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府秦腔《子期论琴》剧本

来自戏曲百科

西府秦腔子期论琴》张德明】

剧本:西府秦腔《子期论琴》剧本

说 明

  楚大夫钟子期,罢官归里,打柴为生。适晋上大夫俞伯牙交聘于楚,行经孤凤山前,停舟抚琴。子期闻琴发笑。俞即邀钟上船,二人饮酒论琴,拜琴结为金兰。并约来年中秋相会。

  人物表

  钟子期 须 生

  俞伯牙 须 生

  琴 童 幼 生

  艄 公 杂

  (钟子期上)

  钟子期:(引) 大丈夫身落二丈土坑还嫌浅,

  是小人足登万丈高楼总觉低。

  (坐诗)

  人生宇宙苦奔波,光阴荏苒有几何?

  日月不催人自老,新人更比旧人多。

  姓钟名徽字子期,从前与楚为臣,官居大夫之职。奉旨郑州辖民,只因我贪杯好酒失掉皇王印信,受了处分,罢官削职和父母以在孤凤山容身,我每日负薪为本。清晨早起梳洗一毕,待我奔上深山负薪一回了。(换衣,带草帽,执斧,肩担)是我出得门来,怎见青山绿水地里一片的文章!

  (唱) 夫天地它本是万物逆旅,光阴者它乃是百代过客。

  急起思勤政辖民非甚愚,一失足回头想悔之晚矣。

  读书人谁不知出身孝悌,贫与贵俺和它不分高低。

  受爵禄千钟粟内心自愧,失印信自不慎职责有亏,

  受处分罢了官入山且住,搬二老乐天伦贫贱不移,

  习劳苦学会了担头生利,早拨雾晚拨霞自食其力;

  正行走见千山乌云突起,霎时间大雨至遍地泞泥。

  这一会自觉得步下不利,恐怕得行来急溪石伤足!

  千山中炊烟稀无处躲避,(下)

  奔岩下暂栖身且把气息。

  (俞伯牙带琴童驾舟上,艄公站船头)

  俞伯牙:(唱) 驾孤舟离湘潭轻篙慢点,江岸上各村庄已起云烟,

  好一幅墨水画凭空开展,见一峰插云汉更觉巍然。(截)

  艄 公:禀爷,船来在大江之下,风狂浪大,难以行舟。

  俞伯牙:拋錨挽船!爷要观山水之景。正是:

  (念) 山前草木多,山后草木活。

  百乐遇一处,琴音落山坡。

  琴童!

  琴 童:有。

  俞伯牙:与爷把琴桌稳稳。炉香冉冉,奉琴一操,乐哉!

  (唱) 俞伯牙览山水精神大展,这本是人知心正经机关,

  智者水仁者山流连赏玩;猛思想历山下大舜耕田,

  炉焚香手按弦琴横当面,俞伯牙可算得逍遥神仙。

  (钟子期上)

  钟子期:(唱) 适才闻在岩下避雨息气,一霎时又只见风止雨息。

  正行走耳听得琴音忽起,

  (听)哎呀!

  莫非是有知音以在这里?

  嗯!我上山负薪,忽然狂风暴雨骤作。一霎时风止雨息,忽听琴声悠扬,打动子期一片心思。我也懒得负薪,我站在高背之处听听瑶琴,乐哉,乐哉了!

  (唱) 将身站在坡头上,听听瑶琴转回家乡。

  (俞伯牙抚琴)

  嗯!我在坡头以上听琴,好比坐井观天,见铃掩耳的一般,隐隐忽忽奉的好象大舜耕田。哎呀!好曲词。我就还你一个尧王让位了!

  (唱) 他奉的大舜大孝上格天,闻名犹如日月悬。

  揖让登坛正难免,重华称帝古今传。(截)

  我再听他的下论。

  (俞伯牙抚琴)

  哎,我明白了!

