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戏

来自戏曲百科

民间小戏剧种。湖南花灯戏是由民间歌舞——花灯、茶灯、地花鼓和“调子”发展而成的民间戏曲剧种。

花灯、茶灯、地花鼓等民间歌舞演出盛况,明、清两代地方志书颇多记载。如:清《嘉禾县志》收有咸丰元年嘉禾贡生李钵《竹枝词》:“元宵节近鼓鼟鼟,歌舞台前兴欲腾;正月新春无个事,大家同去看花灯。”清道光三年(1893)《衡山县志·风俗》载:“新年民间无事,五、六人扮为采茶,男女一唱一酬,互相赠答,以长笛倚之,月琴应之,觉悠扬动听,不厌其聒耳也。”演出形式大体为两种:一是有人物故事的“丑、旦剧唱”,被称为地花鼓、竹马灯、打对子和对子花灯等;二是“联臂踏歌”的集体歌舞,习惯叫做“摆灯”和“跳灯”。花灯、地花鼓,经过长期衍变,有的吸收戏曲的程式规律,逐渐发展成花鼓戏;有的则较多地保持着花灯的歌舞特点,搬演戏曲故事,被称为“灯戏”或“花灯戏”。

湖南花灯发展成为灯戏的,以湘西花灯戏、平江花灯戏和嘉禾花灯戏为代表。它们也因流行地域的方言、音乐素材和风格的差异,以及受相邻姊妹艺术影响的不同,在剧目题材、声腔结构、表演特点上,各具特色,自成一家,发展的历史进程也不一致。

湘西花灯戏,流行于凤凰、麻阳、泸溪、辰溪、沅陵、吉首、古丈、桑植、大庸、保靖等县市,民间习惯称为麻阳花灯、桑植花灯,保靖花灯等等,它们都是同阳戏、傩戏相结合而发展的花灯小戏。清代,多以“半台班”(半阳半花)的形式出现。咸丰、同治年间,凤凰的靖疆营(今长平),大庸的教子垭,曾有“半阳半花”的班社,光绪、宣统年间,凤凰县城还有阳戏、花灯、傩戏同台演出的“三合班”。其他各县也有花灯班,少者几个,多到几十个,其中又以麻阳石羊哨的滕家班、大庸的覃家班最负盛名。到了本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中,湘西各县的花灯小戏已经基本形成,但大多数戏班仍兼演阳戏或傩戏。季节性班社及“四季班”已常在城镇演出。艺人自诩为:“一套人马三样戏,什么场合都能去。”

湘西花灯戏,是在载歌载舞的“跳灯”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开始也为一丑、一旦的“对子花灯”,搬演《捡菌子》、《牧童盘花》、《扯笋》等歌舞两小戏;稍后又出现二旦、一丑,两旦、两丑,或多旦多丑的演出形式,剧目有《双盗花》、《姐妹观花》、《双采茶》和《大采茶》等,边唱边舞,活泼清新,基本上还保持歌舞花灯的特点。另外,还有不少剧目是吸收阳戏和傩戏的。如《童子扯香》、《琴童说书》,《王二卖货》、《王木匠打嫁妆》、《紫金杯》、《搬师娘》、《搬先锋》等等。大部分是表演民间生活与男女爱情的小戏。湘西花灯戏以花灯歌舞的“圈子”(舞台地位变换)和“套子”(身段组合)为主,吸收生活中的典型动作和民间武术,发展成文花灯和武花灯,生活气息浓厚。

湘西花灯戏的唱腔曲调,多源于民歌、小调。对于花灯和花灯小戏的唱腔多半套用灯调,曲调保持民歌的结构特点,戏曲化程度不高。由于题材的不断扩大。行当增多,唱腔曲调则广采博纳,集阳戏、傩戏、曲艺、高腔以及其他戏曲剧种曲牌于一炉而综合发展。至今,虽然还没有形成能代表一个剧种的主要唱调,但不少曲调已经向多节奏的板式过渡;或者经过集中提炼,发展成可塑性较强、可以表现多种情绪变化的基本曲调。

