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雅仙

来自戏曲百科

戚雅仙(1928年1月8日-2003年1月27日)女,原籍浙江余姚。越剧花旦演员,戚派宗师。

戚雅仙于1941年进入上海陶叶剧团科班学戏,工花旦。1944年加入芳华剧团,1947年参加玉兰剧团,1948年参加云华剧团,1950年2月组建合作越剧团,同年秋任该团团长。1980年任上海静安越剧团团长。

戚雅仙的表演脱胎于“袁派”,逐渐形成韵味醇厚、缠绵委婉、朴素深沉的艺术特色,世称“戚派”。

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她塑造了《白蛇传》中的白素贞、《玉堂春》中的苏三、《琵琶记》中的赵五娘、《血手印》中的王千金、《玉蜻蜓》中的王志贞等数十个动人的舞台形象。

她曾于1954年与尹桂芳合演《屈原》(饰婵娟)获华东区戏曲会演表演一等奖;1995年荣获中国唱片总公司第三届金唱片奖。

戚派传人有周雅琴、朱祝芬、金静、徐洁和、周美姣等。

个人经历

1941年进入上海陶叶剧团科班学戏,师从陶素莲、叶琴芳,工花旦。

1943年春,随科班进入上海大来剧场作为班底,为袁雪芬配戏,使她从一般演员能逐渐胜任重要角色,在越剧观众中开始产生了影响。

1944年满师出科,先和余彩琴、玉牡丹等合作,后进了尹桂芳、竺水招的芳华越剧团,任二肩花旦。

1947年参加玉兰剧团,和徐玉兰合演《香笺泪》时初挑大梁,任头肩花旦。因戏路开阔,表演细腻动人而脱颖而出,成为当时旦角中的后起之秀。

1948年参加参加竺水招为首的云华剧团,任头肩旦。

解放初期,拍摄了越剧彩色电影《石榴红》(1950年和徐天红合演)、《卖婆记》(1949年和竺水招合演)。灌录的唱片《婚姻曲》,曾风靡一时。

1950年2月组建合作越剧团。在合作剧团期间,主演过《龙凤花烛》、《玉堂春》、《血手印》、《卓文君》、《王老虎抢亲》、《琵琶记》、《白蛇传》、《文姬归汉》及现代戏《红色医生》、《祝福》等剧目。

1950年秋任合作越剧团团长。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在袁派唱腔基础上不断加以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了韵味醇厚、缠绵委婉、朴素深沉的“戚派”唱腔。

1954年与尹桂芳合演《屈原》(饰婵娟一角)参加华东戏曲会演,获表演一等奖。

1955年被评为上海市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

1960年被评为上海市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

1960年和1980年,参加第三、第四届全国文代会。

1980年任上海静安越剧团团长。主演了《玉蜻蜓》、《教师曰记》等剧,并三次组团赴香港演出。

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市文联委员,

1985年上海戏剧家协会拍摄了《戚雅仙和戚派唱腔》电视艺术片;

1988年上海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主办了“戚雅仙流派艺术演唱研讨会”。

1989年退休,任静安越剧团名誉团长。

199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戚雅仙表演艺术》一书,对其艺术生涯作了全面总结。

1995年所演唱的《血手印》,获中国唱片总公司第三届“金唱片奖”。

  • 以下内容自动生成,如有错误欢迎反馈

1944年5月11日,上海越剧联谊会假皇后大戏院,举办全沪越剧联合大会串,义演3天。有傅全香范瑞娟的《送凤冠》;李艳芳邢竹琴的《十八相送》;筱丹桂贾灵凤的《人心》;尹桂芳竺水招的《陈琳与寇珠》;姚水娟王水花的《拾玉镯》;王杏花竺素娥的《贩马记》;施银花屠杏花的《化缘认妻》;余彩琴张桂莲陆锦花戚雅仙徐天红吴小楼的《明末遗恨》。