  (唱) 他奉的颜回命早亡,不由叫人哭断肠。

  箪食陋巷一飘饮。(截)

  俞伯牙:奉琴中间,却怎么弦断音绝!此琴他有三件贵处,遇贵人明亮。遇鬼魂音哑。遇知音弦断音绝。莫非还有听琴之人吗?琴童出舱瞭望!

  琴 童:是。

  钟子期:耳听奉琴之人,未受高人传教,明人指点,奉的不高。不由我子期一场好笑。哈哈!哈哈哈!

  琴 童:禀爷!坡头以上有一樵夫翘腿斜足而坐,双手按板,好象老爷奉琴的个样子。他笑老爷奉的不高!

  俞伯牙:乃是山野贫樵,他还晓得什么?你对他说:天色不早,叫他回家,莫要在此逗留,打搅老爷的琴音不正。

  琴 童:樵夫兄!我家老爷言道:天色不早,叫你急行回家,莫要在此逗留,打搅我家老爷琴音不正。

  钟子期:你家老爷讲话好不满口!岂不知东风祥瑞起,万物生光辉。仁政满天下,天下人自归。江岸无有听琴之人,江心那有奉琴之理。

  琴 童:好大的口气!禀爷,那樵夫言道:东风祥瑞起,万物生光辉。仁政满天下,天下人自归。江岸不能听琴,江心那有奉琴之理。

  俞伯牙:哎呀!这个?伯牙自思:樵夫出言非俗。请上船舱叙话。

  琴 童:是。樵夫兄请了!我家老爷请你上船舱叙话。

  钟子期:哎来了!

  (唱) 一听琴音精神抖,胜似知己好朋友。

  慌慌忙忙侧身走,一时猛醒又迟留。

  上船倘若叙话久,寒号①反作群鸟酋。

  盼草拨云埋尸首,任尔归时把眼偷,

  慢步索索行蹊路,芒鞋草笠貌不周。

  子期低头沉吟久,招来琴童问来由。

  你家老爷姓甚名谁,那里人氏,官居何品?

  琴 童:我家老爷楚国郢都人氏,姓俞名瑞字伯牙,与晋为臣,官居上大夫之职。

  钟子期:那我就不去了!

  琴 童:为何不去呢?

  钟子期:你家老爷是上邦之贵客,我是山野贫樵,头戴斗笠,足登芒鞋,恐怕你家老爷耻笑!

  琴 童:樵夫兄话言那里去了!岂不知:人尊礼义当先,树结花果成园,人见人不施礼,枉为人之大伦。

  钟子期:哎呀,厉害!

  (唱) 这位琴童甚罕有,不比寻常小奚奴。

  却当童子看左右,自惭虚度几春秋。

  山外青山楼外楼,北人惯马南惯舟,

  大人才多不自有,小人多事好出头。

  装模作样风不够,谄笑胁肩不自羞。

  高低不能一路走,气味须知两相投。

  上船不用你搭扶手,会一会雅人话风流。(截)

  大人在上,受贫樵一礼!

  俞伯牙:樵夫失礼。

  钟子期:何见失礼?

  俞伯牙:礼是天地之敬,万物之序,其体之大,其用之广,唯礼有等,不可越等而行。

  钟子期:父母生其身,朋友壮其志,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何为失礼也!

  俞伯牙:你在此干起何事?

  钟子期:我负薪为本。

  俞伯牙:天色不早,就该还家,为何在此逗留?

  钟子期:我正好采樵,忽然狂风暴雨骤作,岩下避雨,二来听琴。

  俞伯牙:你是山野中的贫樵,你能晓得什么?焉敢说听琴二字!

