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芳华越剧院

来自戏曲百科

福建芳华越剧院(原为上海芳华越剧团)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越剧·尹派”的创始人尹桂芳先生于1946年在上海创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越剧·尹派”和福建芳华越剧院的创始人——尹桂芳先生诞生于浙江新昌小龙潭村。尹桂芳先生的一生不但是一部芳华史,也是一部尹派史,更是生动鲜活的越剧史——生于浙江,兴于上海,兼容并包,荟萃精英。

80年前,受到进步思想影响,以袁雪芬先生为代表的越剧前辈们提出改革越剧,内容涉及剧目创作、唱腔表演及舞台美术等方面,这次改革促使越剧很快发展成为一个拥有编剧、表导演以及舞台美术等完整体系的综合艺术,而尹桂芳先生则是改革的积极响应者和实践者。越剧改革中有大量进步知识分子的加入,他们主张剧目要扎根于平民百姓,给观众以积极有益的影响。在这一时期,尹桂芳先生与合作伙伴编演了反对封建、揭露社会黑暗和宣扬爱国思想的剧目。1944年9月,尹桂芳先生演出了改革后第一部戏——根据张恨水小说改编的时装戏《夜深沉》。编导于吟在回忆文章中说:“《夜深沉》彩排了两次,演出那天,尹桂芳、竺水招和全体艺人首次用上了油彩化妆,全团一片喜悦。”尹桂芳先生在“龙门”编演新戏的同时,还特别重视对传统剧目的改编和加工。《何文秀》原是越剧的“看家戏”之一,为了使演出有新意,尹桂芳先生改编新本,其中“访妻哭牌”一折尤为精彩,把每一个字的轻重徐疾都做了精心安排,唱来缠绵跌宕、自然流畅,收到绘声绘色之效。在越剧改革浪潮中,尹桂芳先生不但完成了自身艺术风格的建立,更使得女小生行当得到了真正的提升、成熟和发展。1946 年,尹桂芳先生与搭档竺水招等共同成立了“芳华越剧团”,并进驻上海九星戏院,开创越剧界女小生挑梁的先河,形成了越剧女小生“十生九尹”的辉煌局面,女子越剧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芳华越剧团从诞生之日起就极重视通过剧目针砭社会时弊,反映人民呼声。1946至1947年间,尹桂芳先生创排了《回头想》《秋海棠》等多部“社会写实剧”,其中以《浪荡子》一剧影响最为深远。该剧内容贴近现实,有鲜明的上海特色,演出说明中称“是剧能告诉我们的:是一个人在花花世界里被卷入堕落旋涡的过程”,“你们看了此剧感到有所警惕吗?”该剧演出后反响强烈,连演1个月,每日两场,场场客满。其后又多次重排演出,至今仍为广大观众传唱。

1947年7月,袁雪芬先生倡导“越剧十姐妹”义演《山河恋》,尹桂芳先生主动放弃了电影《王孙公子》的拍摄,积极响应,并率竺水招、吴小楼等芳华人共同参与演出。这次义演是在中国共产党引导、支持和帮助下,越剧姐妹携手进行的抗争,受到社会密切关注和广大观众的欢迎。它表明了越剧界从事改革的演员们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她们希望新越剧对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决心,是越剧界在政治上走向进步的重要标志。

新中国成立后,尹桂芳先生率领着芳华越剧团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紧跟时政,排演了《红色风暴》《新房子》《捉鬼记》《千军万马》《幸福路》《真假神仙》《东海怒涛》《跟踪追击》《红花村》等现代戏剧目。而改编自郭沫若同名话剧的爱国主义剧目《屈原》更是荣膺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三项大奖。1951年,上海越剧界响应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六一号召”,捐献“越剧号”飞机,尹桂芳先生积极参与,并与越剧姐妹们在大众剧场联合大义演《杏花村》。本次义演共募集逾11亿旧币,受到上海市文艺界抗美援朝支会致函表扬。在以后的岁月里,尹桂芳先生努力实践着“永远跟党走”的誓言,并在1960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9年,为支援福建建设,尹桂芳先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义无反顾地率领芳华越剧团全团63人南迁入闽,为福建前线广大军民服务,也由此开启了一场越剧和尹派在福建的“拓荒”。初到福建的尹桂芳先生和芳华越剧团遭遇了“寒冬”——1959年大年初一演出的越剧《信陵君》竟然只有十几位观众,这与在上海演出时的火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福建是一个多方言的地区,由此诞生了大量极具特色的地方剧种。纵观福建戏曲分布,我们可以看到各剧种以方言为分布界限的形态,而越剧作为一个非以福建方言演出的剧种,在入闽初期遭到当地观众的冷遇也是可想而知。

