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派
来自戏曲百科
杨(宝森)派,老生流派,创始人为杨宝森。他幼年随陈秀华、鲍吉祥学谭派戏,并私淑余派,早年曾获得“小余叔岩”的称号。“倒仓”后,嗓音恢复不理想,高音、亮音全失,经苦练,终练成了一条宽厚清润的功夫嗓。在悉心钻研余派唱念和表演的基础上,40年代末,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杨派的吐字明显地继承了余派风格,显而不露,尖团四声掌握得十分严格,讲究反切,唱念讲究韵味。在用嗓行腔上,杨派唱法能扬长避短,有较大创新。唱腔主旋律集中在中、低音区,运用胸腔、鼻腔共鸣,在唱法上尽量避免余派高腔和“立音”,巧妙地利用“擞音”、“老音”及耍板的技巧丰富唱腔,听来醇厚清雅,别致有味。杨的嗓音虽不高,但音量宽厚,演唱饱满有力,更兼有一条“云遮月”嗓子,总能越唱越好,给观众以满足。表演端庄凝重,朴实大方,能细腻地表达人物情感,长于演悲剧。杨的乐队演奏和场面十分讲究,他的唱与杨宝忠的琴、杭子和的鼓成为杨派艺术的“三位一体”,不可分割。
代表剧目大体与余派相同,以《失空斩》、《洪羊洞》、《李陵碑》、《击鼓骂曹》等唱功戏见长,最具特色的是《文昭关》,将以高亢唱腔为主的汪派名剧改用悲凉低沉的唱法显现了杨派演唱典型特色。
杨派艺术流传极广,学者甚众,有汪正华、蒋慕萍、程正泰、马长礼、梁庆云等。按风格划分大体分两类,一是汪正华为代表的“老杨派”,其艺术基本遵循杨的风格,另—类是以马长礼为代表的“新杨派”,其特点已与杨派有一定的差异,演唱表演已结合自身特长有所突破和发挥。但艺术的精髓和骨架仍是杨派风貌。杨派的再传弟子有杨乃朋、李军、张克、杨少彭等,多数是循“新杨派”的路子发展。由于杨派艺术的技巧性强,感染力大,在票界也有广泛的影响,特别在知识界业余爱好者中有较高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