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腔

来自戏曲百科

昆腔是戏曲四大声腔之一,他在江苏昆山形成后流传到各地,与当地的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衍变出众多的流派,从而构成了昆腔腔系。

形成发展

昆腔,又名昆山腔,是明代最重要的戏曲声腔。它是南戏流经江苏昆山一带,与当地语音及民间音乐相结合的产物,经过昆山音乐家顾坚的改进,至明初遂有昆山腔之称。明代著名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发展和提高有过重大贡献,后人将其奉为“昆腔之祖”。魏良辅早先习北曲,后尽心于昆山腔改革,“足迹不下楼十年”。魏良辅善于与志同道合的乐师、曲师合作,从清唱入手,吸收海盐、弋阳诸腔加以融化、发展,创出清柔婉折的水磨调。伴奏乐器兼用笛、管(箫)、笙、琵琶等。传奇作家梁辰鱼得到魏良辅的合作,用改革后的昆腔创作传奇《浣纱记》,推动了昆腔的传播。

昆腔在发展过程中与当地语言、音乐结合,成为地方化的昆腔,如北方的北昆;南方的苏昆、湘昆、川昆等,形成昆腔系统。此外,昆腔在近百年来又对京剧、川剧、婺剧、湘剧、祁剧、赣剧、桂剧、柳子戏、山西上党梆子和广东正字戏等剧种有过重大的影响,许多剧种至今仍保存着昆曲的剧目、唱腔和器乐曲牌。

音乐形态

唱腔结构

昆腔的唱腔一般称为“曲牌联套体”,与梆子腔、皮簧腔相比,昆腔的唱腔前均标注曲牌名,如[步步娇]等,但从昆腔唱腔内部观察,曲牌并不是其最小的基本结构单位。

昆腔唱腔讲究“依字行腔”,即以唱词每个字的四声为根据,将其四声的调值按一定的规律发展成唱腔的旋律。具体来说,就是以“字腔”(根据字的四声调值发展而来的旋律片断)为主,“过腔”(唱腔中连接各个字腔的旋律片断)为辅,“字腔”与“过腔”构成“腔句”从而演唱不同曲牌的唱词。

“腔格”是昆腔唱腔的行腔规范,字音的平、上、去、入,唱腔均有不同的行腔规律。

伴奏

据史料记载,昆腔在明嘉靖年间就开始使用管弦乐器(笛、管、笙、琵琶)伴奏。关于昆腔主要伴奏乐器笛子的伴奏技法及特点,清人总结为“熟、软”二绝,地位略次于笛子的伴奏乐器三弦的伴奏技法,我国著名音乐史家杨荫浏总结了“撮头”、“换头”等十余种。

工尺谱

与我国其他声腔剧种不同的是,昆腔在清代即有大型曲谱问世,记录昆腔曲谱的记谱方式为工尺谱。

工尺谱是我国传统的记谱法,因用“工”“尺”等字记写唱名而得名。

工尺谱的书写方式通常为竖行书写,俗称“一枝香”式;也有将竖写的工尺谱横排在唱词右侧(图1)。

代表剧目

《夜奔》即《林冲夜奔》、《思凡》、《游园惊梦》等。

川剧声腔

川剧声腔高腔昆腔胡琴弹戏灯戏

昆腔原称为「昆山腔」,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声腔,亦是川剧五种声腔之一。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于明朝时期经艺术家进行改革,形成了具有川剧特点的「南昆」,其唱腔委婉细腻、抒情性强。昆山文人梁辰鱼创作的《浣纱记》更一度将昆腔发展推向高峰,文人学士争相创作昆腔传奇。

艺术特色

昆腔词白文雅,不论歌唱及形体动作都要求严谨、细腻雅致。昆腔的流传范围广泛,流传于各地的昆腔吸收了该地区的方言及音调,使昆腔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当中包括用于川剧的川昆、京剧的京昆、湘剧的湘昆等。

婺剧声腔

婺剧中的昆腔,是昆腔流传到金华的支流,被称为「金昆」。金昆常年于乡郊演出,其声调较为高扬,且以农民为主要观众,因此语言比较通俗、剧情曲折,唱腔亦不拘限于四声格腔。金昆以演武戏为主,着重做功与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