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寿臣

来自戏曲百科

郝寿臣(1886年6月10日~1961年11月26日),男,原名万通,祖籍山西洪洞,生于河北香河县,出身于一个贫苦的木工家庭。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工架子花脸。从师吕福善、唐永常、朱子久、阎宝恒等学艺。郝寿辰与侯喜瑞、金少山并称"净行三杰",又与金少山并称"黑金白郝"(又称"南金北郝")。

个人经历

郝寿臣原名郝瑞,艺名“大奎禄”,祖籍山西洪洞,落籍河北香河县,1886年生于北京。7岁时,因家境贫困被典押在唱影戏的艺人王德正门下,随吕福善学艺,工铜锤花脸。7年满师后,因倒嗓变声而离班,又被八国联军抓去充当杂役和马夫达5年之久,后逃出重返舞台。

1910年,年已26岁的郝寿臣在东安市场丹桂茶园搭班演出。因他在王瑶卿等演出的《五彩舆》中,出色的扮演3个小角色受到观众欢迎,从而得到王瑶卿的赏识。此后,他在京先后参加了三乐、太平、玉成、鸿庆等班社,有机会与花脸前辈金秀山、黄润市以及老生刘鸿声等同台演出,得以观摩这些名家的精湛表演。一次偶然机会,他和伶界大王谭鑫培合作演出了《捉放曹》,观众反映极佳,遂被邀请加入谭的永庆社,先后与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马连良、高庆奎、程砚秋等名家同台,艺术上日臻完美,声望日增,直到1938年,因不满日本侵略愤然退出舞台。

20世纪50年代以后,他受聘于中国戏校任教,并参加创办北京市戏校担任第一任校长。

主要贡献

他在刻苦学习金秀山唱功的基础上,又认真学习黄润甫的演唱风格。同时得到著名梆子演员的指导,他又根据自己的自身条件,开创了其“架子花脸铜锤唱”的艺术风格特色。厚重是郝寿臣的整体风格,从他的演唱中、念白中虽然嗓音有些闷哑,但咬金嚼铁,每一个字都有沉甸甸的份量。他把鼻腔音变为口鼻共鸣,灵活运用,洋溢着一种深厚的韵味,形成了独特的郝派唱念。

郝寿臣在做功上造型漂亮、身手干净、眼神准确,像一只活生生的猛虎,跃跃欲试,闪耀着超人的艺术光辉。郝寿臣一生塑造的舞台形象各个都是栩栩如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郝寿臣为了提高广大观众对花脸角色的兴趣,给观众以更多的美的享受,他注意在脸谱上苦下功夫。

他与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高庆奎、杨小楼等人共同合作创演的新戏约近四十余出,每年平均排演两本新戏,新创剧目人物的脸谱没有蓝本可参考,他就按照剧情和人物性格去创造新形脸谱。他还改革了勾脸的工具和方式,还为众多的人物设计出符合身份和性格的服装图案。这种大胆创新的精神在净行演员中是十分难能可贵的,郝派脸谱艺术在京剧艺术的圣殿中独有其位,而且对京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深远影响。

获奖记录

1952年11月14日,郝寿臣荣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奖状奖

戏曲演出

1951年08月31日,北京大众剧场演出京剧杨排风京剧失印救火京剧狮子楼京剧清风亭京剧打龙棚》,许湘生贺春泰许德福王荣增袁国林郭世华雷喜福张永禄朱秉谦毕鑫如张德俊赵雅枫汪荣汉荀令香谭小培贯大元萧长华苏鸣宝鲍吉祥李甫春田凇参与演出。详情

  • 以上部分内容自动生成,如有错误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