1959年夏季,尹桂芳先生带领芳华人参加了福州市文艺界前线慰问演出团,开启了为期近2个月的巡演,此次巡演的观众人群主要为福建海防前线官兵。此次的巡演剧目,大戏为此前荣膺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三项大奖的《屈原》和在上海票房表现上佳的《秦楼月》,小戏和折子戏则是包括《梁山伯与祝英台 思祝、回忆、楼台会》《借靴》《踏伞》《丑人记》《挑女婿》《二堂放子》《拾玉镯》《送花楼会》《盘夫》等十一个古装戏,以及《风雪摆渡》《慰问篮》两个现代戏,可以看到其中有舞台经典、有应景的新创、有悲剧、有喜剧,这样的安排既考虑到了基层观众喜好,又兼顾到了政治需要,可谓是用心良苦。据福州80多岁的老观众黄女士回忆,大约在此次巡演返榕后,芳华越剧团又在福州上演了在上海时引发热烈反响的《西厢记》等剧目,一些本地观众通过这些演出开始逐渐了解越剧,并成为芳华越剧团的固定观众。

来到福建后,芳华除了在福州市演出外,还长期深入部队、乡村、工厂等基层一线演出,芳华从此将越剧的种子播撒到八闽大地。然而芳华越剧团并没有满足于此,一贯善于吸收学习的芳华人主动与福建地方戏交流。大约在1960年初,尹桂芳先生率领全团赴莆田市仙游县,观摩了此前在全国引发热议的莆仙戏《团圆之后》,并很快决定将这个剧目移植改编为越剧《父子恨》。该剧先由尹桂芳先生在福建演出,后由尹小芳先生在浙江演出,均取得了较好的反响。根据《团圆之后》编剧陈仁鉴先生的子女回忆,尹桂芳与陈仁鉴二位先生还曾有进一步的合作意向,尽管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实现,但这件事充分说明了尹桂芳先生主动融入福建戏剧圈的理念。在尹桂芳先生这种理念的引领下,60年代初,芳华越剧团移植了在福州当地深受好评的闽剧大戏《梅玉配》和小戏《侠义凤》《墦间祭》,并在1962年赴上海“回娘家”时将这些剧目带回上海演出,此时距离《梅玉配》整理创排的1958年不过才4年。此后创排的福建题材剧目《闽江旭日红》《抗洪曲》等,很可能也和闽剧有一定关系,而1965年排演的《碧水赞》则是直接移植自漳州芗剧(歌仔戏)。通过主动与福建戏剧交流,芳华越剧团真正在福建站稳了脚跟,打开了局面,并凭借自身实力从最初的市属福州市芳华越剧团升为省属福建省芳华越剧团。1965年初演出《江姐》时,芳华越剧团在福州创造了连续演出77场,观众达8万多人次的空前盛况。

闽江舞台红梅开,尹派艺术放异彩。60年代中期,长期在舞台上演惯了男角色的尹桂芳反串女角,为福建军民献上了现代戏《江姐》。这是尹桂芳在越剧艺术改革上又一次大胆的尝试和可贵的探索。

在芳华越剧团的影响下,越剧在福建呈现出蓬勃兴盛的状态,全盛时期福建省曾有30多个专业越剧演出团体,分布范围则涵盖了闽浙交界的闽北及方言文化迥异的闽南等,越剧自此成为少数能够突破福建方言壁垒的外来剧种之一。在以福建地方戏丰富自我的同时,芳华越剧团还将自己在二度创作及表演中的优势反哺于福建地方戏。芳华在福建六十余年的探索之路充分说明,只要坚定文化自信,就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世纪90年代,因为商业化大潮的冲击,全国的戏曲行业都陷入了发展的低潮,芳华越剧团也不例外。那些年,芳华越剧团面临着剧场面积逼仄、演出条件简陋、练功场地狭小、演出场次很少的窘境。曾有人戏言,芳华到了福建,水土不服,该走了。复苏芳华,是全体芳华人的梦想,也是习近平同志关心的事。

