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豫剧院三团

来自戏曲百科

河南豫剧院三团始建于1952年,其前身为河南省歌剧团。六十年来,该团在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指导下,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界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紧扣时代脉搏,勤奋耕耘不辍,以表现当代生活为己任,先后排演了《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李双双》《朝阳沟》等经典剧目,曾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接见。《红果,红了》《香魂女》《村官李天成》《风雨故园》《焦裕禄》等200多部表现新时代新人物新形象的现代戏剧目,多次获各类国家级奖项。

特别是近几年,《香魂女》获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剧目。《焦裕禄》获第二届中国豫剧节剧目一等奖、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戏曲组第一名,还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上荣登文华大奖榜首,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和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河南豫剧院三团被中宣部、文化部誉为全国编演现代戏的“红旗团”,是河南文化界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

河南豫剧院三团前身为“河南省歌剧团”。1952年8月,根据文化部“戏剧事业专业化、剧院化,加强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河南对全省文工团进行整编,成立了河南省歌剧团,职责是“在地方戏曲的基础上发展新歌剧”。1956年,河南省歌剧团并入河南豫剧院,并更名为河南豫剧院三团。

三团老一代艺术家大多出身文工团,许多艺术家曾上过战场,扛过枪,立过功,是地地道道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如著名导演、剧作家,“三团风格”的奠基人杨兰春,1938年就参加革命,曾是八路军重机枪排战士,在解放战争中参加过“中原突围”战役。著名作曲家王基笑,1947年投奔解放区,曾随军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以及抗美援朝战争,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此外,三团导演许欣,作曲家姜宏轩、鲁本修,表演艺术家王善朴、柳兰芳等,也都曾经历过革命战争的洗礼。

著名作曲家王基笑

三团导演许欣

表演艺术家王善朴

“三团风格”的奠基人杨兰春

表演艺术家柳兰芳

因此,三团这个团体天生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荣誉感,勇于根据党和国家的需要迎难而上,有着不畏牺牲的忘我精神以及永远跟党走的崇高信念。这种源自老一辈艺术家的精神信念,被三团人一代代传承下来,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三团人不忘根,不忘本,始终以党的文艺战士自居,自觉冲锋在戏剧事业最前线。实践证明,流淌在血脉中的红色基因,成为三团一次次实现自我突破、不断攀登艺术高峰的强大力量,成为三团从众多文艺团体中脱颖而出的独特精神标识。

/要用“敢死队的精神”

攻下现代戏难关/

作为一个以创排现代戏为使命的红色院团,三团在用传统戏曲表现现代生活上展开了大胆的探索。成立初期,三团(河南省歌剧团)移植排演了《新条件》《罗汉钱》《小二黑结婚》等一批剧目,由于形式新颖,内容贴切,受到群众喜爱,甚至出现了观众背着被子半夜排队买票的情景,进一步坚定了三团人“以人民群众最喜爱的艺术形式去反映他们最熟悉的生活”的信念。

《小二黑结婚》1978年

但现代戏作为“新生事物”,与传统戏相比,在音乐唱腔、舞台呈现等方面都还显得不成熟。1955年,三团引进豫剧《刘胡兰》,一度引起强烈争议,文艺界甚至有人提议撤销三团。在豫剧现代戏最为艰难的时期,河南省委省政府指示,“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不能没有一个专门的艺术团体去表现它”。这如同冲锋的号角,激起了三团人强大的斗志。杨兰春号召大家要用“敢死队的精神”攻克现代戏难关。为此三团做了大量工作,如派遣演员拜师名老艺术家学戏;在登封、曹县设立生活基地,组织演员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根据现代戏特点进行大胆革新,着重解决男声唱腔问题等,这些努力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刘胡兰》

功夫不负有心人,1958年,由杨兰春编导的豫剧《朝阳沟》立上舞台,引起了极大关注。它以强烈的时代意识,亲切可感的人物形象,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质朴通俗的人情事理,以及新颖动听的唱腔,富有韵味的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标志着“三团风格”的初步成型。1963年,《朝阳沟》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风靡全国。1964年1月1日,毛泽东、邓小平、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怀仁堂观看《朝阳沟》演出,并亲切接见演职人员。此后,《朝阳沟》数十年久演不衰,截至目前演出近六千余场,成为中国戏曲现代戏史上最负盛名的经典剧目之一。这一时期,三团又陆续推出了《冬去春来》《人欢马叫》《李双双》《杏花营》等作品,带动河南掀起现代戏创作高潮,三团也作为全国编演现代戏的“红旗团”而为人们所熟知。