  钟子期:岂不知有是哉!大人重视富贵,轻视贫贱。贫樵常闻,富贵贫贱乃人生必有之境,为人有身,唯身有意。人之境遇视其心境如何,心境能开畅,举天举地别有天地,别有世界。处富贵不解其乐,贫贱不知其苦。心境不能开畅,处富贵终淫于富贵。处贫贱则丧于贫贱。常闻贫贱之人,终日忧愁绉眉,长吁短叹,只觉困苦不堪,倘或如愿,立于富贵之场,以至狂性失其元,富之贵之,雕樑舞榭,食逞口腹,珍膳美味,高车驷马,贪淫纵欲忘于酒色,丑态极出,忘记艰难之状,此等肮脏男子,污浊丈夫,岂居人世哉!窃夫苦诣移志,包罗乎天地日月,含盖乎帝王圣贤,事关天时地生,日往月来,天地日月,何尝不苦,尧肌如腊,禹王手足胝胼,是其明验耳!夫口之于味,有同嗜。目之于色,有同美。耳之于声,有同听。天性父子,人情不爽。况乎声韻之道与众相同,相逢知己,奉琴遇知音,如获至宝,大人抚琴,非怪贫樵唐突!咖咖!难入雅人之耳也!

  俞伯牙:这这这,原是道学先生到了,琴童快快与先生看坐。

  钟子期:上有大人宝座,下无贫樵立足之地,焉敢受座?

  俞伯牙:你我叙话长了,坐了再叙。请问先生那里人氏,高姓贵名?

  钟子期:我姓钟名徽字子期,集贤村有家。请问大人那里人氏,尊姓贵名,那国为官,何处公干?

  俞伯牙:我姓俞名瑞字伯牙,我是楚国郢都人氏,与晋为臣,官居上大夫之职,奉命与楚交聘。

  钟子期:你为何不从旱径走,而从水路而行?

  俞伯牙:我一出世来,一好山水,二爱抚琴,不愿旱径而走,愿从水道而行。

  钟子期:大人既好山水,山水之源,有深有浅,愿闻深浅如何?

  俞伯牙:深浅怎讲?

  钟子期:其浅者,一时沉渗,其深者,顺水推舟于夫海坞;如山九仞,网罟出焉;此乃一种高人之学也。即如大人,称为民之父母,爱民如子,惜民如玉,百姓爱戴,日后与你赫赫庙宇,描象丹青,古今不磨,万载不朽。这也是一种高人之学也。你既好奉琴,你看那一部琴书?

  俞伯牙:琴还有书吗?

  钟子期:琴若无书,你从那里动弦?

  俞伯牙:琴书何名?

  钟子期:名曰三才本。

  俞伯牙:何为三才?

  钟子期:按的天地人三才。

  俞伯牙:此琴是何人所留?

  钟子期:我略知一二,讲之不清。

  俞伯牙:你就你所记得的讲。

  钟子期:大人请听:昔日尧王圣帝为旨,尧有二女娥皇、女英,其子丹朱不肖,以在历山访来大舜,将这娥皇、女英许与舜王为配,后花园造修一楼,名曰望月楼。八月中秋二女登楼望月,从东飞来一对凤凰,昂头伸项,鼓翼对鸣,殿翅栖在梧桐树上;二女曰:凤凰来朝,必主国家祥瑞。急急进宫禀与尧王,如君不信。有诗为证:

  俞伯牙:何诗为证?

  钟子期:(念) 二女禀尧王,梧桐落凤凰,

  瑶琴从此创,陶情乐无疆。

  尧王曰:凤凰非凡之鸟,伸容歇项,文章俱齐。梧桐非凡之树,急命能工巧匠,有一人姓曰刘子奇。将这梧桐伐倒造琴一张,以谐凤鸣。如若不信。有诗为证:

  俞伯牙:何诗为证?

  钟子期:(念) 混沌未列上中下,盘古才分天地人,

  运通五行分父子,位列八卦定君臣。

  将这梧桐,上锯树梢,下断其根,中存一节。

  俞伯牙:上锯树梢为何?

  钟子期:上段其音太清,去上段不用;按了两方七百祖师,八百罗汗。

  俞伯牙:下断其根为何?

  钟子期:下段其音太浊,去了下段不用。按了十八层地狱,八万四千饿鬼,按人身八万四千毛孔。

  俞伯牙:中存一节怎样使用?