2000年11月3日,时任省长习近平率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芳华越剧团调研,查看剧团大院、芳华剧院、综合楼情况,到排练场看演员排练,关心询问演员的工作、生活情况,并召开座谈会现场办公。了解到芳华越剧团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习近平同志立刻就研究帮助解决,一是协调解决剧场修缮问题,二是要求架一座桥,方便剧场门口的交通。

2002年10月26日,芳华剧院落成暨桂芳桥开通仪式隆重举行,“桂芳桥”如卧虹横跨白马河东西,拉近了广大戏曲爱好者与越剧的距离。芳华剧院一改“门前冷落车马稀”的状况,票友戏迷纷至沓来,大门内外人声鼎沸,成为白马河文化园区的一大亮点。桂芳桥,一座连心桥,每当芳华人走过这座桥,都会在心里感恩习近平对芳华越剧团的关心和帮助,也更加坚定传承好越剧,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决心。

多年来,芳华人通过自身努力屡创佳绩,截止2021年,全院共有66人次荣获国家级奖项,近500人次荣获省市级奖项。其中《玉蜻蜓》获第三届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出奖和优秀演员奖等七个奖项,该剧还获文化部第四届文华新剧目奖、文华舞台美术设计奖,王君安获文华表演奖。李敏、王君安、陈丽宇、郑全、徐伟钗、赵烨等芳华人多次获得各类优秀表演奖项,深得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鉴往知来,薪火相传,尹派代代传承、生生不息。2008年,“越剧·尹派”在越剧13个流派中率先成功申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2年9月,福建省芳华越剧团转为“福建尹派越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保留“福建省芳华越剧团”牌子。2019年8月,福建尹派越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福建省芳华越剧团)更名为“福建尹派越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福建芳华越剧院)”。十几年来,芳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王君安被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越剧(尹派)的代表性传承人,王一敏、陈丽宇被福建省政府命名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尹派越剧艺术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打造“尹派越剧传承基地”,全力支持和保障芳华开展尹派研究、保护、传承与发展相关工作。

2008年,“越剧(尹派)”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中,王君安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国家级越剧(尹派)传承人”,王一敏、陈丽宇被福建省政府授予“省级越剧(尹派)传承人”。

尹派七朵“梅花”齐聚央视参加纪念尹桂芳先生诞辰100周年活动,共同回忆缅怀尹桂芳先生。

2013年,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尹小芳先生首先提出,做为“越剧 尹派”传承保护单位,芳华应建立尹桂芳先生艺术陈展空间的建议。在获得领导同意后,时任芳华艺术室主任的陈丽宇带领芳华艺术室人员数次往返上海,拜访尹桂芳先生的外甥女范益美女士等。范益美女士向芳华捐赠了大量尹桂芳先生生前使用的戏服、物品等,使得芳华尹桂芳陈列室终于在2016年对外开放,成为弘扬国家级非议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越剧 尹派”的重要场所。

在以尹派为主体的原则下,芳华始终坚持多流派、多行当的共同发展。2017年,越剧〔张(云霞)派〕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郑全被命名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越剧〔张(云霞)派〕代表性传承人。2019年,越剧花脸大戏《包公泪》在芳华诞生,并代表福建省参加第四届中国越剧节。在剧目创作方面,芳华人也秉承着前辈们传承经典、移植改编和新创多措并举、多类型结合的方式,近年来陆续创排了现代戏剧目《林巧稚》《江姐》,尹派剧目《团圆之后》《潇潇春雨》,复排经典传统剧目《红楼梦》《信陵君》等。

扎根福建62年来,芳华获得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在基础建设、人才培养、艺术创作、非遗保护等方面均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进一步扩大了“芳华”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芳华人铭记党史感党恩,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践行初心使命,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与越剧尹派历经不间断的创造和传承的艺术史及芳华爱党爱国、守正创新的团史相结合,充分发挥省属文艺院团宣传思想战线主阵地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生产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舞台艺术佳作,不断满足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

戏曲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