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工调
四工调是越剧唱腔的基本曲调之一,是女子越剧发展初期形成的一种越剧老调。四工调是在男班“丝弦正调”基础上创建的。四工调对腔句的开掘和板式都有创新,成为越剧板腔中别具一格的基调。其特点是,节奏活泼明快,旋律质朴流畅,清新优美而带有乡土味。《碧玉簪》《盘夫索夫》等许多越剧老戏,都较多地采用了四工调。
四工调有显示唱腔特色的“叠句”“转句”和“合句”等腔句。“叠句”可用于叙述性唱词;“转句”则旋律、节奏、字位比一般腔句宽松舒展;“合句”起到当时唱“路头戏”时唱腔告一段落,示意同台演员接唱的作用,故亦称“掼调”腔句。
四工调创立
第一副女班从上海回浙江后,时在嵊县,时到东阳和绍兴、余姚等地演出。由于当时只有这一副女班,引人注目,尤其是施银花、屠杏花、赵瑞花等一批姑娘都长了一二岁,人长高貌变俊,更受人注意,军警有理无理常找上门,说演的是“淫戏”,不是禁戏就是抓人。1924年间,在嵊县、余姚等地演出屡遭军警抓捕,使戏班人心惶惶。一日,在乡间演出,警察突然来袭,指名要抓当家花旦施银花、当家小生屠杏花,幸她俩藏于戏服箱内未被抓。事后,施银花向师傅提问:绍兴大班可堂而皇之演出,我们为何要被禁捕?师傅答道:绍兴大班演的是宫闱戏,官府说是正规戏,我们演的是儿女情爱戏,他们说是“淫戏”,有伤风化,所以要抓。施银花心想,我们演大班的戏也就不会抓了。从此,她在师傅和乐师的帮助指导下,向绍班学的第一出戏是《宝莲灯·刘彦昌训子》,施饰王桂英一角,按大班模式演,全部唱绍调,之后又学《百花台》等戏,施银花渐渐掌握了绍调的[流水]、[二凡]、[三五七]等曲牌。
1925年,第一副女班演出于嘉兴,为了加强演出阵容,提高质量,请男班名伶琴素娥为客师,一边演出一边教戏。施银花与男班名旦同台演出,觉得唱男班“正宫腔”太低很不舒服,而唱绍调嗓音很适意,萌生改革唱调的想法。后在琴师王春荣的帮助下吸收京剧“西皮”和过门的某些因素,经过不断实践演出,改胡琴以“1—5”定弦为“6—3”定弦,而6、3在工尺谱中为“四”、“工”,故名[四工调]。它使女演员的嗓音能充分发挥,从而使曲调更为清丽、委婉、悦耳动听,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创造。
深远意义
施银花和乐师创造的“四工调”是越剧音乐史上的新发展,是女子越剧音乐的里程碑。为女子越剧提高演出质量,发挥女演员演唱特长,扫清了障碍,铺平了道路,从而为女子越剧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艺术特色
[四工调]是在男班“丝弦正调”基础上创建的。[四工调]对腔句的开掘和板式都有创新。成为越剧板腔中别具一格的基调。其特点是,节奏活泼明快,旋律质朴流畅,清新优美而带有乡土味。
[四工调]有显示唱腔特色的“叠句”、“转句”和“合句”等腔句。“叠句”可用于叙述性唱词;“转句”则旋律、节奏、字位比一般腔句宽松舒展;“合句”起到当时唱“路头戏”时唱腔告一段落,示意同台演员接唱的作用,故亦称“掼调”腔句。
[四工调]继承了男班“丝弦正调”的大部分板式,并发展了部分新板式。新创的“中板散唱”,打破了[四工调]唱句四平八稳、句式方正、节奏平直、较难表现深沉、激情、愤慨之情绪的格局。“中板散唱”有整句、半句散唱的,不同于散板和嚣板。
“哭调”创立于男班时期,但到了[四工调]为主腔的女班时期,“哭调”是表现伤感的唯一板腔,发展较快。其旋律较流畅,结构也较严谨,有包含着“起承转合”四个腔节的“双哭头”,又有三个、二个腔节的“单哭头”,还有落调哭腔、连哭带唱等多种形式。
[四工调]为主腔期间,除新创板腔外,对中板、快中板、慢中板、快板、起调、落调、倒板、十字调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四工调]的反调“六字调”的探索实践,有一定历史影响,解决了[四工调]缺少表现伤感情绪板腔的缺陷。“六字调”唱腔比[四工调]低四度,低沉压抑,以表现哀伤情感见长。但到20世纪40年代被新产生的[弦下调]唱腔所替代。直到50年代“六字调”再度创新,别具一格。
[四工调]时期的乐队人员已发展为五人:鼓板、唢呐兼二胡、板胡、三弦兼小锣、斗子兼大锣,文武场用京剧、绍剧的曲牌和锣鼓,乐队伴奏时运用无固定乐谱的跟唱伴奏,乐师即兴演奏,以支声复调的伴奏手法托保衬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