  钟子期:中存一节,这才是清浊相等,锯节成块,分为八片,漂在西北乾字长流水中,渗就七十二日。按了七十二候②之数,你看瑶琴上有二眼,按的是日月二宫;下有一窃,按吕律吸呼造琴一张,上园下平,外实内空。上园下平,象天地,外实内空象人形,子时开天,丑时地灵,寅时生人。大人不信。你看你琴头宽有八寸。

  俞伯牙:(手量琴)果然八寸。这一应兆何来?

  钟子期:八寸者:按天八节,按地八宫,按人八义。

  俞伯牙:按天八节者?

  钟子期:那就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俞伯牙:按地八宫者?

  钟子期:那就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俞伯牙:按人八义者?

  钟子期:那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大人不信,琴厚有二寸。

  俞伯牙:(手量琴)果然有二寸。应兆何来?

  钟子期:按天二化,按地二行,按人二性,包藏二器。

  俞伯牙:按天二化者?

  钟子期:无声、无臭。

  俞伯牙:按地二行者?

  钟子期:水行、陆行。

  俞伯牙:按人二性者?

  钟子期:男性、女性。

  俞伯牙:包藏二器者?

  钟子期:呼吸之器。大人你看琴面上边,连摆一十二回,又一十二道金拴。另摆一回又摆一拴。

  俞伯牙:一十二道金拴按的什么?

  钟子期:按了一十二月。

  俞伯牙:另有一拴者?

  钟子期:另摆一回另有一拴,按了一闰月。这就是三年一闰,五年二闰。

  俞伯牙:何见其呢?

  钟子期:一年三百又六旬又六日,三百六十为一年。一年十又二月,有六个小月,余下六日不用,一年余了一十二日,二年余了二十四日,三年不是一闰又有六日。五年不是两闰。大人你看琴长三尺六寸。

  俞伯牙:这按的什么呢?

  钟子期:按天数三百六十度,按地脉三百六十步,按人身三百六十骨节呀!

  (唱摇板)

  圣帝尧王多有道,凤凰栖在梧桐梢;

  二女进宫把信报,尧王一听喜心高。

  凤凰来仪吉祥兆,普通天下放赦条:

  一赦残粮并残草,死罪囚犯出狱牢。

  五音六律分老少,老古琴弦制五条。

  俞伯牙:何为五条?

  钟子期:按天五色,按地五行,按人五伦,内有五脏,外有五形,按国五爵,按法五刑,按书五经,按琴五音。

  俞伯牙:按天五色者?

  钟子期:青、黄、赤、白、黑。

  俞伯牙:按地五行者?

  钟子期:金、木、水、火、土。

  俞伯牙:按人五伦者?

  钟子期: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俞伯牙:内有五脏者?

  钟子期:心、肝、脾、肺、肾。

  俞伯牙:外有五形者?

  钟子期:眉、目、口、鼻、耳。

  俞伯牙:按国五爵者?

  钟子期:公、侯、伯、子、男。

  俞伯牙:按法五刑者?

  钟子期:杖、绞、徒、流、斩。

  俞伯牙:按书五经者?

  钟子期:诗、书、礼、易、春秋。

  俞伯牙:按琴五音者?

  钟子期:宫、商、角、徵、羽。五弦配五音,五音运乾坤,弹动五弦琴,宣化保万民。

  俞伯牙:你论的精妙,论的五弦,我这琴可是七弦。

  钟子期:尧王造琴本是五弦,大舜因此手挥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物阜财丰。河东潞村祀神,庙中挥琴的一齐上站,只因纣革命,九州天下,文王已有三分之二,荆、梁、雍、予、徐、扬六州,归于文王所管;纣有三州青、兗、冀三州,原文王恪守臣节,托出琴音,感化殷纣,添了一根文弦。琴有几声、几振,按天六科,按地六等,按人六仪。

  俞伯牙:按天六科者?

  钟子期:阴、阳、风、雨、晦、明。

  俞伯牙:按地六等者?

  钟子期:山、川、草、木、鸟、兽。

  俞伯牙:按人六艺者?

