧院进行祝贺演出,剧目有章瑞虹、陈颖的《李娃传·剔目》,方亚芬、裴燕的《西厢记·琴心》,钱惠丽、王志萍的《皇帝与村姑·狱中》,章海灵的《莲花女传奇》选场,张桂凤的独角戏《石二佬》,金采风、史济华的《祥林嫂·成亲》,赵志刚、胡敏华的《何文秀·哭牌算命》,毕春芳、张小巧的《珍珠塔·后见姑》。
主要作品
解放前灌有《盘夫索夫》、《王千金祭夫》、《李三娘叹五更》等唱片。与傅全香合演的《赖婚记》,已拍成电视剧收入傅全香的艺术专集,并于1964年、1982年两次被中国唱片社灌制成唱片发行。
主要贡献
她戏路宽广,青衣、花旦、正旦、彩旦、老旦皆能当行,且表演不凡。拿手戏有《盘夫索夫》中的严兰贞(花衫)、《碧玉簪》中的李秀英(闺门旦)、《陈三两》中的陈三两(青衣)、《箍桶记》中的九斤姑娘(花旦)、《赖婚记》中的陈氏(彩旦)、《断太后》中的李太后(老旦)等。
唱功好,嗓音佳,咬字清楚;尖团音分明,唱快板在越坛首屈一指;台步、圆场功力深厚。戏德有口皆碑,肯扶掖后辈,40年代王文娟、戚雅仙在她下面唱二肩时,都曾得到她的帮助。戚派名剧《王千金祭夫》的祭文调是其亲授。张云霞、傅全香的快板演唱也曾得其指导。
戏曲演出
上海大众剧场1953年3月8日演出越剧《赖婚记》 |
- 以上部分内容自动生成,如有错误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