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赶三

来自戏曲百科

刘赶三(1817年8月8日--1894年8月10日),祖籍天津,票友出身,清末京剧丑行演员。名保山,别名迁升,字韵卿,号芝轩,寓所名“宝身堂”,位于宣南韩家潭。

因其艺高,常被多处邀请,他同时在三个戏班赶场演出乃为常事,为此被讽为“赶三”,他非但不介意,反而以“刘赶三”为艺名。人们常呼其为“赶三儿”,晚年则称其为“老赶”或“赶公”。

刘赶三 京剧丑行演员 刘赶三刘赶三,男,京剧丑角。名宝山,字韵卿,号芝轩;直隶天津河北人。刘赶三父刘干升,在天津盐院充当官役。其弟赶四,充长随。赶三原名赶升。

少年入学读书,青年时才名蜚声乡里。后因常往戏园观剧,渐渐入迷,道光年间入天津侯家后群雅轩票房。其同时之票友人物,有郎八十、杓子刘、张三元、孙大、常画儿、李保、寿儿、张子玖、余三胜、余四胜、张喜子、王长寿、王兰凤、常子和诸人。他初学老生,专工余派三胜四胜昆仲,后改丑行,正式校身梨园做职业演员,入京隶永胜奎部。从艺后,因有一次一日连赶三场演唱,被同行戏称为“赶三”,他遂以“刘赶三”为艺名。他是清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舞台第一代丑行代表,影响极为广远。

刘赶三嗓音清亮,擅长唱功,且白口爽利、清晰,在台上面冷工谑,敏惠过人,雄辩多才,不伤大雅。他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喜剧艺术警世讥俗的传统,善于在舞台上借题发挥,嘲讽权贵,抨击时弊,留下许多为世人传诵的趣闻。

同治皇帝在位时,因花天酒地导致身患恶疾而亡,刘赶三在演《请医》一剧时,即兴打诨说“东华门我是不去的,因为那门儿里头有个阔哥儿,新近害了病,找我去治,他害的是梅毒,我还当是天花呢,一剂药下去就死啦!我要走东华门被人家瞧见,那还有小命吗?”

戊戌维新后,慈禧与光绪结仇,看戏时,慈禧坐堂中,令光绪侍立于侧。刘赶三见状甚为不平,在演《十八扯》时,加了一段话白说:“别瞧我是假皇帝,还有个坐,那真皇帝连坐儿也没有。”这句话正好刺中慈禧隐恶,但欲怒无由,为掩众口,据说此后才准许光绪入座看戏。

光绪初年,赶三在宫里演《思志诚》一剧,饰演妓院老妈儿,演遇嫖客来时,恰巧惇王、醇王、恭王进来看戏,当时妓院中妓女均以排行相呼而无名字,他便在台上大声呼唤:“老五、老六、老七,出来见客呀!”一时台下哄笑不止。因为惇王行五,恭王行六,醇王行七,故赶三以此相谑。

有一次,刘赶三在清代某宦家表演《请医》,其中配角有句台词“当点儿神,别叫狗咬了。”赶三接着指台下说“这门儿里头,我早知道,是没有狗的,不过有的都是走狗!”

这几段轶闻都说明刘赶三作为一个喜剧演员以巧妙的方式,敢于蔑视权贵、揭露丑恶的无畏精神。

刘赶三最善演丑婆子,他家畜一驴,演《探亲家》时,骑自用黑驴上台,满堂叫好。驴名“墨玉”又名“二小”,性极烈。睿悫亲王及大学士李高阳最赏识之。于某年因孝钦后传演《探亲》,牵驴入内,阍者以其为大不敬,欲拿交问罪。迨问系孝钦后所传,始放入。后观此戏大悦赏银十两。

他演《拾黄金》一剧,能以两手拉胡琴,两膝各缚大钹,右足趾夹一锤,左足悬一锣,坐桌上唱《二进宫》,届时胡琴、锣鼓同时并奏,音节谐美,令人叫绝。

咸丰年间,刘赶三被清廷升平署招为供奉。鉴于他在京剧界的声望及杰出的建树,曾被推选为梨园精忠庙首,成为当时菊坛领头人。

自营保身堂于韩家潭西首路北,门人甚多,如花旦张梅五,花衫王顺福,刀马旦张芷芳,花旦胡五儿、蔡六儿等皆是。赶三搭入老嵩祝、和春、双奎、春台、四喜、承庆、胜春、九和、成胜、春奎、永胜奎、嵩祝成等班与花旦王松林合演时最多。

有子,名金奎、号树仙、外号猴儿头,隶永胜奎部,唱老生。孙名二成,孙妇刘氏。赶三临终嘱其孙妇将驴送往豆腐池胡同文三爷(即退庵居士文瑞图)宅以作纪念。是月二十七日,刘宅遣赶三多年跟包老仆李二同伊子丑行李敬三送至文宅。该驴于次日上午巳时仰哮而毙,遂葬于凈土寺胡同朴园别墅空池西河岸。

故于韩家潭西头路北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