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良
沈志良,1963年2月生,国家一级演员,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戏曲系教授。1978年考入哈尔滨京剧院,主工老生行当,师承著名表演艺术家梁一鸣先生,孟广新先生。1990年考入中国学院表演系明星班,师从杨韵青,李鸣盛,迟金声等名家。1995年1月21.22日在上海逸夫舞台成功举办个人京剧专场演唱会。曾向余派名家王思及先生学习余派艺术。1996年6月梅兰芳青年京剧团成立,应邀与全国著名表演艺术家梅葆玖,梅葆月,叶少兰,张学津,马小曼,李胜素,魏海敏联合演出《四郎探母》《龙凤呈祥》《红鬃烈马》《文昭关》。1996年10月拜著名京剧演奏家、教育家王鹤文先生为师。
沈教授自幼喜爱京剧,1978年15岁以优异成绩考入哈尔滨市京剧院,由于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很快在艺术上脱颖而出,受到院里的重视。师承院里的名家梁一鸣、孟广新,为他日后的艺术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1990年他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明星班,师从杨韵青、李鸣盛、迟金声等京剧名家,明星班的学艺生涯使他眼界大开,艺术上产生了质的飞跃,后来又多次向余派名家王思及请教余派艺术,使自己的演唱水平和表演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经过几年的学艺和准备,于1995年在上海逸夫舞台和1996年在哈尔滨京剧院分别举办了个人演唱会,引起强烈的反响。在哈市演唱会期间,黑龙江省市文联、剧协、电视台给予了跟踪报道,省艺术研究所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对演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1996年梅兰芳京剧团成立后,应邀与著名表演艺术家梅葆玖、梅葆玥、叶少兰、张学津、马小曼、李胜素、魏海敏等联合演出了《四郎探母》、《龙凤呈祥》、《红鬃烈马》、《文昭关》,并由中国印象出版社出版VCD影碟。
1996年10月,他又拜在全国著名京胡演奏家、教育家王鹤文先生门下,王先生对弟子在四声、音韵及流派韵味方面悉心指点,使其在唱腔上更加规范。先后由黑龙江出版社出版沈志良演唱(一)(二)专辑,王鹤文先生亲自为他操琴伴奏。他在演唱中继承了余派曲折自如、顿挫有致的特点,在艺术处理上审慎精到、字斟句酌,于简洁中蕴藏着一定的功力。在做戏上又力求学习继承马派潇洒飘逸的风格,并善于细心刻画人物。先后获省名家名段金奖,收入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名人录,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
2005年调入沈阳师范大学表演系任教,从舞台表演转入京剧教学,是对他的又一次挑战。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他多次虚心求教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前辈,又查找教学资料,并根据自身的艺术特点逐渐的摸索出一条适合教学的方法。他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十几年来把对京剧的热爱,完全倾注在教学中。经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学生开小灶。经过不懈的努力,教学硕果累累,所教的学生中有3人在2007年获辽宁省艺术英才大赛金奖;1人在2008年获省大学生艺术节金奖;2009年所教学生2人获“第六届星星火炬”辽宁赛区一等奖; 3人在2010年辽宁省戏剧家协会举办的省少儿戏曲小梅花奖角逐中荣获金奖。计有3人获得全国小梅花金奖,9人获省级金奖,20余人考入全国各大专业院校。沈志良教授因教学成果显著,先后获得优秀教师奖、指导教师奖。
沈志良教授在教授学生的同时不忘提高自己的艺术理论水平,多方查阅资料并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心得撰写了多篇艺术论文,如《笔谈京剧中的余派老生》、《京剧老生余派、杨派唱腔之艺术研究》、《京剧老生教学创新谈》、《京剧老生教学系统论》等,发表于国家社科一级期刊《戏剧之家》等。
戏曲演出
- 以上部分内容自动生成,如有错误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