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二人台

来自戏曲百科

陕北二人台是流行在榆林地区府谷、神木、榆林等地的一种民间演唱形式的地方小戏。据艺人相传、专家们认可,该剧种产生于清朝末期的晋、陕、蒙接壤地区。陕北二人台与山西二人台、内蒙古二人台是同源异流。起初演唱形式非常简单,不化妆,不表演,也不需要舞台,多在农闲时间,农民和手工业者三五人不等,坐在一起,借助一两件乐器伴奏,便唱起一些民间小调。群众称之为“打坐腔”“打玩意儿”。

(一)陕北二人台的形成与发展

二人台,初名“打玩意儿”。最初是由晋、陕、河曲、榆林一带民间艺人带来的一种简单的说唱艺术。后来结合当地蒙古族的“蒙古曲儿”和汉族的“爬山调”,并借鉴和吸收了晋剧、大秧歌等其他戏剧艺术中的表演和舞蹈动作,逐渐形成了一种集唱、念、做、舞表演艺术于一体,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和独特民族风格的新型地方剧种。早期的二人台,表演形式较为简单。一般为一问一答的二人对唱或自拉自唱的单纯演唱形式,俗称为“打坐腔”。以后逐渐发展成为既有歌、又有舞,二人边唱边舞的表演。并逐渐出现了带了故事情节的“化妆表演”。剧中的人物也由原来的一旦一丑两个角色发展成为分别串演几个不同人物的表演形式。在演出中,由于人物更换频繁,演员来不及换装,只能换顶帽子或头巾,以区别不同的角色。当时,人们把这种表演形式称之为“抹帽戏”。其音乐也由一戏一曲、专曲专用,发展为一戏多曲、多曲联用。同时,唱腔也出现了快、慢、流水等板式上的变化。再以后,又根据剧目内容的不同,逐渐形成了载歌载舞的“带鞭戏”如《打金钱》《挂红灯》《打连城》等和突出唱功的硬码戏,如《走西口》《探病》《下山》等。自此,传统的二人台基本定型,成为了一个比较成熟的地方剧种。

传统二人台的道具有鞭、扇、绢。鞭,又称“霸王鞭”。用木或藤棍制成,长约一米,两端各开小洞数个,洞孔内穿有铜钱数枚。演出时,边舞边打。敲打起来,节奏明快,声音清脆。其打法有上、中、下三路之分。其中精美技法有:“凤凰三点头”“倒踢剪子股”“大踢四门”“里外罗城”“苏秦背剑”“仙人指路”等等。扇,即扇子,有“荷花扇”“换花扇”“扑蝶扇”“戏水扇”“展翅扇”“提篮扇”等等。演员通过扇子的一张一合、前飞、后抛等高超技艺,把扇子功夫与舞蹈动作巧妙地糅为一体,形成了二人台演艺术的一大特色。绢,即手绢。受东北“二人转”中手绢表演的启发,引进成为二人台的道具。在长期的表演实践中,二人台演员不断创新,创作出了扔、顶、转、传、抛等多种运用手绢表演的特殊技巧,使得二人台的表演艺术更加多彩多姿。

新中国成立前,二人台艺术一直被剥削阶段级视为一种低下的活动,艺人们被称作“下九流”,二人台是不允许登入大雅之堂的。艺人们只能由三五人组成一个小班,在乡间走村串镇,或在城内的街头巷尾打地摊演唱。所以,在旧社会,二人台艺术又被称作“地摊戏”。

新中国成立后,二人台也获得了新生。党和人民政府为了扶植和培育这朵民族艺术之花,将当地民间的二人台班社组织人才的艺术学校。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二为”文艺方针的指引下,二人台的新老艺术工作者,本着去粗取精的原则,对传统二人台的剧目和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工作。并将其中的优秀剧目,加工整理后,灌制成唱片和拍成电影,面向国内外播放。与此同时,他们还不断创作出了许多反映新时代,歌颂社会主义新人新事的新作品,如《秀兰挑女婿》《宝山参军》《一贯害人道》《妇女代表》等在城乡演出后,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二)陕北二人台音乐

二人台音乐有宫、商、徵、羽四个调式,其中以商、徵调式为主体,宫、羽调式较少,并多用装饰音、辅助音、滑音等技巧。它的旋律运动很有特点,通常有八度以上或两个八度的十五度音程中运动,形成了大起大落又委婉动听的地方特色。四、五度跳进是陕北民间音乐共有规律,二人台也不例外。西北人民热情豪放、粗犷强悍的性格在西北各个音乐种类中无不反映得淋漓尽致。广泛流传在陕、晋、蒙交汇之地的二人台音乐更是这种性格的完美体现。二人台既粗犷高亢、起伏跌宕,又婉转细腻、如泣如诉,内涵丰富表现能力特强。听一曲二人台演唱,既可品味到绥德、米脂一带山歌小曲的悠扬明亮,又可感觉出内蒙古草原牧歌的甜美奔放,还可以听出山西方言和晋西北民间曲调的韵味。二人台音乐正是这种水乳交融的完美艺术体现。

1.基本板式

[慢板]4/4节拍,每分钟44拍左右,是流水板的加花扩展,往往运用许多装饰音,经过音和辅助音、滑音等,给原曲调以丰富和发展,使曲调优美婉转,细腻深情,擅长刻画和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

