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曲戏

来自戏曲百科

文曲戏初名调儿戏,孕育、形成于二十世纪初叶,1956年改称今名,其基础是鄂东称作“调儿”或“文词”的一种坐唱丝弦小曲,主要流布区域为湖北省武穴市、黄梅县、蕲春县、英山县等地。唱腔有文词、南词、四板、秋江调、平板等。伴奏主胡为一把高胡定5—2弦,一把二胡定2—6弦,俗称“老少配”,没有武场锣鼓,故称“文曲”,在戏曲剧种中较为少见,很有特色。


文曲戏又名“调儿戏”,起源于太白湖区,流行在鄂、皖、赣三省的毗邻数县,是在明代流传下来的“俗曲”和民歌小调基础上逐步形成起来的。

文曲戏的形成是在民国元年(1912年),由卖唱艺人王元林和闵金保共同组班,由盲艺人王瞎尔教唱,开始用化妆教唱的形式,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行当为主,演一些家庭生活小戏,搬上了农村草台。此时的文曲戏只有文场伴奏,并无武场,比较单调,而当时的广济采茶戏有武场,并无文场且采茶戏显高亢,十分热闹,二位艺人积极地横向借鉴,也配以锣鼓铙钹等,参与演出中,进行武场伴奏,戏味明显提高,这样,早期的文曲戏就形成了。1933年,闵金保重组戏班,发展到30余人,他们到江西的都昌、鄱阳、浮梁和安徽的宿松、安庆等地演出授艺。文曲戏愈传愈广、愈演愈烈,渐渐扎根于群众之中。

文曲戏经过几十年的锤磨和几代演艺员的努力,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真正达到辉煌时期。声腔有文词、南词、四板、秋江、平板五大正腔和80多种曲牌。其中“文词”“平板”使用最广泛,而“文词”又是最富有特色的“当家腔”。曲牌小调清丽明快,流畅自如,极富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它的声腔道白、音乐、表演形成一体,加上有了自己的完整意义上的剧本和一批超群出众的演员,这才得真正以一个地方剧种面貌立足于民族的戏剧舞台。1983年,文曲戏以一地方剧种的身份和定义被载人《中国戏曲大词典》中。

文曲戏的脚本内容大部分是表现村夫渔妇生活的小戏。演出通俗易懂,妙趣横生,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传统剧目共有四五十出。

早期文曲戏的代表剧目,大戏有《王金龙嫖院》《宋江杀惜》《云楼会》《庄子试妻》《翠屏山》等不多的几本。小戏有《点药》《金莲调叔》《借衣》《双下山》《追舟》等三十多曲,还有文词坐唱和灯舞形式的演唱曲目,如《手扶栏杆》《白牡丹》《满江红》《垂金扇》等。


文曲戏是一种流行于赣、鄂、皖三省边界的汉族戏曲剧种,以其清新婉约引人入胜。文曲戏的前身是“坐唱”。这种“坐唱”在九江叫做“文词调儿”“曲子”;湖北省的黄梅、广济叫做“江北文词”;安徽省的东至、宿松叫“儿家腔”“文南词”。文曲戏是根植于汉族民间的一支艺术奇葩,历史悠久。从最初的民间卖唱形式,发展为完整的民族艺术,成为全国三百多种剧种之一。被《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收录。作为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形式,文曲戏经历了生成、发展和衰落等阶段。在世纪交替的曙光中,文南词开始复苏,并展示出重放异彩的希望。

九江文曲戏源于赣鄂边境,主要分布在九江市区、都昌、湖口、彭泽、瑞昌等地。鼎盛时期,在柴桑区(原九江县)江洲、狮子、沙河、新塘、新合、永安、马回岭等地广为流传。它是由文词和民间小曲相结合所形成的文曲剧种(曲种)。属清商音乐,旋律优美清新,音调柔婉中见深沉,说唱性较强,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民间风格。

