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绍芝
吴绍芝(1902年~1945年)善化县六都南嘴岭人(今属望城县),湘剧演员,工小生、老旦。
1910年,湘剧华兴科班开科招徒,8岁的吴绍芝入科学习唱工老生,取名吴华钦。18岁时突然倒嗓,名小生李芝云收其改学小生,为谢恩师,吴华钦更名为吴绍芝。通过苦学苦练,他不但将师父的技艺和名戏全学到手,而且嗓子也逐渐恢复,同时,兼演不少生行剧目,不但会《打鼓骂曹》《收姜维》和《捉放曹》等唱工老生戏,而且小生戏不论“穷、文、富、武”,长靠,短打等也无一不精。创造了“绍派”艺术。早在30年代,京剧名流梅兰芳、马连良、程砚秋等对他非常称赞。
吴绍芝嗓音高亢明亮,行腔刚柔相济,婉转流畅,高低自如。他在唱武戏的时候,多用本嗓,唱腔刚劲有力,以表现人物的英武气概;在演文戏的时候,则多用窄嗓,且吸收一些旦角的唱法,以表现那些少年官臣,风流才子的儒雅风度。
抗战期间,吴绍芝领导湘剧抗敌宣传队第四队,演出田汉编写的《江汉渔歌》和《土桥之战》。1940年,在桂林组建中兴湘剧团,演出田汉编写的《新武松》《新会缘桥》等戏,继续宣传抗日。1945年,因贫病交加,逝世于湘西溆浦县龙潭镇。
个人经历
清宣统二年(1910),八岁入长沙华兴科班学戏,习唱工老生。艺名华钦。四年后出科,到长沙有名的同春班唱戏,并继续向著名唱工言桂云、邹连云学艺。初演《打鼓骂曹》《收姜维》《捉放曹》等戏而轰动长沙。但不久倒嗓,幸同春班著名小生李芝云慧眼识人,收他为徒,令其改习小生。学艺期间,他常将自己反锁在房内练功,数年中悉得李芝云真传。在其重返舞台时,嗓音已恢复。首演《磐河桥》中的赵云,即受到湘剧界及观众的一致赞扬。他认为自己有所造就,皆师傅所赐,故改名绍芝。
吴绍芝成名以后,并不满足于已有的艺术成就,又向老一辈名小生粟春临学习小生胯衣戏。因而能博采众家之长,集于一身。在小生表演方面,不论穷文富武,长靠短打,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三十年代,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等相继来长沙演出,都看过吴绍芝的戏,无不称赞。程砚秋称他的表演艺术“不在京剧名小生叶盛兰之下”。他戏路宽,拿手戏都有绝招。在《三才阵》中演吕布,放箭射戟时,唱一句倒板,一转身,翎子即随着绕一圆圈,然后两边分开,再直立起来,身段、翎子配合非常优美;《三讨战荡》中仰面喷血三线倒流,亦能师承李芝云之高超技艺。他虽绝招甚多,却不卖弄技巧,重在运用这些技巧来刻画人物性格特征和思想感情。他演穷生如苏秦、吕蒙正,则贫而不贱;演富贵小生如王金龙、赵宠,则贵而不俗;演娃娃生如刘承佑,则能表现其天真活泼。他嗓音高亢明亮,行腔能刚柔相济,婉转流畅。演少年英俊的武生,常多用本嗓;演风流儒雅的文生,则多用窄嗓。由于集诸家之长,自成一格,被同行称为绍派。
吴绍芝在抗日战争中,为了国家民族的存亡,积极参加抗日宣传工作。民国二十八年(1939),他参加了由田汉组织起来的湘剧抗敌宣传队,与湘剧艺人黄元才,共同担任第四队领队。在湘潭一带上演田汉编写的《江汉渔歌》《土桥之战》等新剧,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国民党强行取缔抗敌宣传队名称后,全队人员于民国三十一年,以岳云湘剧团名义流亡到广西桂林。不久由于生活困苦,多数人逐渐离去,戏班行将解体。吴绍芝毅然坚持,并且团结留桂少数艺人,在田汉的支持下,再组中兴湘剧团,演出富有爱国思想的历史剧《史可法》《梁红玉》,以及田汉改编的《新会缘桥》《新武松》等剧。年底回湘,在衡阳、耒阳、长沙等地,继续坚持抗日宣传。民国三十三年,农历四月,长沙沦陷,他和许多湘剧艺人一道,携妻带子向湘西转移。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随福如班在溆浦唱戏时,由于长期的流亡演出,劳累过重;加之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爱子先亡。国恨家仇,迫使这位爱国艺人病逝于湘西溆浦龙潭镇,年仅四十三岁。后来田汉曾写诗悼念:“梨园自有寸心丹,百战罗(罗裕庭)吴数二难。歌舞何须唱消歇,精忠今已照人间。”
吴绍芝一生未正式授徒,但湘剧界小生承继其表演艺术风格者,颇不乏人,且均被称为绍派小生。他的儿子吴润生,是打鼓名手;女儿吴叔岩是著名老生,现任教于湖南省艺术学校。湘剧女小生余福星、徐福贵均为习绍派之佼佼者。
师徒关系
师父:李芝云
同门:吴绍芝
徒弟:
戏曲演出
- 以上部分内容自动生成,如有错误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