平江花灯,流行于平江县境及浏阳东乡一带。以歌舞形式演出叫地花鼓;以戏剧形式演出则称灯戏,即平江花灯戏。无论地花鼓还是灯戏,至今都保持着载歌载舞的特点。

平江花灯戏,初期也是一旦一丑或两旦两丑的对子花灯,以手巾、扇子为主要道具,边唱边舞。唱灯调,演出一些故事情节简单的小戏,如《张三守花》等。在发展过程中,受岳阳花鼓与长沙花鼓的影响,也经历了“二小戏”、“三小戏”阶段,并形成了自己的正调——川调与打锣腔。川调也分单句式和夹句式两种结构,有简单板式,属宫调式,旋律及曲体与花鼓戏相通,打锣腔分七字句与十字墩,颇似岳阳之北路锣腔和长沙之四六调。平江花灯戏既用长沙官话,也用平江方言。其正调虽与花鼓戏基本一样,依字行腔仍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平江花灯戏的剧目有一百多个。大多与花鼓戏相同,如《梁祝姻缘》、《贫富拜寿》、《三赶春桃》(唱川调)、《蓝桥挑水》、《蔡坤山犁田》、《断机教子》(唱打锣腔),以及小调戏《四郎反情》、《洒金扇》、《张三守花》等等。班社多属业余性质,季节性活动较多。

嘉禾花灯戏,也就是湘南花灯戏。流行于舂陵河两岸的嘉禾,桂阳、宁远、蓝山、新田、临武、郴州等地。桂阳叫“对子调”,郴县称“地花鼓”,嘉禾叫“花灯”。

嘉禾花灯现有两种形式:春节期间随舞龙灯、舞狮而演唱的歌舞形式,叫做“耍灯”或“对子调”;已在舞台上演出的有人物、情节的生活故事戏叫做“灯戏”。花灯戏是在“耍灯”的基础上发展成长的,经历了耍灯——唱调子的“二小戏”、“三小戏”的阶段,逐步形成多行当,能演大型剧目。

嘉禾灯戏过去也称“调子班”。戏班分业余性质的季节班:“龙灯班”、“新年班”,后来发展成专业的“四季班”。常遭到旧时官府严禁:“龙灯花鼓,禁止上台”。

嘉禾灯戏的剧目有一百多个,有轻松活泼的农村生活小戏,如《看花》、《打鸟》等,更多则是反映家庭生活和民间故事的整本戏,如《苦茶记》、《金钏会》、《打铁》、《刘海戏蟾》等等。此外,酬神还愿,也演岳爷、观音等连台本戏,袍带行头及唱调均借助祁剧。唱腔曲调已收集的有一百四十多首,基本上分正调和小调两类。正调为川调结构,小调有本地调子(民歌)及丝弦小调。

花灯戏口法

除挂髯的撒、吹、捋、翘、抖髯和吹燕子等髯口功外,湘北花灯戏丑角的口法尚有:

梭子口:嘴尖如织布梭子,两侧来回移动。

吞口:口张到最大限度,似若信神者悬挂门头避邪的吞口。

花灯戏眼法

各行常用眼法有喜眼、怒眼、泪眼、惊眼、色眼、醉眼、瞎眼、无眼等。湘西、湘南花灯戏以小旦媚眼最有特色,这种眼法在桑植称为“扯荷包眼”,凤凰、麻阳称“扯火闪”,黔城、托口一带称“丢意”,即先慢慢地转动头部,然后迅速地瞟一眼,肩部略耸,随即着害羞状。湘北花灯戏旦角的蛇丝眼也很有特色,即眼珠转动往下角斜视,抿嘴含笑,肩徽晃,情光闪动如蛇丝。湘北花灯戏还有忧眼、悲眼、疯眼、梦眼、思眼、斜眼、死眼、吊广子等眼法。

