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锣戏

来自戏曲百科

大锣戏又称锣面戏。因开场首先使用大铜锣出头面官清唱而得名。历史上也称锣卷戏,是与大弦戏柳子戏同根同宗的多声腔稀有剧种。据艺人相传,大锣戏起源于唐朝,属宫廷戏,观众大都是后妃王公贵夫人,所以一开始称眷戏,后来逐步推向民间便称为大锣戏。清代传入河南、山东、山西、河北等地。清末民初,成为与大弦戏大平调大高调齐名的四大剧种。

大锣戏擅长演朝代袍带戏和架子花脸及神话剧。音乐结构以唢呐为主奏,众乐帮腔,音调古朴、行腔酣畅,拉腔甩腔并用,给人以震撼。既有唐代宫廷高雅细腻的痕迹,又有北方戏剧豪迈威武之风,结合古杂技功底和大红拳架式及大扭大摆舞蹈技巧,配有四大扇尖子号伴奏,表演粗犷豪爽、激烈高昂,形成了独有的舞台艺术风格。素有“粗梆戏、细弦戏、滴滴答答大锣戏”之说。

河南省内黄县梁庄镇李官寨村的大锣戏在本村己传承600余年。据《内黄县志》记载:明初即有玩会班社活动于内黄县乡庙会。新中国成立后,大锣戏有了新发展。1953年成立了民众剧社,在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郎方拓及刘凤岐老师的指导下,剧团建设、演员行当、演出剧目均有较大提高,正式对外演出。1971年被正式批准为民营剧团。现有演职人员45人,演出剧目达30余部。代表剧目有:《宾州》《杨景征南》《卢君白征北》《二本三省庄》《罗成扮花姐》《武信盗马》《太平车》《火烧赵家楼》《薛礼救架》等。2007年,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