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凤琴
窦凤琴(1959年3月-),女,秦腔旦角。甘肃省庆阳人。父亲窦富民宁县的秦腔老艺人,妹妹窦凤霞。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原甘肃省秦剧团副团长、艺术总监,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甘肃省领军人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秦腔传承人。
曾在全国梆子戏调演中获优秀表演奖;在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中获优秀表演奖;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被选为甘肃省政协委员,同年被选中国七届妇女会代表;1995年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1997年荣获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00年在中国首届艺术节中荣获表演优秀奖;2002年在第二届艺术节中荣获表演一等奖。于2011年4月主演电影《凤凰沟的春天》、《红盾先锋》。
窦凤琴,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原甘肃省秦剧团副团长、艺术总监,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甘肃省领军人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秦腔传承人。
秦腔旦角。甘肃省庆阳人。中共党员。系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剧协副主席、甘肃省第七、八届政协委员。现为甘肃省秦腔剧团副团长。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5年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1997年荣获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00年在中国首届艺术节中荣获表演优秀奖;2002年在第二届艺术节中荣获表演一等奖。
父亲窦富民宁县的秦腔老艺人,窦凤琴从小在宁县长大,她的艺术成就除了父亲的亲传外,更重要的与她在宁县这块热土上勤学苦练分不开。从10岁起,窦凤琴就跟着父亲走上了秦腔艺术之路。1972年考入宁县秦剧团,主工正小旦。
1985年,她在全省首届青年演员戏曲大赛上因演《斩秦英》而荣获第一名而被调入省秦剧团。在此之前的13年时间里,窦凤琴一直是宁县秦剧团的骨干演员,当时宁县新创作的《老掌柜新传》就由她担任主要角色,而她主演的《四进士》《劈山救母》《送货上路》等剧目也受到观众的青睐。1985年调甘肃省秦剧团,现任甘肃省秦剧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曾先后在30多部戏剧中担任主演,代表剧目有:《白花曲》《窦娥冤》《梨花情》《思源》等。
她天赋极好,身段扮相具佳,天就的一副好嗓子,既承师传,又有父亲从小严格训练,她天资聪慧、学习刻苦、勤奋多思,练就了路子正、功底扎实、唱腔考究、扮相秀丽、身段优美,表演细腻大方,富有气质。在长期舞台艺术实践中,汲取了秦腔艺术丰富营养,借鉴兄弟剧种之精华,又把民歌流行歌曲的一些发声方法融入秦腔演唱之中,既保持了秦腔高亢嘹亮的特色又融入了委婉细腻的韵律。窦凤琴的表演,在做派上大气端庄,台风相当稳健,她戏路宽广,正、小旦都很出色,很长的拖腔使人耳目一新,行腔的变化之多,令人咂舌,她的道白考究、很有特色。在秦腔旦行表演艺术方面以声带情、声情并茂的高超表演技巧、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独树一帜,有陇上“金嗓子”、秦腔界“金凤凰”之美称,是深受观众喜爱的秦腔表演艺术家。
窦凤琴 ,中共党员,现任甘肃省秦剧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先后在30多部戏中,担任女主角,代表剧目有《白花曲》、《斩秦英》、《窦娥冤》、《玉蝉泪》、《梨花情》、《思源》等。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在汲取秦腔艺术丰富营养的同时,又把民歌、流行歌曲的一些发声、行腔的特色,溶入秦腔演唱之中,高亢嘹亮而又委婉细腻,在秦剧旦行表演艺术方面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演唱风格,有“陇上金嗓子”、“秦腔界的金凤凰”之美称,与谭建勋、张兰秦并称为“陇原三俊杰”。1995年被文化部和人事部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1996年获全国梆子戏调演优秀表演奖;1997年获中国戏剧梅花奖;2000年获中国首届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2002年在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获表演一等奖;2003年获第十一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最佳演员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个人经历