花灯戏带法

带即打带,也叫鸾带,系于丑角腰上,腹前垂下两、三尺。它的基本技法有端带、耍带、拉带、踢带、搭肩带、掖带等。在使用上又有单手带和双手带之分。

花灯戏手巾功

旦角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挽花:右手夹手巾一角,舞成上一个圈下一个圈的8字形,左一个圈右一个圈的∞字形;或双手持巾,同时舞成两个8字形;或左右手交叉舞成∞字形;或一手持巾,一手持扇,向外挽花。

望云巾:左右手同时夹住手巾一边的两角,向上一翻后绕圈,手巾衬在头后,人身成卧鱼状。

抛巾:右手拇指、中指、食指夹住手巾中央,来回平转,顺势向上一抛,让手巾在空中平转几圈,然后接住。

擦汗巾:右手将手巾抛出一端又接住,用手持巾从脸左边往下巴至右边耳旁绕一圈,用于擦汗动作。

此外还有右手持巾,从前面搭于左手肘上,或从身后抛起搭于左手肘上的前、后搭巾;两手夹住手巾两端,向上挽,将手巾搭于两肩上的搭肩巾等。

花灯戏扇子功

有单扇、双扇之分。也分上身扇(肩以上)、中身扇、下身扇(胯以下)。旦行、丑行扇法基本相同。各行常用扇子功技法有打扇、推扇、绕扇、背扇、拖扇、劈扇、咬扇、抖扇、扑地扇、单挽花、双挽花,还有手腕由里向外挽,平扇起花的盘扇;中指顶扇柄,平转扇面的团平扇;拇指、食指拿扇边,双手于胸前手背相对,向外双掏手,甩扇起花的双花扇;五指前抡,扇柄从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之间滚过再绕回的滚扇;右手拇指、食指拿扇边横向竖扇,靠手腕劲朝上挑,让扇子于食指上滚过,又飞快地拿住扇边,连续进行的风车扇;将打开的扇子上抛,再接住扇柄,或将扇子合起抛,扇子在空中打几个转再接住扇蒂抛扇;左手端掌,右手食指、中指夹扇盖掌,双手交叉靠腕,上下交替地转扇起花的叶里交枝等。

花灯戏步法

花灯戏步法,旦角常用的有碎步(亦称细步、慢步)、云步、风步(快台步)、小跳步、丫环步;丑角常用矮子步(包括向前梭步、两侧撇步等)、内八字步(成同边式)等。练好矮桩功,走好矮子步,是花灯戏丑角演员最主要的一课。另外,各地花灯戏尚有一些特殊步法:

  湘西花灯戏旦行有:

  寸寸步:双脚靠拢,正步前行,每步走一寸,先脚跟着地,再前脚掌落地。

  绞绞步:两脚交叉地向前行走。

  踮踮步:双脚尖踮地而走。

  湘西花灯戏丑行有:

  拐步:走矮子步时脚往外拐。

  划步:脚尖前行,脚朝外划圆圈。

  鸭子步:倒八字脚半蹲,脚步呈半弧形,划动前行。

  旁梭步:矮子步,一只脚小跳,另—只脚向旁梭,交替前行。

  插花步:正步半蹲式矮子步,一脚往另一脚前插步,脚尖点地,交替前行。

  前虚步:左脚斜上前半步,右脚起跳落地,左脚再前行半步,脚尖点地,反向动作同。

   后虚步:左脚往后斜退半步,右脚起跳落地,上身随即转方向,左脚上半步,脚尖点地,反向动作同。

  黑夜探路步:场面打出土家族溜子曲《瞎子过沟》:‖丁勾 丁勾 | 丁勾 丁勾 丁 | 堂堂 铁堂 | 铁卜 铁卜 堂 ‖双手作摸索状,左脚斜上前一步,右脚跨过左脚用脚尖点地三下,交替前行。

  湘南花灯戏摇旦有:

  摇旦步:两手背叉腰,脚跟靠脚跟地呈八字形前行,腰部扭动幅度大。

  骂人步:出左脚指右手,出右脚指左手,越出越快,有时还加跺脚、拍屁股动作。

  湘南花灯戏丑行有:

  鸭婆路:两脚半蹲式前行,两手掌张开于左右两侧微晃。

  麻蝈路:两脚半蹲,腹部往内收,上身稍往前倾地走矮子步。

  罗汉筛米:半蹲,上身不动,两脚尖着地,在地下打圈圈。

  老鹰晒翅:走鸭婆路时两手手心朝下地左右摆动。

  龙摆尾:走鸭婆路时右手举扇耍花,左手摆动。

  鸵鸟上坡:亦叫观天鸟。右手在胸前耍扇花,左手在腹前横向摆动,上身微仰,脚微蹲地朝前擦地斜行。

  强盗步:脚步轻,缩头耸肩,东张西望。

  湘北花灯戏丑行有:

  猫步:用脚前掌或后跟着地,步踏无声,如猫般轻捷。

  蛤蟆步:又名匐步,蹲在地上,跃跳前进。

  鸳鸯步:旦与生配合,两身微侧合面,如影随形。

  叫鸡踩水步:两肘紧靠双肋,下臂与腕、掌作翅膀,以急急的扑翅,脚踩碎步,围着对方急绕圈。

  云步:两脚脚跟靠拢成外八字,双脚同时移动后,两脚尖靠成内八字,如此反复交替移动,膝不曲,形似腾云驾雾状。

  龙滚步:低桩,滚过去,但身不着地。

  醉步:往左侧重心移至左脚,右脚往左跨一步,左脚随之往左移动半步。往右反之。

花灯戏指法

早期花灯戏演员装扮都是短衣窄袖,故重指法。艺人从小练腕子、手指功,要求手腕转动自如,手指正反都能靠到手臂上。除一般各行常用的开山子、云手、磨手、兰花手(湘南称“莲花指”)、剑指(湘南称“刺指”),抖指、挽花手(顺挽、反挽)外,尚有如下一些指法:

  雀指:中指伸直,食指搭于其上,其余三指弯曲。湘西花灯戏丑角用。

  戟指:中指伸直朝上或朝下,四指弯曲。湘西花灯戏丑角用。

  荷花手:双腕相合,双掌外摊,十指张开,指头朝上。湘西花灯戏小旦常用于歌舞中。

  情指:双手平抬屈于胸前,两手食指尖与拇指尖交错相接,两肩亦随着揉动。湘西花灯戏中旦角思念情人,或丑角调情时常用之。

  柳叶掌:手掌鱼肌向手心靠拢,食指稍向外翘,掌心呈槽形。湘西花灯戏摇旦用。

  螃蟹指:中指、无名指贴于鱼际穴,用拇指按住,食指、小指伸直,似螃蟹钳子。湘北花灯戏丑角用。

  八法指:拇指、食指伸出、张开,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拳。湘北花灯戏中,作算帐时的滑稽动作。

  姜形指:拇指靠近食指第二关节,中指、无名指、小指依次向外挪出,形似生姜。湘北花灯戏中老生常用。

  拈花指:拇指、食指捏拢成圆圈,其它指屈曲张开,似绣花时拈针走线。湘北花灯戏中旦角用。

  折列指:五指用劲伸直,各指于第一关节处弯折。湘北花灯戏中武生用。

花灯戏白口功

老艺人常说:“丑角靠嘴”。花灯戏中丑角道白多且长,要求吐字清楚、声音宏亮。各地花灯戏皆用方言,讲究韵味浓郁,尤重抑扬顿挫。湘南花灯戏《寡妇上坟》中罗瞎子的上场、坐场白有二十多句,湘北花灯戏《王婆骂鸡》用锣鼓腔数说到底,更是别具特色。

