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素真

来自戏曲百科
陈素真1941年剧照

陈素真,女,原名王若瑜,1918年生,陕西高平人。豫剧表演艺术家。曾担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天津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文化局顾问等职务,为中国豫剧祥符调的传承发展和传播交流,发挥了巨大作用。

8岁开始学艺,习旦角,10岁登台演出。是豫剧史上的第一位女演员。为豫剧 “四大名旦”之一。早在三十年代就被河南观众誉为“豫剧梅兰芳”。四十年代到西安一代演出又被誉为“豫剧大王”。对豫剧的唱、念、做、舞及服饰、化妆等方面做过大胆的革新。擅长饰演多种角色。1953年在兰州创建素真剧团,任团长。1961年调天津市豫剧团,担任主要演员。1977年后当选为河南政协常委、天津市政协委员。1979年出席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当选为中国剧协理事。近年来开始整理、总结艺术经验,著书立说。其“表演艺术”被列为天津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剧协顾问。代表剧目有《三上轿》、《宇宙锋》、《拾玉镯》等。1952年参加中南区六省戏曲会演主演 《三拂袖》 获得荣誉奖。

艺名由来

王若瑜的生父名叫王秉璋,老家在陕西富平(这也是陈素真的籍贯为陕西富平的原因),曾在河南的临汝、兰封、洛阳三县当过县令。在王若瑜出生的那一年,其父任河南兰考(那时叫兰封县)县令。那年月军阀混战,官场倾轧,王秉璋因案入狱,后来遭难,从此王家落泊到家破人亡地步,王若瑜的母亲为了生存,几经辗转来到开封县南北店村,认识了南北店村一名会唱戏的、名叫陈玉亭的男子。陈玉亭是位老实巴交的憨厚人,在别人的眼里他窝窝囊囊,见人说话脸先红,连一句囫囵话都说不成。老实人没本事,但是却能把日子过的安安稳稳。为了不再受颠簸流离之苦,王若瑜的母亲与陈玉亭结为连理,陈玉亭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王若瑜的养父,同时把名字改为陈素真。

人物生平

陈素真1949年在开封

1918年3月20日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生父因案入狱,其母改嫁给豫剧当红艺人陈玉亭,陈素真的“陈”姓便随其继父。受继父影响,陈素真自小就与豫剧结缘。

1926年9月21日(阴历八月十五)拜师开始学戏,并随继父陈玉亭习艺,攻青衣,兼及其它旦行。

1928年2月22日(阴历二月二日)首登豫剧舞台在开封相国寺同乐舞台露演,演出《日月图》。

13岁在杞县一带相继主演了“四大征”等剧目。

16岁时更被豫剧戏迷们誉为“河南梅兰芳”。

17岁时结识了有现代豫剧之父之称的樊粹庭,樊粹庭为陈素真量身编写了《凌云志》、《三拂袖》等新戏,新戏的演出使其拥有了“豫剧皇后”和“豫剧大王”的美誉。

18岁应上海百代公司之约,灌制了《三上轿》、《柳绿云》等唱片。

1931年改革了豫剧的传统古妆, 首创画眉眼和多种式样的贴鬓方法。

1934年重新回到开封,其优雅、脱俗的气质很快引起了广大观众的注目。

1957年陈素真与梅兰芳

1935年初开始了与樊粹庭先生的合作,仅一年余即在新创建的豫声剧院(1937年改名为狮吼剧团)连续上演了由樊粹庭编写的《凌云志》、《义烈风》、《柳绿云》、《三拂袖》、《霄壤恨》、《女贞花》、《涤耻血》等七部大型新编古代戏,并在唱腔、表演、化妆、服饰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在社会舆论中获得“梆子大王”、“豫剧皇后”和“河南梅兰芳”等美称。

1936年春,陈素真应上海百代公司之约灌制了《三上轿》等10张豫剧唱片。后因嗓子不适,而赴北平学京剧的功戏(武打),学会后返回开封演出,再次引起轰动,跃升为豫剧“三鼎甲”之首。

1937年去北京等地观摩学习京剧艺术,得名家指点,技艺更加精进。同年与人在河南商丘创建狮吼剧团,演出《克敌荣归》等剧,被誉为“豫剧大王”。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陈素真与樊粹庭合办狮吼剧团。为了唤起广大群众的救国热情,他们排演了《涤耻血》一剧。多次募捐演出 ,支援前方抗战,救济了东北流亡的学生。