[流水板]即该曲的基调。2/4节拍。二人台唱腔所吸收的民歌原貌大都保留在其中。流水板又分为慢二流、流水板、快二流,演唱时随情绪需要而定。

[捏字板]即快板,1/4节拍或2/4节拍,多用于结尾,为了造成紧张热烈的表演情绪和气氛,要求唱腔节奏愈加紧凑,力度加强,旋律紧缩、简化,速度逐渐加快,促成全剧高潮而结束。

[亮调]俗称“亮板”,即把[慢板]的第一、二句以散板形式演唱。其原意为演员溜溜嗓门儿,也有招徕观众的作用。后来被艺人们把它作为一种板式来运用。[亮调]高亢激越,旋律跌宕幅度较大,多用表现激动难抑的感情,富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2.曲牌

曲牌是二人台音乐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作器乐节目单独演出,也可以配合戏曲烘托气氛作衬曲,还可以作舞蹈伴奏音乐。在闹社火、走烟市或串庙会等活动中,乐队也常在更换演出场地的途中,一边走路一边演奏曲牌,艺人们称为“过街牌子”。

二人台的曲牌约有近百首,来源复杂,其中有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柳青娘][水龙吟][西江月]等;有源于民歌的[虞美人][黄莺亮翅][赶毛驴][苏州花][四公主][大青马]等;也有源于佛曲的[千声佛][东方亮][观音寺]等;也有源于吹腔的[将军令][狮子岭]等;还有源于戏曲音乐的[大救驾][万年欢]等。

(三)唱词结构

二人台唱词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民间口头文学艺术,具有语言通俗易懂、形象鲜明生动、乡土风味和生活气息浓郁等特点。如:“软溜溜的黄糕蒸满笼,一对对笑脸脸是咱二人”《碾糕面》;“黑靛靛头发白格生生牙,巧嘴嘴说下个知心话,才叫哥哥心放下”《打樱桃》。唱词形式常采用群众习惯的排数号,排四季,排十二月等格式,有五字句、七字句、八字句、九字句、十字句、长短句,分为两句段、三句段、四句段、五句段、六句段、多句段。韵脚灵活、可一韵到底,甚至多段词也不换韵,如[十对花],亦可每段一韵,亦可灵活换韵。如四句段可两句换韵,或第三句不韵,也有第二、三句换韵,还有第二句不韵以及首句不韵的等等。唱词体裁有歌谣体和叙事体。

唱词中大量使用衬词、虚字也是二人台唱腔的一个特点,其常与衬腔结合,起着美化唱腔、活跃气氛的作用,并对唱词的体裁和结构形式有补充和丰富完整的作用。有的唱腔后部分则形成副歌性的衬词段落。

唱词中还常有单字的重复或对对字的叠置,“花花花花……”“一个一个……”等,节奏活跃、轻快、弹跳,充满喜悦、诙谐的意趣。

(四)器乐

传统二人台的乐器,最初仅有四胡、扬琴、梅(笛子)。民间称之为“三大件”。以后,随着表演艺术的不断发展,又陆续增加了“四块瓦”(用竹片制成夹在手中拍击的乐器)、梆子、锣、鼓等乐器,以增加音乐气氛。今天,在呼和浩特地区民间自办的二人台演唱活动中,仍以传统的“三大件”乐器来伴奏和演奏牌子曲。

1.文场器乐

传统的陕北二人台文场器乐是由梅(笛子)、四弦、扬琴组成的。自从专业剧团上演以来,其发展相当快,尤其是乐队的编制逐步在健全,除了保留沿用特色乐器外,文场还增添了二胡、琵琶、中胡、三弦、大提琴、唢呐、管子等。

2.武场器乐及锣鼓经

陕北二人台的武场器乐现今所用的乐器,与秦腔武场相同。乐队可大、可小。锣鼓经多从晋剧、秦腔、京剧等兄第剧种中引进,现有的锣鼓经牌子30首左右,按照乐器组合的不同和各锣鼓经的用场有别,大体分为两类,即小铜器和大铜器。小铜器如[小开场][小滚头][小锣朴灯蛾]等,多用于分量较轻的人物上场、下场的亮相,或丑角的表演、道白等;大铜器如[大开场][急急风][十四棰]等,既可作为开场锣鼓使用,又可渲染激昂豪壮、声势浩大的气氛。

(五)陕北二人台的代表剧目及有影响的演员

传统二人台剧目中,揭露旧社会黑暗和反映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代表性剧目有:《走西口》《表民国》《拔壮丁》《遭年馑》《卖老婆》《转山头》《长工叹十声》等。反映和控诉封建礼教束缚、残害妇女的代表性剧目有:《童养媳》《方四姐》《想娘家》《叹五更》《小寡妇上坟》等。反映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代表性剧目有:《画扇面》《放风筝》《绣荷包》《十对花》《割莜麦》《撒荞麦》《撇白菜》《栽柳树》《碾糕面》《赶骡子》《牧牛》等。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代表性剧目有:《阿拉奔花》《海连花》《梳妆台》《进兰房》《挂红灯》《打金钱》《打樱桃》《打连成》《打秋千》《下山》《探病》《探郎》《卖菜》《卖碗》等。其中的《走西口》《打金钱》《闹元宵》等剧目,已成为久演不衰的著名剧目。

陕北二人台的有影响的演员有柴根、王向荣、屈增明、孙志宽、温永开、刘美兰、郭惠霞、郭云琴、王晓怡等。[1]

  1. 陕西地方剧种/屈曌洁.—西安: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