  钟子期:礼、乐、射、御、书、数言之。武王之时,伐纣之日,八百诸侯,大会孟津,大进之日,乐作“武成”③,添了一根武弦。琴有几柔、几顺,按天七窃,按地七宝,按人七情。

  俞伯牙:按天七窃者?

  钟子期:雷、电、云、霞、霜、露、雪。

  俞伯牙:按地七宝者?

  钟子期:金、银、珠、玉、器具、河图、洛书。

  俞伯牙:按人七情者?

  钟子期:喜、怒、哀、乐、爱、恶、欲!

  (唱) 圣天子造瑶琴机关巧变,金童头玉女腰万象包含,

  兽来扬凤来舞尽美尽善,到周朝才添成文武七弦。

  大人!有五弦,有六弦,有七弦,二帝二王,相沿成今,已过二千年,并无谁人增添整顿,瑶琴挥动七弦,吉凶祸福应指而然,还有六忌、八绝、七不弹。

  俞伯牙:何谓六忌?

  钟子期:一忌大寒、二忌大暑、三忌大风、四忌大雨、五忌迅雷、六忌大雪。

  俞伯牙:何谓八绝?

  钟子期:清绝、静绝、幽绝、雅绝、精绝、巧绝、神绝、妙绝。

  俞伯牙:何为七不弹?

  钟子期:醉酒不弹、逢丧不弹、心不静不弹、衣冠不正不弹、不净身不弹、不焚香不弹、不遇知音不弹。

  俞伯牙:哎呀!先生听你之言,我都不敢动了!

  钟子期:说什么不敢动,若弹到尽善尽美之时,啸虎闻而不吼,猿猴听之不啼,琴音飘入天界。大人这是第一宗雅乐也!

  (唱) 凤凰来送吉祥兆,好比贤臣扶圣朝,

  天下的太平烟尘扫,保和太和指下调。

  俞伯牙:先生论琴如此精妙,请来赐教一曲,我恭耳聆之。

  钟子期:哎!我实实不敢出丑!

  俞伯牙:先生你不赐教我一曲,莫若我敬奉你一曲,恐怕你猜他不着!

  钟子期:大人请奉!我能猜他个十之八九。

  俞伯牙:不能!

  钟子期:必然。

  俞伯牙:不能哪!

  (唱) 钟先生凡百事不要强勉,

  钟子期:(唱) 若不是船家手敢弄篙竿。

  俞伯牙:(唱) 既不知莫妄言免人笑谈,

  钟子期:(唱) 举历代④公众贤一听了然。

  俞伯牙:(唱) 未奉琴偷着眼将他观看。

  钟子期:(唱) 睁双眼看透了三十三天。

  俞伯牙:(唱) 对清风呼一个山遥路远,奉一个巍巍乎志在高山。

  钟子期:(唱) 俞大人夸着他才学满贯,怎知我布衣士非是等闲;

  正讲话听琴音渺入云汉,他奉的巍巍乎志在高山。

  大人不用奉了!你奉的巍巍乎志在高山。你说是也不是?

  俞伯牙:当真猜着了。

  钟子期:你再奉!

  俞伯牙:你听呀!

  (唱) 猜着了这一曲不为稀罕!再奉个流水音一去不还。

  钟子期:(唱) 俞大人奉此琴半明半暗,钟子期一霎时喜离心间,

  细领会似学海川流不断,又鲸吞又龙吟犹如蝉联。

  大人不要奉了!你奉的泱泱乎志在流水。是也不是?

  俞伯牙:哎呀!厉害呀!

  (唱) 怪道来这几日神昏意乱,那料想上天龙坠落沙滩,

  在船舱不谨慎出言冒犯,这半会羞的人坐卧不安!

  钟先生你请上快来饮宴,我和你饮几盏不中风寒。

  钟子期:(唱) 俞大人出此言实实不敢,玉麒麟怎和我牛马同栏!

