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搜索

来自戏曲百科

, 1952年1月,以丁赛君领衔的天鹅越艺社成立,1月27日起,在九星戏院演出,首演剧目《楚宫怨》。, , 1952年2月,由姚宝红组建的联谊越剧团,于1951年下半年,应重庆市文化局之邀去重庆演出,临行前更名为沪光越剧团,并推选韩佩芳任团长,姚宝红任副团长。主要演员有姚宝红筱秀玲杨艳红韩佩芳吴玉霞等17人,乐队、舞美人员有裘黄富顾东生等,全团共32人。2月抵重庆首演于人民乐园。1955年,在民主改革中,更名为光明越剧团。1960年,改为全民所有制的重庆市越剧团。, , 1952年07月26日,文化部向各大行政区和华北五省二市的文化艺术主管机关发出“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通知。各地接到通知后,经过慎重周密讨论,先后选出参演剧种和剧目并预演。其中,中南区举行了全区“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进行评奖,选出晋京参演的剧种和剧目。, , 1952年08月01日,“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筹备委员会”成立,由马彦祥任秘书长、王亚平任副秘书长,田汉、沙可夫、老舍、梅兰芳、吴雪、张光年、罗合如曹禺李纶张庚欧阳予倩等18人组成的。由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北京市文化事业管理处等单位,抽调数十位干部协同工作。筹委会举行多次会议,对生活招待、剧种剧目、会演日程、票务、评奖等问题逐项形成决议。, , 1953年,山东省立实验剧团易名山东省京剧团。, 1953年,黄梅采茶戏传播至毗邻安徽和江西两省后,安徽长期称之为“黄梅调”,江西则称“黄梅采茶戏”或“黄梅腔”。上海交流演出期间,黄梅调在上海一炮走红,被报纸称之为“黄梅戏”,从此黄梅戏的名字开始为人熟知。回到安徽后,桂林栖主持定名工作,接受普遍建议,将黄梅调统一定名“黄梅戏”,并载入官方文件。, , 1953年12月9日,少壮越剧团在国联大戏院上演了传统剧《辕门斩女》。该剧由计大为整理,穆尼导演,张云霞魏梅照等主演。, 1953年12月,湖南湘剧团附设小演员训练班在长沙市樊西巷木楠园,该训练班湖南省创办的第一个培训湘剧演员的机构。训练班分三次招收有高小文化程度的男女少年20余人入班学习。班主任由湘剧著名净行演员罗元德担任,副班主任由湘剧团团长金汉川兼任,谭君实负责日常教务和行政工作。学习期限为三年,实习一年。, , 1953年2月,由女班老艺人组合的振奋越剧团成立。团长为屠杏花,主要演员有王杏花竺素娥小白玉梅许菊香邢月芳钟云香陈呆呆梅月楼等。首演剧目《沉香扇》,2月24日起,演于大众剧场。, 1953年2月,沈阳市京剧团成立。主要演员有:唐韵笙黄云朋李麟童赵世朴吕香君林艳蓉王玉海等。, , 1953年04月30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在合肥成立;严凤英在安庆第一个报名参加,自愿放弃胜利剧院的高薪收入。, 1953年04月,李甫春调入中国京剧院一团。, , 1953年8月13日,飞鸣越剧团成立,创办人员陆锦娟任团长,首演于苏州新艺剧院,剧目为《牛郎织女》。, , 1954年12月下旬,华东越剧实验剧团二团,携带《春香传》等剧目赴山东济南、北京作非营业性的招待演出。, , 1954年02月,陆锦花加入华东越剧实验剧团一团。, , 1954年5月22日,芳华越剧团在丽都大戏院首演历史剧《屈原》,由冯允庄编剧,司徒阳导演,尹桂芳徐天红许金彩戴忠桂尹小芳等主演。, , 1954年6月,丁赛君郑忠梅孟莉英余彩琴等加入华东越剧实验剧团二团。, , 1954年8月,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排演改编后的《天仙配》。严凤英主演七仙女,王少舫饰演董永,此剧由剧作家陆洪非改编,由李力平乔志良导演,王文治方少樨音乐。, 1954年8月1日,华东越剧实验剧团二团根据朝鲜唱剧移植改编的《春香传》,首演于大众剧场。, 1954年8月22日,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演员训练班(1955年,改为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登报招生,招考学员60名(男生40名,女生20名)。, 1954年8月25日,大光明等20家首轮电影院,同时上映彩色越剧艺术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共放映1000余场,观众近150万人次。, , 1954年9月25日~11月6日,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沪举行,上海越剧界演出的《屈原》和华东越剧实验剧团的《西厢记》《春香传》《盘夫索夫》《打金枝》和男女合演的现代剧《技术员来了》参加会演,分别获得多项奖励。, , 1955年10月28日,浙江越剧团获“五个一工程奖”的大型现代剧《金凤与银燕》,在美琪大戏院演出,赢得观众和文艺界人士的赞扬。, 1955年10月,戚雅仙毕春芳演唱的《血手印》,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第三届“金唱片奖”。, 1955年10月初,浙江海宁越剧团在南市影剧院、宛平剧场演出了新编的大型古装戏《情缘难了》,受到观众和戏剧专家的好评,连演连满。, , 1955年11月3日,由《文汇报》、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有线电视台联合主办,上海航空公司独家赞助的“名家系列免费戏剧音乐讲座”,在上海音乐学院开讲。第一讲由上海越剧院袁雪芬谈越剧唱腔发展史,青年演员方亚芬郑国凤配合讲座内容,插入演唱,受到300多位听众的热烈欢迎。, , 1955年03月24日,华东戏曲研究院随着华东行政区的撤销而终止。在其所属的越剧实验剧团一团、二团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越剧院袁雪芬任院长、胡野檎任支部书记。其所属的实验京剧团与上海市人民京剧团新民京剧院合并组建成立了上海京剧院周信芳任院长。, , 1955年04月21日,北京市文化局联合举行梅兰芳周信芳舞台生活50年周年纪念演出观摩座谈会,由老舍、张梦魁、鸿巧兰等发言,对梅兰芳的《宇宙锋》《断桥》《洛神》《穆柯寨》,周信芳的《清风亭》《乌龙院》《文天祥》等剧目生动的现实主义表演方法,真实地创造了众多人物形象,予以高度赞扬。, 1955年04月03日,张正芬与庾家麟在空军新生社结婚,由侨委会主席郑彦棻证婚。, , 1955年6月19日~9月10日,由上海越剧院组成的中国越剧团,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苏联访问演出,团长许广平,副团长张东川,秘书长王志成,副秘书长胡野檎,主要艺术人员有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张桂凤吕瑞英金采风吴琛刘如曾顾振遐苏石风幸熙等。7月2日起,在柏林、德累斯顿等地演出《西厢记》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总理格罗提渥观看了《西厢记》的演出,并上台接见演职员。7月24日,为驻德苏军演出了《打金枝》《拾玉镯》《楼台会》等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