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戏

来自戏曲百科

灯戏亦称为「灯调」,是建基于民间歌舞及俗曲的声腔类型,属川剧五种声腔之一,亦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源于四川的传统声腔。2006年,国务院将重庆梁山灯戏及四川川北灯戏统称为「灯戏」,并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川剧声腔高腔昆腔胡琴弹戏灯戏

起源背景

灯戏起源于四川农村的祭祀戏剧,初期的灯戏演员皆为爱好民事活动的下层民众,每逢节日或红白二事便会于庙会、院坝演出。院坝中央会竖立灯杆并挂上红灯,由于演出于灯下进行,故命名为「灯戏」。灯戏内容大多都是反映民间生活,描写及歌颂劳动人民喜庆丰收,生活机趣,表演风格亦较粗犷简洁、诙谐生动,充分表现乡土风情。

艺术特色

灯戏的唱腔节奏轻松明快、朴实优美,多以胖筒筒、川二胡、唢吶等乐器作伴奏,打击乐器则多用锣及盆鼓。其唱词主要为七字句,兼有长短句式,结构多为四句或六句式的小曲,演唱时亦常借用高腔中的「小打」,即演员唱一句,乐队伴奏一句,节奏明快、活泼生动,加上唱多白少、载歌载舞,使灯戏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