窦凤琴从小在宁县长大,她的艺术成就除了父亲的亲传外,更重要的与她在宁县这块热土上勤学苦练分不开。从10岁起,窦凤琴就跟着父亲走上了秦腔艺术之路。1972年考入宁县秦剧团,主工正小旦。
1985年,她在全省首届青年演员戏曲大赛上因演《斩秦英》而荣获第一名而被调入省秦剧团。在此之前的13年时间里,窦凤琴一直是宁县秦剧团的骨干演员,当时宁县新创作的《老掌柜新传》就由她担任主要角色,而她主演的《四进士》、《劈山救母》、《送货上路》等剧目也受到观众的青睐。1985年调甘肃省秦剧团。曾先后在30多部戏剧中担任主演,代表剧目有:《白花曲》、《窦娥冤》、《梨花情》、《思源》等并出版发行了主演的《斩秦英》、《打路》、《白花曲》、《梨花情》《五典坡》、《铡美案》、《回荆州》、《窦娥冤》、《玉婵泪》等磁带和光盘。
调到省秦剧团后,窦凤琴潜心钻研秦腔表演艺术,在唱腔艺术上努力创新发展,力求形成大西北宁县人的传统特色,特别是她在代表剧目《斩秦英》中饰演的银屏公主,唱念做打,形成了独自的风格和特色,她细腻的表演和对人物一言一行不温不火的处理,时时处处体现出一个成熟的表演艺术家的魅力。
她天赋极好,身段扮相具佳,天就的一副好嗓子,既承师传,又有父亲从小严格训练,她天资聪慧、学习刻苦、勤奋多思,练就了路子正、功底扎实、唱腔考究、扮相秀丽、身段优美,表演细腻大方,富有气质。在长期舞台艺术实践中,汲取了秦腔艺术丰富营养,借鉴兄弟剧种之精华,又把民歌流行歌曲的一些发声方法融入秦腔演唱之中,既保持了秦腔高亢嘹亮的特色又融入了委婉细腻的韵律。窦凤琴的表演,在做派上大气端庄,台风相当稳健,她戏路宽广,正、小旦都很出色,很长的拖腔使人耳目一新,行腔的变化之多,令人咂舌,她的道白考究、很有特色。在秦腔旦行表演艺术方面以声带情、声情并茂的高超表演技巧、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独树一帜,有陇上“金嗓子”、秦腔界“金凤凰”之美称,是深受观众喜爱的秦腔表演艺术家。
在荣获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之后的几年中,并没有沾沾自喜地陶醉在鲜花和赞美的包围中。她清醒地意识到艺无止境,不进则退,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大胆创造革新,对每个剧本中人物的理解和把握,更加准确深刻和投入到位,使自己的唱腔和表演更加完美。同时,她还经常深入农村和厂矿,坚持每年演出场次在百场以上。不论盛夏酷暑,凛冽寒风,还是主角配角,她都有戏必演,唱念做打,一招一式,一丝不苟,她精湛的表演和唱腔常常博得满堂喝彩。
在成功塑造眉户现代戏《思源》中女农民企业家田玉洁和新编历史剧《梨花情》中古代痴情妇女梨花的形象中,她的技艺不仅更加娴熟,表演也进入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佳境。她不断积极学习和实践科学发音方法,掌握四声、四呼和五音规律,在发音、行腔、用气、咬字等方面很下功夫,使唱腔更加清晰嘹亮,婉转圆润,低音深沉浑厚,中音宽广恢宏,高音甜脆悠扬,声音稳定,气息饱满,转换自然,力度得当,并始终坚持以情带声,以声传情的原则。
因为她深通“情乃戏之脉,情乃戏之髓”的道理,紧紧抓住“情”字,才能把剧中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不同情感和内心的激烈冲突真挚细腻、鲜明生动地表现出来,唱出真情、唱出意境、唱出韵味来。她借鉴京剧、豫剧、陇剧等兄弟剧种和电影、电视等姊妹艺术的经验,创造性地灵活运用各种程式,把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活动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获奖记录
1985年,在甘肃省首届优秀青年演员大奖赛中,窦凤琴以一折《斩秦英》获得了一等奖,被“拔尖”破格调入甘肃省秦剧团。
戏曲演出
2024年05月03日,西演青年团在西安易俗大剧院演出秦腔《忠保国》,屈巧哲、张小亮、同超、邓文、韩鹏、晁红波、王若冰参与演出。(详情)
2024年05月02日,宝鸡大剧院演出秦腔《[[|]]》,李东桥、屈巧哲、张涛、丁良生、张小亮、雷红茹、刘志政、王战峰、邓文、于朝飞、商月月、韩鹏参与演出。(详情)
2024年05月01日,西演青年团在西安易俗大剧院演出秦腔《铡美案》,屈巧哲、张涛、张小亮、同超、任美娟、商月月参与演出。(详情)
2024年04月30日,宝鸡大剧院演出秦腔《[[|]]》,李东桥、谭建勋、王新仓、李淑芳、张涛、张武宏、张小亮、雷红茹、刘志政、王战峰、任美娟、于朝飞、商月月参与演出。(详情)
2024年04月29日,西演青年团在西安易俗大剧院演出秦腔《打金枝》,李淑芳、张涛、屈巧哲、王战峰、晁红波参与演出。(详情)
2022年10月06日,西安易俗大剧院演出秦腔《二进宫》秦腔《哭墓》秦腔《藏舟》秦腔《斩秦英》,屈巧哲、李小伟、王战锋、王新仓、韩磊、王瑛、同超、李淑芳、张涛、雷红茹参与演出。(详情)
2022年10月03日,西安易俗大剧院演出秦腔《夜逃》秦腔《庵堂认母》秦腔《数罗汉》秦腔《黑叮本》,王新仓、王瑛、同超、李淑芳、李志翔参与演出。(详情)
2022年10月02日,西安易俗大剧院演出秦腔《悔路》秦腔《赶坡》秦腔《三娘教子》秦腔《打镇台》,王新仓、屈巧哲、同超、王战锋、谭建勋、李志翔参与演出。(详情)
- 以上部分内容自动生成,如有错误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