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网站导航
网站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表单起始
网站分类
戏曲剧种
戏曲演员
戏曲剧目
戏曲剧团
戏曲活动
戏曲名词
戏曲百科
搜索
搜索
外观
登录
个人工具
登录
属性:简介
属性
讨论
大陆简体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刷新
常规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打印版本
固定链接
页面信息
浏览属性
外观
移至侧栏
隐藏
来自戏曲百科
这是类型为
文本型
的属性。
使用情况
4600
上20条
20
50
100
250
500
下20条
筛选
<p><a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 noopener" class="external text" href="https://www.semantic-mediawiki.org/wiki/Help:Property_page/Filter">搜索筛选</a>允许包含<a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 noopener" class="external text" href="https://www.semantic-mediawiki.org/wiki/Help:Query_expressions">查询表达式</a>,如<code>~</code>或<code>!</code>。选用的<a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 noopener" class="external text" href="https://www.semantic-mediawiki.org/wiki/Query_engine">查询引擎</a>可能还支持不区分大小写匹配或其他简短表达式,像是:</p><ul><li><code>in:</code>的结果会包含查询词,如“<code>in:甲</code>”</li></ul><ul><li><code>not:</code>的结果不会包含查询词,如“<code>not:乙</code>”</li></ul>
正在显示20个使用此属性的页面。
1
1890年7月
+
1890年07月11日,[[谭鑫培]]、[[陈德霖]]、[[孙秀华]]、[[罗寿山]]四人,同时以民籍学生的身份入选升平署当差。
+
1900年
+
1900年,[[周信芳]]随父[[周慰堂]]旅居杭州,开始练功学戏,拜知名武生[[陈长兴]]为师。
+
1901年
+
1901年,[[周信芳]]在杭州拱宸桥天仙茶园首次登台,以“小童串”露演《[[黄金台(京剧剧目)|黄金台]]》中的娃娃生。因虚岁七岁,遂取艺名“七龄童”。
+
1904年1月
+
1904年01月05日,由吉林富商[[牛子厚]]出资、京剧老生演员[[叶春善]]创办的[[喜连成]]科班成成立,地址在北京琉璃厂西南园(后迁至前铁厂)。
+
1904年4月
+
1904年04月23日,[[王瑶卿]]经[[陈德霖]]、[[余玉琴]]介绍,进宫补去世的[[时小福]]之差,当了供奉。
+
1906年
+
1906年,[[周信芳]]在上海被邀参加王鸿寿筹组的[[满春班]],到汉口、芜湖等地演出。开始演正戏,改艺名为“七灵童”。
+
1907年
+
1907年,[[周信芳]]拜南派名角[[李春来]]为师。
+
1907年
+
1907年,[[周信芳]]第一次到上海登台,临时请一位会书法的北京老人写海报,听前台管事报名“七龄童”,一挥写成“麒麟童”,从此定名。始用“麒麟童”艺名,演于南京、上海。
+
1910年
+
1910年,[[周信芳]]收[[程毓章]]为大弟子,初为人师。
+
1912年
+
1912年,[[周信芳]]入上海新新舞台等剧场。与[[谭鑫培]]、[[李吉瑞]]、[[孙菊仙]]、[[金秀山]]、[[冯子和]]、[[江梦花]]等名角同台演出。
+
1913年11月
+
[[梅兰芳]]第一次扎靠演刀马戏《[[穆柯寨]]》,演出后大受欢迎。于是梅兰芳又接着学演了《[[头本虹霓关]]》的东方氏。
+
1913年11月
+
[[梅兰芳]]首次在上海登台,演出剧目是压轴的《[[彩楼配]]》,大轴是[[王凤卿]]的[[汪派]]名剧《[[朱砂痣]]》;第二天是梅兰芳的《[[玉堂春]]》、王凤卿的《[[取成都]]》;第三天是王凤卿、梅兰芳合演《[[武家坡]]》。
+
1914年
+
1914年,[[周信芳]]自组四喜班,与[[李琴仙]]、[[王金元]]等合演《[[别窑]]》《[[长坂坡(京剧剧目)|长坂坡]]》。
+
1914年7月
+
1914年07月03日,西柳树井[[第一舞台]]重新开张。
+
1915年
+
1915年,[[汪笑侬]]与[[周信芳]]首次合作演出,剧目为《[[献地图]]》《[[马前泼水]]》《[[受禅台]]》等。
+
1915年
+
[[尚小云]]应[[天蟾舞台]]之约只身闯进上海的。尚小云在天蟾舞台与当时的[[孙派]]名家[[时慧宝]]以及海派名家[[赵君玉]]、[[小杨月楼]]、[[林树森]]、[[盖叫天]]等同台,演出了《[[落花园]]》《[[彩楼配]]》《[[玉堂春]]》《[[宇宙锋]]》等剧,深获好评。这以后到1927年的十余年间,尚小云九赴上海,每次都载誉而归。
+
1916年
+
1916年,[[周信芳]]收[[高百岁]]为徒。
+
1916年8月
+
1916年08月03日,[[田际云]]创办“崇雅社”,由其子[[田雨农]]任社长,招收女生50余人,这是自清朝在北京建都以来首次出现的女科班,是一个梆黄两下锅的科社。
+
1917年
+
1917年,[[杨宝森]]开始学戏,启蒙师为名净[[裘桂仙]],习[[老生]]并练[[毽子功]]。同时也从堂兄[[杨宝忠]]苦练毽子功。
+
1917年11月
+
1917年11月1日起,小歌班与绍兴大班轮换剧场,演出于镜花戏园和新化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