《朝阳沟》

《冬去春来》

《人欢马叫》

《李双双》

《杏花营》

这段时期的艰苦探索,奠定了三团的核心创作理念,那就是善于向传统学习、向生活学习。传统是现代戏的根,三团的许多作品,都恰到好处地化用传统程式,很好地增强了现代戏的舞台表现力。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只有从人民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艺术,才能真正走到人民群众的心里。因此三团始终把根深深的扎到生活的泥土里,贪婪的汲取生活的养分。对传统和生活的尊重,成为三团现代戏创作的两大法宝,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三团的艺术道路。

/在逆境中探索

坚持走自己的路/

80年代以来,我国戏曲艺术经历了一段曲折探索期,三团的现代戏创作也遇到许多挑战。三团人咬住牙,铆足劲,扛住压力,逆势而上,坚持编演现代戏,坚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创作传统,并在多元探索中,不断有新的创造,推出了一批脍炙人口的作品,推动了河南现代戏事业的发展。如1979年推出的《谎祸》,以三年自然灾害为背景,强烈批判了当时盛行的浮夸风、教条风、形式主义之风,塑造了办实事、讲真话、处处为人民利益着想的党员干部形象,引起热烈反响。北京人艺曾将该剧改编为话剧在首都上演。1982年,《朝阳沟内传》立上舞台,作为杨兰春继《朝阳沟》之后的另一个重要作品,表现了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各种行为、思想上的矛盾冲突,受到群众欢迎,曾连续演出百余场。该剧1982年获得全国优秀剧本奖,并被文化部调往北京为中共十二大进行专场演出。此外《人的质量》《倔公公偏遇犟媳妇》《归来的情哥》等剧目都可圈可点,为河南守住了现代戏的阵地。

《人的质量》

《倔公公偏遇犟媳妇》

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迁以及观众审美观念的变化,戏曲艺术面临新的考验。这一时期,三团在激流涌动中砥砺前行,紧扣时代脉搏,大胆更新观念,在剧情架构、导演手法、舞美设计等方面积极探索,在“雅、细、精、深”上下功夫,推出了《儿大不由爹》《蚂蜂庄的姑爷》《红果,红了》等一批具有时代气象的佳作,人物性格更为多元,主题意蕴不断深化,艺术个性更加凸显,在探索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如豫剧《红果,红了》,在灯光、舞美、演员表演等方面都令人耳目一新,生动地表现了90年代中国人民在人生观、爱情观、价值观上的巨大变化,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为河南现代戏舞台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儿大不由爹》

/立足时代,面向人民

不断攀登艺术高峰/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求,是文艺工作者的奋斗目标。新世纪以来,三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使命担当,一次次勇攀艺术高峰,在现代戏的题材内容、开掘视角、艺术观念、表现手法、舞台样式等方面都进行了与时俱进的探索和实践,赢得了广泛赞誉。

三团陆续推出了《香魂女》《村官李天成》《焦裕禄》《重渡沟》《风雨故园》《全家福》等一批优秀剧目,连续2次获文华大奖,多次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成为新世纪最受瞩目的现代戏演出团体之一。

《香魂女》

《村官李天成》

《焦裕禄》

《重渡沟》

《全家福》

三团善于从社会生活中寻找题材,往往能够敏锐地抓住时代大潮中具体人物的命运起伏,并通过人物经历观照时代变迁,彰显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和价值追求。如《香魂女》描写了两代女性对人生悲剧的反诘和自省,彰显了新时期女性意识的觉醒;《村官李天成》表现了中国农民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坎坷步履和艰难跨越;《焦裕禄》塑造了“党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的艺术形象;《重渡沟》表现了党的基层干部在新时代的追梦历程中面临的重重阻力等。这些作品关注个体命运,诚恳面对人性真实,在平易的剧情中涌动着宽广的社会波澜,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冲突以及人的挣扎与困惑,反映了三团人强烈的现实观照与深沉的人文情怀。

在党的领导下,在长期的艺术创作中,三团成为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人人敢于挑大梁、啃硬骨头的团队,一个勇于攻坚克难、冲锋陷阵的团队。全体人员体现出了高度的团结精神、大局精神。相亲相爱、相携相助,既是温馨融洽的大家庭,又是枕戈待旦的战斗队伍。他们爱团如家,视豫剧艺术如生命,立志为党的文艺事业拼搏奋斗。

70年初心不改,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回首过往,眺望未来,相信三团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得更远,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