1947年9月25日,徐玉兰组建玉兰剧团,演出于龙门大戏院,首演剧目为徐进编剧、金风导演的《香笺泪》,搭档的旦角是戚雅仙

1948年5月25日,戚雅仙加盟云华剧团任头肩旦,竺水招旦角改演小生。两人合作的第一部戏为《凤泊鸾漂》。

1950年2月12日,合作越剧团成立,团长徐天红、副团长戚雅仙。18日在恩派亚大戏院首演《儿女情仇》,由徐天红戚雅仙赵雅麟主演。

1950年8月,由蓝流编剧、韩义导演,合作越越剧团徐天红戚雅仙高剑琳等主演的《石榴红》,被摄影师颜鹤鸣经营的中国电影实验工场摄制成彩色越剧艺术影片。国庆节在本市公映。

1950年9月,合作越越剧团在恩派亚大戏院上演了清装戏《龙凤花烛》,由红枫编剧、沈默导演,戚雅仙高剑琳陈金莲筱水招等主演。

1950年10月01日,彩色越剧艺术影片《石榴红》在上海首映,徐天红戚雅仙高剑琳等主演。

1955年10月,戚雅仙毕春芳演唱的《血手印》,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第三届“金唱片奖”。

1956年9月~12月29日,合作越剧团赴北京、天津、济南、南京等地巡回演出,携带剧目有《祝福》《琵琶记》《玉堂春》《还我台湾》等,主要演员有戚雅仙毕春芳陈金莲等。

1957年2月,合作越剧团在瑞金剧场上演了传统剧《血手印》,该剧由傅骏整理,金风导演,戚雅仙毕春芳陈金莲等主演。

1957年4月,为在嵊县建立“越剧之家”,成立了“越剧之家”上海市经济委员会,袁雪芬任常委会主任,尹桂芳戚雅仙为副主任,王文娟魏素云等10人为常委。集资采取义演形式。义演从4月上旬开始,至1959年2月为止,共筹义演款37202.63元。

1958年2月1日,合作越剧团在瑞金剧场上演了古装喜剧《王老虎抢亲》,由红枫编剧,李卓云导演,戚雅仙毕春芳陈金莲潘笑笑主演。

1979年9月24日,上海艺术研究所上海越剧院在文化广场联合举办“尹桂芳越剧流派演唱会”,袁雪芬傅全香王文娟戚雅仙尹小芳筱桂芳沈嘉麟等参加演唱。

1980年1月10日,合作越剧团重建,更名为静安越剧团。团长戚雅仙,副团长毕春芳

1981年12月,静安越剧团在北京影剧院演出《玉蜻蜓》,由傅骏编剧、金风导演,戚雅仙饰志贞,杨文蔚饰徐元宰。获上海市首届戏剧节作曲奖、演奏奖,杨文蔚获表演奖,周雅琴朱祝芬获青年演员奖。

1984年4月27日,“著名越剧演员和越剧迷联欢演唱会”在沪西工人文化宫举行。参加联欢会的有全国和市的劳动模范、新长征突击手以及先进生产者。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戚雅仙和中年演员陈琦朱东韵孟莉英杨文蔚等参加。

1985年2月3日~14日,静安越剧团一行50人,应香港联谊公司邀请赴港参加戏曲节。团长戚雅仙、副团长毕春芳。演出剧目为《玉堂春》《血手印》《光绪皇帝》《花为媒》及一台折子戏。主要演员有戚雅仙毕春芳陈金莲魏兰芳杨文蔚周雅琴朱祝芬等。

1987年9月20日,上海市越剧爱好者协会在静安区体育馆成立。越剧界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戚雅仙等,市文化局领导以及本市越剧爱好者近千人,出席成立大会。浙江越剧院、南京市越剧团派代表参加祝贺。袁雪芬任名誉会长,纪广山任会长。会上,越剧演员与业余爱好者联合演出了文艺节目。

