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舞台

来自戏曲百科

中兴舞台的前身是永乐女子越剧班,1939年秋,琴师俞阿炳在上海借永乐堂(在山西北路近天潼路的一处道士堂),以堂名为班名,公开招收学生入班。他自命为班主,与入班的学生家长签订入班“关书”。学艺期限为一年半,学生每月交学费2元,不供膳宿,走读学艺。请来男班演员刘金招为教戏师傅。没有正规教材,靠学生自己跟着收音机播放的越剧唱段学唱(多数是马樟花、袁雪芬等演员的唱腔)。班主负责操琴帮学生吊嗓子,师傅教些诸如《盘夫》、《借红灯》、《倪凤煽茶》等传统剧目。学戏半年后,学生即随师傅去唱堂会。1941年夏春之交,因俞阿炳与刘金招不和,班主弃班离去,刘金招接过永乐班,并易名为“中兴舞台”,请学生帮师演出一年半。永乐班时招收学生20余人,年龄在12岁至18岁之间。当时唱头肩的花旦是徐玲娟,小生郑美卿,老生周玉珍。年龄小一点的有焦月娥、叶素琴、王玉英、陈少鹏。改名为中兴舞台后,刘金招曾从嵊县招收10余名学生,其中唱花旦的邢金花,顶替了因嫁人而离开的徐玲娟。科班常在大自鸣钟、徐家汇、法华镇等一些小茶馆内唱路头戏,也唱堂会。1942年至1943年之际,因刘金招倚重嵊籍学生,大部分上海学生赌气离开,嫁的嫁,走的走,使“中兴舞台”难以支撑,刘金招带着嵊县来的学生转向杭、嘉、湖一带去演出。

中兴舞台中兴舞台的前身是永乐女子越剧班,1939年秋,琴师俞阿炳在上海借永乐堂(在山西北路近天潼路的一处道士堂),以堂名为班名,公开招收学生入班。他自命为班主,与入班的学生家长签订入班“关书”。学艺期限为一年半,学生每月交学费2元,不供膳宿,走读学艺。请来男班演员刘金招为教戏师傅。没有正规教材,靠学生自己跟着收音机播放的越剧唱段学唱(多数是马樟花、袁雪芬等演员的唱腔)。班主负责操琴帮学生吊嗓子,师傅教些诸如《盘夫》、《借红灯》、《倪凤煽茶》等传统剧目。学戏半年后,学生即随师傅去唱堂会。1941年夏春之交,因俞阿炳与刘金招不和,班主弃班离去,刘金招接过永乐班,并易名为“中兴舞台”,请学生帮师演出一年半。永乐班时招收学生20余人,年龄在12岁至18岁之间。当时唱头肩的花旦是徐玲娟,小生郑美卿,老生周玉珍。年龄小一点的有焦月娥、叶素琴、王玉英、陈少鹏。改名为中兴舞台后,刘金招曾从嵊县招收10余名学生,其中唱花旦的邢金花,顶替了因嫁人而离开的徐玲娟。科班常在大自鸣钟、徐家汇、法华镇等一些小茶馆内唱路头戏,也唱堂会。1942年至1943年之际,因刘金招倚重嵊籍学生,大部分上海学生赌气离开,嫁的嫁,走的走,使“中兴舞台”难以支撑,刘金招带着嵊县来的学生转向杭、嘉、湖一带去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