流行于九江一带的称“九江文词”,在湖北黄梅、广济一带流行的称“江北文词”,距今已有200年历史。古装戏则分大白与小白,大白为戏曲韵白,小白为九江方言,使之更加地方化。曲种具有健康、朴实、粗犷、憨厚的特色,是赣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种。

九江文曲戏曲调清新明快,优美动听。九江文曲戏从搬上舞台,沿袭至今,其表演形式经历了由清唱、坐唱、三角班、草台演出到大台演出的过程。

清末民初,洪涝频繁,兵燹不断,灾民四处逃荒,有很多人以清唱“文词”谋生。也有二三人搭伙,用一把胡琴、一个扎板作乐器,演唱具有戏剧情节的曲目。1933年,德化县(今九江县)人於全福、闵金保等人成立了三角班,一改过去清唱、座唱的单调形式,逐渐向草台演出过渡。代表性剧目有《苏文表借衣》《玉堂春》《王妈妈骂鸡》《皮瞎子算命》等十几个剧目,辗转于九江及周边地区演出。

九江文曲戏唱腔较为丰富,主要唱腔有十多种,常用曲调可分:文词腔系、南词腔系、四板腔系和杂调腔系四种,而文词是文曲戏的主调,其汇集民间小曲约100多种。新中国成立后,九江文曲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文曲戏开始借鉴京剧的锣鼓场面,演出角色也文武兼备,一改过去曲调低沉、人物表演单调的缺点。唱腔也随之大为发展。继柴桑区江洲以於全福及其子女为班底,成立了江洲剧团之后,上世纪50年代,狮子、沙河、新合、城门、新塘等地纷纷成立了民间文曲(词)戏剧团,他们的教戏师傅也正是三角班的初创者於全福、闵金保等人。

1970年,九江县组建文工团,将於全福之子於青松调入。后文工团改为专业文曲剧团,九江文曲戏正式登上大舞台。演出剧目有根据现代京剧改编的《杜鹃山》和移植剧目《宝莲灯》等。1976年,九江县剧团创作的文曲说唱节目《情深似海》,在江西省获奖后,赴京参加全国曲艺调演。同年9月7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演出剧照, 10月1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节目录音。

受戏剧市场的影响,上世纪70年代后期,九江县文曲戏剧团改演黄梅戏,文曲戏由此逐渐走入低谷。目前,虽有一些民间业余“文曲戏”剧团在活动,但演职人员大都是七十岁上下的老艺人,该剧种的传承青黄不接,亟须加以保护。

九江文曲戏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唱腔丰富,通俗易懂,作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凝结着当地的民风习俗,深受当地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喜爱。1941年6月出生的於青松,是江洲镇洲头村人。也是九江文曲戏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其六岁登台演唱文词,多演娃娃生,后攻小生。上世纪60年代改学过黄梅戏,1970年调入九江县剧团工作,再唱文词戏。饰演过《杜鹃山》中的温其九,《宝莲灯》中的刘彦昌等角色。还有1951年10月出生的洪中梅,是狮子街道仲山村人,擅小生。九岁开始学戏,有在部队从事文艺宣传的经历。曾主演过《姜安送米》《黄鹤楼饮宴》《玉堂春》《辕门斩子》等剧目。

九江文曲戏经过不断的发展,腔系日渐完善,戏路也文武兼演,现保留剧目有三十多个,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如今现存的业余剧团演出水平参差不齐,不易规范,且人才奇缺。一些演员都已成为老人了,很多年轻人又喜欢学戏,往往在演出时角色不够,青黄不接,面临失传的危险,如何传承保护九江文曲戏这一优秀的民间地方戏曲艺术非常重要。

1981年版的《中国戏曲曲艺词典》,列有“文曲戏”专条。2009年九江文曲戏经九江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5月列入第四批省级保护名录。保护和传承好这一优秀传统剧种、研究其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但愿文曲戏能够在九江这片乐土永久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