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越剧团

来自戏曲百科

宁夏越剧团宁夏越剧团1958年9月于银川成立。由上海华艺越剧团为基础,补充光艺越剧团、红花越剧团部分演职员组建而成。剧团编在宁夏京剧院属下,称为“宁夏京剧院三团”。团长王素琴、副团长陈月芳。从1958年到1960年,剧团先后到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和宁夏南部山区为工人、农民进行演出。演出的剧目有《刘海戏金蟾》、《裴航遇仙记》、《水仙宫》、《武大郎之死》、《吕布与貂蝉》、《三不愿意》、《探阴山》、《御河桥》、《红色风暴》、《五姑娘》、《刘三姐》、《苦菜花》、《琼花》、《李双双》、《红珊瑚》、《珍珠塔》、《三女抢板》、《周仁献嫂》、《春草闯堂》、《恩仇记》、《孟丽君》等,此外还排练演出了《陈琳与寇珠》、《情探》、《桃花扇》、《梁山伯与祝英台》、《穆桂英挂帅》、《徐秋影案件》、《山村姊妹》、《姆妈》等。

1961年,上级委派李永华任剧团党支部书记兼编导,此时剧团从宁夏京剧院分出,正式命名为“宁夏越剧团”。该团下设艺术委员会,沈慧生为主任。为了送戏下乡下厂,全团60余人分为两个演出队,由方嘉伟、王玉萍、徐振宁、钱鹤峰任演员队长。舞台美术队由陈明春、梁谊仁负责,乐队由胡志强、梁阿海负责,总务由邵鑫元负责,剧务由南微、汪引负责。1962年,该团由团长王素琴、副团长陈月芳、支部书记李永华带队,从银川出发,沿途在兰州、西安、宝鸡、开封、洛阳、苏州、镇江、无锡、南京、上海等地巡回演出。他们所带的《玉凤簪》、《武大郎之死》和《桃花扇》三个剧目,受到了沿途各省市观众的热烈欢迎。到达上海后,袁雪芬亲临剧团驻地和剧场给演员们进行辅导。上海市文化局、文联还组织了多次座谈会,会上《玉凤簪》的创作和演出受到一致赞扬。1963年剧团又一次到江南巡回演出,他们带了《三关排宴》和现代戏《向阳商店》等剧目。在杭州演出期间,“江南活武松”盖叫天观看了该团演出的《武大郎之死》,对演出给予了有益的指教。

该团在宁夏演出期间,为了解决宁夏本地群众听不懂浙江话的困难,因而念白尽可能使用普通话,取得了很好的演出效果。他们还采用宁夏道情、宁夏数花的演唱形式为农民演出。这个时期剧团在区内外经常上演的剧目有《穆桂英挂帅》、《武大郎之死》、《吕布与貂蝉》、《三不愿意》、《三关排宴》、《御河桥》、《恩仇记》、《十八相送》、《呆大照镜》、《三月三》、《九营泉》、《风雪摆渡》、《军民鱼水情》、《十年树木》、《山花烂漫》、《琼花》、《苦菜花》、《李双双》、《红珊瑚》、《争儿记》等。1969年,剧团被撤销,演职员分配到其他行业,王素琴、陈月芳赴“五七”干校劳动,戏箱、道具分归宁夏京剧团和秦腔剧团所有。

1978年9月上级决定恢复宁夏越剧团。恢复后的临时领导小组由沈慧生、邵鑫元、张桂春、李至刚、陈明春五人组成。1979年11月组成了以张桂春为书记,王素琴为团长,陈月芳、沈慧生为副团长的临时领导班子。1980年上级正式任命王素琴为团长,陈月芳为副书记兼副团长,冯鹏飞为副团长。1982年任命张桂春为书记。该团恢复后,宁夏京剧团和秦腔剧团将戏箱、道具等原物奉还,保证了该团恢复后的正常演出。原该团的演员也都从各行各业返回越剧团,恢复了原有的阵容。主要演员有王素琴(花旦,9岁学戏,先后在上海少壮越剧团、华艺越剧团搭班演出,塑造过多种性格的妇女形象,博得观众喜爱)、陈月芳(小生)、沈慧生(小生,先后在上海素琴越剧团、月升越剧团、友谊越剧团等搭班演出,戏路宽,正反面人物都能扮演)、王玉萍(小生,受过尹桂芳亲传,唱念做都有尹派风范)、夏玉琨(小生,1946年在上海裘凤仙班学艺,擅长扇子功)。此外还有许黎瑞(老生)、方嘉伟(老生)、郑孝娥(青衣)等。
1980年4月,剧团进行了恢复后的第一次巡回演出,带着《钗头凤》、《叶香盗印》、《恩仇记》等剧目,赴天津、泰安、徐州、南京、上海、苏州、杭州、温州等地。为此,杭州电视台播放了题为《塞上江南一朵花》的电视报道,反映了宁夏越剧团巡回演出深受观众欢迎的概况。浙江电视台为《钗头凤》全剧进行了实况录像。上海电视台转播了《钗头凤》的演出实况。1981年下半年,该团带着《文武香球》、《霓裳恨歌》和新编历史剧《康熙访宁夏》等剧目第二次赴江南巡回演出。在上海,尹桂芳亲自担任了《文武香球》的艺术顾问。

恢复建制后的宁夏越剧团,为了改变青黄不接的状况,1979年冬从浙江嵊县招收了17名男女学员,其中包括舞台美术、演奏员各二人。这些学员大多具有高中文化程度,他们经“越剧之家”代培一年多,于1981年春节前回到宁夏。这批学员中的李斐娟、石亚军、袁晓平、魏鑫、袁新华、俞惠民、钱峰等均已独当一面。宁夏越剧团编导有刘南微、汪引、陶熊、徐文辉、李永华、牛复奎等。先后担任团领导的有王素琴、陈月芳、李永华、张桂香、冯鹏飞、沈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