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玲(秦腔演员)
王晓玲,女,祖籍河南开封,1933年1月1日(1932年农历腊月初六)生于甘肃临洮。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甘肃秦腔旦角行当的旗帜性人物。曾任甘肃省政协委员、甘肃省文联委员等职。
7岁入临洮福盛班学艺,师从曹福成,后又得朱训俗教诲,9岁首登兰州舞台,以《别窑》《慈云庵》《柜中缘》闻名,赢得“九龄童”之美誉,相继排演的《玉兰劝主》《玉堂春》《赶坡》《打金枝》等戏,广受好评。后辗转于平凉平乐学社、兰州众英社、武威新伶社、乌鲁木齐新中社搭班演出。1949年重返兰州,加入文化社,后调甘肃省秦剧团。曾流传“进了兰州城,先看九龄童”的谚语。
王晓玲从髫龄登上戏曲舞台起,经历了数十春秋,她的戏路宽,技巧熟,既能演花旦、闺门旦、青衣,又能演娃娃旦、丫环旦,还能演刘胡兰、喜儿、小芹等新女性。她以坚韧不拔的毅力钻研戏曲艺术,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王晓玲嗓音高亢嘹亮,擅放高腔,自成一派,最擅长各种“拉腔”唱工戏。
代表作主要有《铡美案》《玉堂春》《回荆州》《五典坡》《白蛇传》《珠珍衫》等。
1950年西北局为其颁发“进步艺人”奖章,以褒奖她为秦腔事业做出的贡献;1955年参加甘肃省戏剧观摩演出大会获演员一等奖。
个人经历
幼时家贫,七岁学艺,启蒙师傅是当时在临洮“福胜社”的旦角演员曹福成。文约写定:技艺三年学成,出师后先给师傅义务演出一年。仅仅学习了四、五个月,因师傅对徒弟要求过于严格,动辄打骂,竞把王晓玲吓得大病一场。王的父母无法,只好找人退了文约。
1939年,秦腔著名花衫朱训俗到临洮演出。王晓玲看了朱的舞台演出后,颇为称羡,于是王家又托入说话,拜朱为其师傅。朱在临洮逗留期间,为她指点三折戏:《慈云庵》(《玉虎坠》的一折)、《别窑》《探窑》。王晓玲登台首演后,以独特的宏亮嗓音打响了头一炮,博得满堂彩声。仅一年时光,就在当地红了起来。
1942年,在兰州主办“新兴社”的陈景民听到临有个女娃娃唱得很好,便派人雇轿车将她接到兰州,写戏报时间她的年龄是九岁,便写了个“九龄童”。从此,她的这个艺名使用了数十个春秋。王晓玲来兰首演《别窑》《慈云庵》《拒中缘》,立即轰动了兰州城,许多观众为其“铁嗓子”叫绝。接着,她向周围的名老艺人边学边演,陆续上演了《玉兰劝主》《玉堂春》《赶坡》《打金枝》等戏,在表演艺术的道路上大步前进着。
1942年,秦腔“平乐社”社长邱梅亭将王晓玲接到平凉演戏,公演《玉堂春》《断桥》《蝴蝶杯》后,又轰动了这座陇东名城。这时,许多著名秦腔艺人都在该地,其中与王晓玲合作演出的有王文鹏、李可易、晋福长等人。
1943年,王晓玲返兰在“众英社”演唱,演出《卧薪尝胆》《白玉楼》《白玉钿》《天河配》等。这时,由于她勤学苦练,博采众长,演唱水平提高了,戏路更宽了,成为誉满甘肃的一个名伶。
1947年,王晓玲赴迪化(今乌鲁木齐)王宝胜主办的“兴中舞台”措班演戏,同行的著名秦腔艺人有党玉亭、薛再平、王义民等。在迪化,王晓玲演出《玉堂春》《赶坡》《白玉楼》等折戏,也轰动了全城,汉、维、哈萨克各族观众将戏票抢购一空,剧社老闾发了财。
1949年春,王晓玲返兰加入“精诚剧社”演戏。兰州解放后,王在“文化社”搭班演出。她演出计有:《刘胡兰》《刘四嫂》《圈套》《好军属》《蓝燕娘》《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梁山伯与祝英台》《长恨歌》等,曾荣获“进步艺人”奖章。
1953年,王晓玲赴朝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大戏在野外塔台演出的有《秦香莲》《游龟山》等,小唱段则到前哨与坑道演唱。在朝期间,她演《秦香莲》挣得吐了血,但仍坚持演完。
1955年,王晓玲主演的《玉堂春》在甘肃戏曲会演中荣获一等奖。
1958年,王晓玲随团在西安演出陇剧《吵宫》。
1979年《甘肃日报》曾刊登文志祥、田萍撰写的《秦腔名演员王晓玲舞台四十年》,文中写到:“在四十年的舞台生涯中,王晓玲勤学苦练,勇于实践,在钻研秦腔演唱艺术的同时,注意博采豫剧、晋剧、京剧等剧种之长,学习研究梅兰芳、常香玉的唱念做打等方面,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她的唱腔功力尤为深厚,发音自然,音质优美,字正腔圆,高音铿锵有力,低音悠婉动听。在有些唱腔的变化上,有异峰突起之妙。她擅长‘苦中乐’‘麻鞋底’‘十三腔’‘倒板序子’‘三拉腔’等秦腔中难度很大的彩腔,独具一格。”
1981年夏,王晓玲响应党中央“为儿童做好事”的倡议,在景泰县剧团和八名老艺人配合下,在兰州连续演出了她的拿手戏《玉堂春》《秦香莲》《五典坡》《杀狗劝妻》等戏。收入全部捐献作为儿童福利基金。
师徒关系
师父:朱训俗
同门:王晓玲(秦腔演员)
徒弟:
戏曲演出
- 以上部分内容自动生成,如有错误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