1979年陈素真在河南开封教学

抗日战争爆发,与樊粹庭合办狮吼剧团。几经周折后,于1940年秋率团赴西安演出。

1942年10月脱离狮吼到洛阳搭班,但不久即行隐居,直到1948年才又在开封和平剧院复出。以后曾辗转于郑州、汉口、西安、宝鸡、徐州等地。

1952年9月,参加中南区六省戏曲会演主演《三拂袖》获得荣誉奖。

1953年初抵兰入豫华豫剧团搭班演出,年底得省文化事业管理局的支持和资助,在甘谷县正式组建“素真豫剧团”任团长,转而到兰州开展营业性演出。

1982年陈素真在天津教学

1954年出席河南省第一届人代会。曾被选为河南省政协常委、河南剧协副主席。

1955年省市出资在碱滩修建剧场,命名为 “素真剧院”。

1956年国营兰州市豫剧第一团建立,陈素真遂脱离“素真剧团”,被任命为该团团长。同年10月,赴河南参加戏曲观摩演出,12月底参加河北省豫剧团工作。

1958年陈素真被调往邯郸戏校任教。

1961年调天津市豫剧团,后被安排到天津艺术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1977年后当选为河南政协常委、天津市政协委员。

1979年出席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当选为中国剧协理事。

1989年陈素真与曹禺、李玉茹

1988年,70岁高龄的陈素真正式收牛淑贤为入室弟子。

1989年10月2日,陈素真在天津第一工人文化宫以一出《宇宙锋》结束了她的舞台生涯。

1994年3月29日,陈素真在郑州市逝世。

以下内容自动生成,如有错误欢迎反馈

1936年03月,上海百代公司为陈素真灌制了《三上轿》《霄壤恨》《义烈风》《柳绿云》《涤耻血》《三上关》《春秋配》剧目,仅《三上轿》唱片就占4张,为豫剧最早灌制唱片的第一人。

1936年7月初,上海百代唱片公司赴开封灌音。这批唱片河南坠子共灌制30张,豫剧唱片12张。其中,为陈素真10张(《春秋配》《三上关》《义烈风》《柳柳云》《宵壤恨》《三上轿》《涤耻血》),赵义庭2张(《南阳关》《杨八郎探母》);除陈素真的《义烈风》外,其余的11张唱片均有出版。这批唱片大约在1936年8月开始上市发行,主要发行地点有开封、洛阳等。

1994年4月12日,历时八个多月的“93今日中国豫剧十大名旦”选拔赛在郑州举行颁奖大会,张宝英王清芬虎美玲牛淑贤李喜华菅爱梅朱巧云李金枝陈淑敏马莉胡小凤章兰成为这次选拔赛金奖获得者。为表彰在戏剧界享有盛誉的豫剧老五大名旦的贡献,组委会决定授予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五位表演艺术家“中国豫剧名旦功勋杯”。

表演风格

1989年陈素真与李玉茹、王金璐

在唱腔、表演、化妆、服装等方面对豫剧进行了改革。其唱腔以祥符调为主,具有倩丽精巧,婉约醇厚的独特风格。表演细致秀美,身段婀娜多姿,体态轻盈,水袖功有独到之处。

陈在其50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形成独具一格,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陈派”艺术,成为豫剧“祥符调”的代表。在继承豫剧花旦、青衣表演技艺的基础上,吸收了其他剧种的表演特长。她塑造的 《宇宙锋》中的赵艳容、《拾玉镯》中的孙玉姣、《梵王宫》中的叶含嫣均以 “表演含蓄深情、功底精湛娴熟”而著称。

演出剧目

擅演剧目有《三上轿》、《宇宙锋》、《梵王宫》等。代表剧目有《三上轿》、《宇宙锋》、《拾玉镯》等。

1957年陈素真《三拂袖》剧照
1957年陈素真《梵王宫》剧照
陈素真1936年剧照
1963年陈素真在天津演出《宇宙锋》

主要著作

1991年河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以《情系舞台》为书名出版了她的回忆录。

师徒关系

师父:陈玉亭

同门:陈素真

徒弟:侯秀真关灵凤冯凤阁吴碧波张雪波李金花牛淑贤田岫玲袁秀荣郑秋波郭学润

戏曲演出

1934年09月24日,开封同乐舞台演出豫剧反长安》,参与演出。详情

1928年02月22日,开封同乐舞台演出豫剧日月图》,参与演出。详情

  • 以上部分内容自动生成,如有错误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