  俞伯牙:(唱) 咱二人今交好不分贵贱,非骨肉也看成手足一般。

  钟子期:(唱) 施一礼分宾主对坐当面,满案上列杯盘甚是周全。

  俞伯牙:(唱) 酒不佳肴不美空饮两盏,问先生贵庚甲多少青年?

  钟子期:(唱) 某不才虚度过光阴荏苒,论贱齿不过是三十二三。

  俞伯牙:(唱) 咱二人这岁数相差不远,如不然咱二人结成金兰。

  钟子期:(唱) 你是上奉君下泽民功名当先,

  山涧下布衣士高敢焉攀!

  俞伯牙:(唱) 我和你今结拜不分贫淡,双携手同跳上南海慈船。

  钟子期:(唱) 敢这说你请上待弟拜见,不料想好遇合孤凤山前。

  俞伯牙:(唱) 咱二人今结拜心怀长远,学一个知己交松柏延年。(截)

  你我论一长幼。

  钟子期:为弟三十二岁。

  俞伯牙:我三十四岁。

  钟子期:你长者为兄。

  俞伯牙:占此不恭。

  钟子期:该拜什么为证?

  俞伯牙:你我拜瑶琴为证,琴童将瑶琴悬起。(琴童悬琴)将瑶琴悬起。请!

  (念) 弟兄要学公冶长,

  钟子期:(念) 仁义礼智莫要忘。

  俞伯牙:(念) 亲兄亲弟世间少,

  钟子期:(念) 留下贤名后世扬。

  俞伯牙:家中还有何人?

  钟子期:父母在堂。

  俞伯牙:琴童看过锭金锭银。贤弟接来!将这银两拿回家去,奉养双亲,免你受这样的辛苦。

  钟子期:慢着!你这金银为弟拿回家去,不是招灾,就是惹祸。岂不记露草不肥胎瘦马,不劳之酬受有差。

  俞伯牙:哎!我是实意。

  钟子期:我宁作深山涟漪清,不受你的二笏银⑤。琴童打下去!

  俞伯牙:不受金银,我回朝本达大王,荐你有经济之才,若得一官半职,何必受这样的辛苦呢?

  钟子期:仁兄不知,我在楚国为官,官居大夫之职,奉旨郑州辖民,是我贪杯好酒,失掉印信,受了处分,罢官削职。今居集贤村。

  俞伯牙:这么说你是郑州辖民的子期!

  钟子期:正是的。

  俞伯牙:久闻大名,请来再见礼了!再吃饮几杯。

  钟子期:慢着!为弟我要回家,且免二老立门悬望。

  俞伯牙:二老在堂,我不敢屈留。请!

  钟子期:(念) 钟子期告别仁兄,

  俞伯牙:(念) 俞伯牙以礼相送。

  钟子期:(念) 手托手儿下船中,

  俞伯牙:(念) 难舍今晚弟兄情。

  钟子期:(念) 仁兄为何啼哭?

  俞伯牙:你我今日作别,不晓何日才能相会!

  钟子期:你我今日作别,明年八月中秋仍在此处相会。你将这村名须要记下。

  俞伯牙:我问你上边?

  钟子期:孤凤山。

  俞伯牙:我问你下边?

  钟子期:集贤村。

  俞伯牙:中间?

  钟子期:马鞍山。告辞走了!

  俞伯牙:奉送!

  (唱) 贤弟回家奉双亲,恕兄之罪未登门。

  钟子期:(唱) 弟兄今日一分手,来年中秋见信音。(下)

  俞伯牙:(唱) 见贤弟下船去如同放箭,好以似龙归海虎归深山,

  这时节望贤弟望他不见,叫艄公你与我解缆开船。

  琴童!船到晋阳早报。与爷开舟。(同下)

  (剧终)

  ①“寒号”本名寒号虫,蝙蝠中最大的。

  ②“七十二候”五日为一候,积六候而成月,故一岁有七十二候。即东凤解冻,蛰虫始振之类。

  ③“武成”即“武”乐名,是周武王伐纣武功告成时所作的乐。

  ④“历代”原口述作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