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叶剧团

来自戏曲百科

女子越剧科班,因班主兼主教师傅为陶素莲、叶琴芳,故取两师之姓为班名。1941年3月下旬开始招生,同年就在上海南市石皮弄三余里31号开班。陆续招收学员共20余人,皆以“雅”字取艺名,如小生周雅云、郑雅飞、朱雅芳、赵雅麟、竺雅龙,小旦刘雅君、叶雅兰、戚雅仙、范雅玉、陶雅红(陶素莲之女),老生相雅卿、钱雅明、袁雅臣,老旦张雅花,小丑周雅卿(由小生改小丑),大面吴雅奎等。文戏师傅有陶、叶及林友生等,武功师傅为俞德佬。另有“开笔师傅”金昌荣,负责给各行当学员抄写唱词、赋子“单片”。教学剧目有《游庵认母》、《倪凤煽茶》、《盘夫》、《采桂》、《斩经堂》、《三看御妹》等折子戏和大戏。进班时订有“关书”,规定学员须交纳学费,中途退学的自行负责;坐科3年,出科后帮师傅演出半年。教学半年后即串台演出,首演于南市德发戏院,继而演出于虹口沪东戏院。接着便走出上海,流动演出于铁路、公路沿线城镇,如苏州、嘉兴、平湖、太仓、杭州、宁波、绍兴等地。由于学员演艺不精,故而常由教戏师傅与学员同台演出,如陶素莲(闺门旦出身)曾主演《可怜的孤孀》,叶琴芳(刀马旦出身)曾主演《纣王与妲己》。后期又聘请屠杏花、小白玉梅、吴小楼等担任客师,使学员在成年演员的带领演出中,逐步掌握唱做念打的运用和表演人物的技艺。1943年,袁雪芬在大来剧场进行“新越剧”的改革探索,邀陶叶剧团做班底,这个尚未满师的科班便由此走到越剧改革的前列。从演《人海飘航》开始,直至1944年3月的《王昭君》,科班经历20、30部新戏的磨炼,终于在改革探索的环境中“满师”。刘雅君、戚雅仙、叶雅兰、赵雅麟等新秀脱颖而出,戚雅仙甚至被称为“袁派小花旦”。1945年学艺期满,出科学员分头搭班离去,科班宣告解散。不久抗日战争胜利,陶、叶又去嵊县苦竹村举办第二个陶叶剧团,以“素”字为学员取艺名。

陶叶剧团陶叶剧团是女子越剧科班,因班主兼主教师傅为陶素莲、叶琴芳,故取两师之姓为班名。1941年3月下旬开始招生,同年就在上海南市石皮弄三余里31号开班。陆续招收学员共20余人,皆以“雅”字取艺名,如小生周雅云、郑雅飞、朱雅芳、赵雅麟、竺雅龙,小旦刘雅君、叶雅兰、戚雅仙、范雅玉、陶雅红(陶素莲之女),老生相雅卿、钱雅明、袁雅臣,老旦张雅花,小丑周雅卿(由小生改小丑),大面吴雅奎等。文戏师傅有陶、叶及林友生等,武功师傅为俞德佬。另有“开笔师傅”金昌荣,负责给各行当学员抄写唱词、赋子“单片”。教学剧目有《游庵认母》、《倪凤煽茶》、《盘夫》、《采桂》、《斩经堂》、《三看御妹》等折子戏和大戏。进班时订有“关书”,规定学员须交纳学费,中途退学的自行负责;坐科3年,出科后帮师傅演出半年。教学半年后即串台演出,首演于南市德发戏院,继而演出于虹口沪东戏院。接着便走出上海,流动演出于铁路、公路沿线城镇,如苏州、嘉兴、平湖、太仓、杭州、宁波、绍兴等地。由于学员演艺不精,故而常由教戏师傅与学员同台演出,如陶素莲(闺门旦出身)曾主演《可怜的孤孀》,叶琴芳(刀马旦出身)曾主演《纣王与妲己》。后期又聘请屠杏花、小白玉梅、吴小楼等担任客师,使学员在成年演员的带领演出中,逐步掌握唱做念打的运用和表演人物的技艺。

1943年,袁雪芬在大来剧场进行“新越剧”的改革探索,邀陶叶剧团做班底,这个尚未满师的科班便由此走到越剧改革的前列。从演《人海飘航》开始,直至1944年3月的《王昭君》,科班经历20、30部新戏的磨炼,终于在改革探索的环境中“满师”。刘雅君、戚雅仙、叶雅兰、赵雅麟等新秀脱颖而出,戚雅仙甚至被称为“袁派小花旦”。1945年学艺期满,出科学员分头搭班离去,科班宣告解散。不久抗日战争胜利,陶、叶又去嵊县苦竹村举办第二个陶叶剧团,以“素”字为学员取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