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兰香

来自戏曲百科

汤兰香(1923—1963)豫剧女演员,工小生青衣。原名冠英。郑州市人。豫西第一批登台的女演员,亦是豫剧较早的女小生。十二岁进周海水的太乙班坐科。十三岁即登台演出了第一出戏《周公桥》(饰张秀生),颇受观众喜爱。十四岁和同科师姐常香玉合作演出,被观众称为“金童玉女”。她随班边演边学,勤奋上进,颇得师傅周海水器重。民国二十五年(1936)初随太乙班到开封打炮,和常香玉同台演出,大获成功。不久常香玉离开太乙班,汤兰香独挑大梁。民国二十六年随班到西安,并由周海水倡导,以原班为基础,以汤兰香的名字命名成立了“冠英剧团”。周海水返豫后,汤兰香领团。

汤兰香早期主演小生,在人物性格刻画上颇见功力。她功底扎实,武打矫健灵活,出手干净利落,饰演武小生极为出色。饰演《黄鹤楼》中的周瑜、《凤仪亭》中的吕布,采用富于表现力的外部造型、翎子功等手段,将人物的风度气概、内心活动准确地表现出来,形象鲜明生动。后期转演青衣,注重演悲剧,努力在唱腔方面钻研探索,探寻用嗓、运腔、吐字、发声等方面的科学方法。她的唱腔旋律曲折,尤其行腔,能把每个音都揉得细腻磁实,听来幽咽婉转,回味不尽。她的拿手戏《抱琵琶》、《卖苗郎》等都有一种震慑人心的力量。《抱琵琶》(饰秦香莲)本学习于燕长庚师傅,她通过不断实践,重新设计唱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在群众中深有影响。她不断拓宽戏路,兼演花旦、刀马帅旦、老旦等多种行当。但她最擅长的是青衣戏,且以演悲剧角色著称,她采用的是豫西调“下五音”的唱法,巧妙地运用在自己的有效声区内,唱腔质朴,旋律幽咽,产生出很好的艺术效果;她的做工娴熟,规范大气,表演上层次分明,善于挖掘人物的内心活动。她塑造的秦香莲、胡凤莲、柳迎春与邵巧云等妇女形象,生动逼真,观众赞不绝口。她常给常香玉配演老旦、老生、文武小生,由于她演技高超,与其配合默契,常有珠联璧合之妙。1953年随常香玉来洛,演出了《秦香莲》,这是她在洛阳的最后一次演出。

抗日战争八年,她率领剧团一直坚持在陕西各地演出,并积极参加各种抗日救亡活动。她对剧团有着深厚的感情,剧团流动各地,福祸难测,她与全体人员同舟共济,闯过了一个个难关。民国三十一年河南灾荒,她援救了许多落难同行,并收留灾童办起随团科班,后来不少学员成为豫剧骨干。她常说:“义气名气,胜过财气。”

1943年初,汤兰香和丈夫赵锡铭在西安演出时,正在困境中的樊粹庭向汤兰香的母亲提出合作演戏。汤大妈在开封时,曾因争挂女儿的牌子和常香玉的母亲魏彩荣闹过一场风波,是一个精明人物。樊粹庭一提合作,她答应得十分爽快,表示怎么分账都行,只要求樊粹庭为汤兰香排几出戏。汤兰香和常景荻合作演出了一年,樊粹庭为她排了《义烈风》、《霄壤恨》、《克敌荣归》三出“樊戏’,都成为她日后的常演剧目。

1947年随冠英剧团返回河南,8月并入洛阳五月剧社;后来在1948年进周海水剧团,演出于郑州景星舞台(郑州电影院前身)。

解放初,他们夫妻俩被调到“香玉剧社”(省豫剧一团前身),经常给常香玉配戏。汤兰香于1956年在省戏剧汇演上获得一等奖,在拍电影《花木兰》时,常香玉大师不忘旧情,向导演推荐汤兰香出演了花母。汤兰香因为长期的劳累,嗓音嘶哑,难以领衔,就淡出舞台,被委任为省戏校当教师,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于1963年才40岁的她就不幸英名早逝。

汤兰香,(1923—1963)女。郑州市人。原籍孟县。11岁入周海水的太乙班坐科,攻生角。12岁登台演出《周公桥》。14岁与常香玉同台演出,被观众誉为“金童玉女”。不久常香玉离班,汤兰香独挑大梁。1936年底随班前往西安主演小生、小旦戏,尤以武小生最为出色。后期转工青衣,以演悲剧为主。她的唱腔抑扬顿挫,旋律幽咽,韵味无穷。其得手戏早期有《凤仪亭》中的吕布、《黄鹤楼》中的周瑜;后期有《抱琵琶》中的秦香莲、《卖苗郎》中的柳迎春等。后在周海水倡导下,以原班底为基础,以她的名字成立了“冠英剧团”。抗日战争八年,她一直率班演出于陕西各地。1942年河南遭灾荒,她援救了许多落难同乡同行,并收留灾童办起随团科班。1947年返回河南,曾一度并入洛阳五月剧社;1948年进周海水剧团,演出于郑州景星舞台(郑州电影院前身)。后调河南豫剧院一团为主演。1956年参加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获演员一等奖。之后到河南省戏曲学校任教。

获奖记录

1957年01月15日,汤兰香荣获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一等奖

戏曲演出

  • 以上部分内容自动生成,如有错误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