花灯戏唱功

讲究字正腔圆,依字行腔,声情并茂。一般皆用本嗓演唱,湘北花灯戏亦有用假嗓演唱和尾音翻高八度,用唢呐的“闭音”托腔的“翻音”的特定唱腔。湘西花灯戏在演唱时还有用“舌颤音”演唱个别旋律的方法。花灯戏曲调衬字较多(如“咿得哟”,“咿呀呀嗬嗨”等),也是一大特色,更要求吐字清晰,富于表现力。

花灯戏角色行当——净角

即大花脸,湘南花灯戏中有《刘海砍樵》中的狐狸头(胡秀英原型),《九连杯》中的铁保男,《王猛抢亲》中的王猛,《下云南》中的包拯等。

花灯戏角色行当——奶生

  湘北花灯戏中扮演年少孩童的角色,如《断机教子》中的孩童。

花灯戏角色行当——老生

一般扮员外、官吏,帝王、神仙、家仆等角色,挂麻、白、青三色髯,戴员外巾、波罗巾,穿褶子、官衣或黄布摆等。如湘北花灯戏《三喜临门》中的范坦,《洞宾点药》中的吕洞宾,《正德遇饭》中的正德皇帝和《争虎》、《审虎》中的包拯等;湘南花灯戏《九连杯》中的刘杏,《金钏会》中的陈千里,《阴阳报》中的余文学,《卖水记》中的黄顺清,《杨子荣过五关》中的土地,《下洛阳》中的杜伯林,《下云南》中的张三前等。

花灯戏角色行当——小生

湘南、湘北花灯戏分文、武两个作派。湘南花灯戏文小生包括文雅书生、落难公子、纨袴少年和劳动青年等,如《张古董磨豆腐》中的杨五龙,《金钏会》中的张秀才,《双合配》中的登龙,《李大打更》中的刘秀,《下北京》中的洪门学,《卖水记》中的李彦贵,《双打店》中的王头额,《庚妹相配》中的庚兄,《汪三磨豆腐》中的李二等,也有红榜高中,年轻为官者,如《九连杯》中的张文秀,《苦茶记》中的张波青、张波兰,《情义相会》中的张有情等。武小生则有《打铁》中的李元保,《娘送女》中的李红春,《阴阳报》中的余文标,《打安徽》中的李正杨等。湘北花灯戏文小生多为容貌清秀、举止文雅、风流倜傥的青年,如《张三盘姐》中的李四,《送友》、《访友》中的梁山伯,《池塘洗澡》中的范杞良。武小生指少年英雄,侠义公子等人物,如《杨戬打刀》中的杨戬,《燕青偷营》中的燕青,《薛刚反唐》中的薛刚等。湘西花灯戏小生分文、穷两种。文小生多扮儒雅潇洒的才子,如《拉郎配》中的李玉,穷小生多扮落魄书生或劳动青年,如《春哥与锦鸡》中的春哥,《七妹与蛇郎》中的蛇郎。