1988年10月9日,虹口越剧团青年演员“肖雅演唱专场”在中国剧场举行,肖雅演唱了《沙漠王子》《流浪王子》《一枝梅》等唱腔选段及歌曲《月亮走,我也走》等。傅全香戚雅仙等前辈演员出席观赏。

1989年4月7日~10日,毕春芳舞台生活50周年纪念演出在瑞金剧场揭幕,王文娟金采风戚雅仙傅全香参加祝贺演出。剧目有《书房会》《盘夫》《认子》《赠塔》等折子戏。

1990年10月18日~20日,“越乡文化节”暨越剧博物馆开馆典礼在嵊县举行。上海越剧界人士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张桂凤吴小楼金采风周宝奎王杏花小白玉梅尹桂芳戚雅仙毕春芳张云霞徐进陈鹏苏石风顾振遐卫震华薛允璜等应邀与会。18日,上海越剧界老中青演员在嵊县剧院进行祝贺演出,剧目有章瑞虹陈颖的《李娃传·剔目》,方亚芬裴燕的《西厢记·琴心》,钱惠丽王志萍的《皇帝与村姑·狱中》,章海灵的《莲花女传奇》选场,张桂凤的独角戏《石二佬》,金采风史济华的《祥林嫂·成亲》,赵志刚胡敏华的《何文秀·哭牌算命》,毕春芳张小巧的《珍珠塔·后见姑》。

1991年10月18日,浙江新昌石城艺术节揭幕,尹桂芳张桂凤吕瑞英戚雅仙张云霞尹小芳赵志刚等,前往参加活动并演出。

1994年3月8日,上海静安越剧团应邀55人赴港演出,团长王金勃,顾问戚雅仙毕春芳。剧目有《血手印》《玉堂春》及一台折子戏。主要演员有戚雅仙毕春芳傅幸文等。

1994年9月22日,上海越剧院钱惠丽单仰萍方亚芬章瑞虹等青年演员,在杭州参加“ ’94中国小百花越剧节”开幕式文艺晚会演出。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吴小楼戚雅仙毕春芳张云霞吕瑞英金采风等老一辈越剧演员也应邀与会。袁雪芬去信祝贺。

1996年9月16日,浙江省嵊州市举行庆祝越剧诞生90周年活动。袁雪芬范瑞娟王文娟戚雅仙毕春芳张云霞赵志刚胡越等上海越剧界人士前往庆贺。

1997年6月18日,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和上海电视台共同举办的“中华儿女携手迎回归—— ’97沪港越剧义演”,在逸夫舞台举行。义演的全部收入将用于兴建中华女子学院的“回归楼”。参加演出的节目有:大联唱《紫金花开香万里》和《盘夫》《送凤冠》《书房会》《赠塔》等折子戏。参加演员有: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戚雅仙毕春芳张云霞金采风周宝奎曹银娣钱惠丽方亚芬陈颖等,以及赵小蝶、张子珠、萧红等香港票友。

戏曲演出

1958年02月01日,上海合作越剧团瑞金剧场演出,毕春芳潘笑笑陈金莲参与演出。详情

1957年03月02日,静安合作越剧团瑞金剧场演出,毕春芳参与演出。详情

1947年04月08日,芳华剧团上海九星大戏院演出,尹桂芳竺水招余彩琴焦月娥赵雅麟参与演出。详情

1946年10月22日,芳华剧团上海九星大戏院演出,尹桂芳吴小楼竺水招裘月亭参与演出。详情

1946年03月12日,芳华剧团上海九星大戏院演出,尹桂芳竺水招吴小楼赵雅麟参与演出。详情

1946年02月01日,芳华剧团上海九星大戏院演出,尹桂芳竺水招吴小楼吕云甫筱桂芳参与演出。详情

1944年02月17日,上海大来剧场演出,袁雪芬张桂莲叶雅兰徐天红参与演出。详情

  • 以上部分内容自动生成,如有错误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