花灯戏角色行当——丑角

通常称“三花脸”,是花灯戏最主要、最有艺术特色的行当,有“无三花不成灯戏”之说。湘西花灯戏丑角按作派、服饰可分袍带丑、褶子丑、短衣丑三类。袍带丑多演官吏,挂短须,着半截官衣,走矮子步时,双手端带,两膝依次上提,将官衣前襟弹起,纱帽双翅亦随着上下摆动。清官贤吏突出幽默风趣,贪官奸臣则刻划得奸诈、阴险。褶子丑扮演贪杯好色的花花公子或狐假虎威的帐房、管家等。花花公子表演时动肩、伸颈、挤眉、弄眼,手玩扇子,油嘴滑舌,一派轻浮淫邪之态。帐房管家常斜眼看人,手捻胡须,一幅装腔作势,内心狡诈模样。短衣丑多扮牧童、樵夫、机智风趣,插科打诨,妙语惊人,在表演中站矮桩,走矮步、舞花扇,耍手花、提脚捋袖,灵活机趣,抖袖时必反向提脚。也有扮演偷鸡摸狗之辈者,两眼乱梭,东瞅西觑,缩颈耸肩,惯走偷步(脚尖先落地)。湘南花灯戏丑角分正丑、武丑、公子丑和小丑四个戏路。正丑即正面人物丑扮,如《蓉姑舂碓》中的“稀巴烂”,《三讨亲》中的丁癞子,《秋良砍柴》中的李三,《王氏投井》中的蓝中宝、《王氏挨磨》中的三宝等。武丑为有武功的强盗或好汉,如《鬼打贼》中的强盗,《下云南》中的夜不休等。公子丑有《双看相》中的公爷,《下云南》中的艾斯林,《阴阳报》中的王三路,《赶春桃》中的花胡子等。小丑扮演糊涂、贪财的官吏,诙谐风趣的小子、更夫、匠人及鼠窃狗偷之辈,如《张古董借妻》中的县官,《柳莺晒鞋》中的书童,《山伯访友》中的四九,《李大打更》中的李大,《王爷讲礼》中的王爷,《小打铁》中的毛国金,《下洛阳》中的马老三等。湘北花灯戏丑角,以滑稽、诙趣取胜,既有善良正直,大胆泼辣之辈,也有阴险毒辣、奸滑刁钻、阿谀谄媚之徒,如《钱瞎子闹店》中的钱瞎子,《麻姑姐姐过江》中的渡子,《花子嫁妻》中的花子,《正德遇饭》中的蔡坤山,《紫金瓶》中的店家等。

花灯戏角色行当——摇旦

又称丑旦、彩旦。多扮风趣、直爽、大胆、泼辣、刁钻狠毒的各色妇女,如湘北花灯戏《王婆骂鸡》中的王婆,《紫金瓶》中的通花,《爱女嫌媳》中的老娘;湘南花灯戏《三讨亲》中的王妈妈,《双合配》中的母亲和媒婆,《蓉姑舂碓》中的张氏,《赶子嫁媳》中的周氏等。摇旦表演夸张,讲究摆(动步如风摆柳)、扭(一步三扭)、摇(摇头、摇肩)、俏(打情骂俏)、癫(喜怒无常,动作轻狂)。湘西花灯戏的摇旦在表演中常运用花灯套子,如“老猪娘拱苕”、“双手种油麻”、“边鱼上滩”等,更显得形象生动,性格鲜明。

花灯戏角色行当——老旦

也称婆旦,扮老年妇女,大都庄重善良,勤劳俭朴。装扮有贫富之分,贫婆化妆清淡,背微驼,膝微弯,行走颤栗,老态龙钟;富婆化妆浓,穿戴讲究,腰不扭,背不驼,富态持重。老旦角色有《王祥卧冰》中的王母,《金钏会》中的陈妻,《蝴蝶媒》中的员外夫人,《春哥与锦鸡》中的阿婆等。

花灯戏角色行当——正旦

一般扮已婚中年妇女,大都品貌端庄、温顺善良、行动稳重、循规蹈矩。如湘北花灯戏《柳秀英还魂》中的柳秀英,湘南花灯戏《蠢子卖纱》中的胡氏,《五更劝夫》中的辣利婆,《王氏投井》中的王氏,《寡妇上坟》中的柳氏等。

花灯戏角色行当——闺门旦

湘北花灯戏专行。一般扮演聪明伶俐、才貌双全、性格温柔、活泼多情的青年女子,如《麻姑姐姐过江》中的麻姑,《洞宾点药》中的白秀英,《湘子化斋》中的兰英,《闹碓房》中的秀英等。

花灯戏角色行当——花旦

湘西也称小旦。湘南花灯戏花旦多扮青年女子,如《柳莺晒鞋》中的柳莺,《下洛阳》中的银秀,《山伯访友》中的银心、祝英台,《湘子服药》中的碧桃,《打鸟》中的毛姑娘,《打安徽》中的丫环、玉美人,《王祥卧冰》中的龙秀英,《九连杯》中的铁小姐等;湘西花灯戏的花旦多扮小家碧玉、乡村少女、使女丫环、狐仙女妖一类角色,如《王三卖货》中的梅香,《扯笋》中的曾大姐,《盘花》中的柳二姐,《春哥与锦鸡》中的锦鸡,《七妹与蛇郎》中的七妹,《拉郎配》中的张彩凤等;湘北花灯戏花旦则多演十五、六岁的姑娘或丫环,如《爱女嫌媳》的小姑和《马房三报》的丫环等。花旦的表演特点是娇、媚、俏、灵。行路常用俏步、碎步,步子轻快、跳跃,出手伸指讲究指形美,带手帕的有抛、转、绕、掸,各尽其妙;用扇子的,常用各种扇法表达人物的内在感情。花旦尤重眼神、湘西花灯戏老艺人常说:“小旦的眼睛要扯得起火闪(扯媚眼)。”要求眼神灵活、闪亮。


早期花灯戏是在民间歌舞——花灯,“以童子装丑、旦对唱”的基础上,搬演故事而形成的,只有小丑、小旦两行的“两小”戏。这类“两小”角色有《庚妹相配》中的庚兄庚妹,《单盘花》中的花童哥、柳二姐,《王三卖货》中的王三和梅香等。在长期艺术实践中,戏剧情节有所丰富,戏剧人物有所增多,花灯戏不仅有了二旦一丑、二旦二丑、多旦多丑的戏,如《双盘花》、《张三守花》等,更有了小丑,小旦,小生三行的“三小”戏,如《张三盘姐》、《柳莺晒鞋》等。湘北花灯戏则在小生、小旦、小丑之外还多了个“点余相”,即“打加官”中的特殊角色。这个角色扮的唐朝魏征,化装时帽子齐眉戴,表演介乎净、丑之间,戏不多但天天要出台,所以湘北花灯戏表演行当有“三个半柱头”之称。

  嗣后,文化艺术的交流,地方大戏的影响,上演剧目的增多,使花灯戏有了较大发展。如湘南花灯戏,尤其是它“半戏半调”的河西路,就吸收了祁剧的表演、音乐,移植了某些剧目,如《王祥卧冰》、《金钏会》等,加上湘南花灯戏剧目上大本戏增多,如《下洛阳》、《朱买臣卖柴》、《杨子荣过五关》、《九连杯》、《下云南》、《阴阳报》、《王猛抢亲》等,生、旦、净、丑四行也就基本形成了。湘北花灯戏在清末光绪年间受汉戏、巴陵戏和京剧影响,移植、编写了《白蛇传》、《宝莲灯》、《宋王发兵》、《柳毅传书》和水浒戏等剧情复杂、人物众多的大本戏,四个行当也基本形成,只是排列顺序有别,称为一花(丑)、二净、三生、四旦。湘西花灯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没有职业班社,一直是伴随阳戏、傩堂戏同台演出,或由阳戏、傩堂戏艺人兼演,故它的“两小”、“三小”体制,一直延续到本世纪六十年代初。那时,麻阳、桑植两县专业花灯戏剧团先后建立,通过改编,移植并上演了大批剧目,湘西花灯戏的角色行当也有了较大发展。

  花灯戏班人员较少,多至十五、六人,少则仅三、四人、演员常代角、兼角,如丑代摇旦、花脸;小生代小旦、老生;小旦代老旦等。湘南花灯戏《下洛阳》一戏中,演马老三的演员就要代店家、叫花子、绵羊、打抢的(强盗)等角色,演马氏的演员要代杨氏阴魂。旦角演员一般是青少年时演小旦、正旦,中年以后演正旦、老旦或摇旦。生行亦与之类似,年青时演小生,中年后演正生或老生。花灯戏原无女演员,旦角由男演员担任。清道光年间,湘南花灯戏开始有女演员登台,湘北花灯戏到本世纪四十年代时,新岭班、安庆班才有女演员登台演出,湘西花灯戏有女演员的历史,起自湘西花灯戏专业剧团创建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