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府秦腔

来自戏曲百科

西府秦腔,又叫“西路秦腔”、“西府乱弹”;民间俗称“桄桄”。新中国成立后,鉴于流行关中西府地区定名“西府秦腔”。盛行于凤翔、宝鸡;流行于千阳、陇县、太白、凤县、扶风、岐山、眉县、武功;向南流行于汉中、安康;向北流行至耀县、富平;并流传至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及河南、河北、济南、重庆、湖北、广州等地。

  据西府秦腔名老艺人孙双钱口述,西府秦腔明代末年已有班社演出活动。清道光至光绪年间为西府秦腔昌盛时期,仅西府10余县,即有100多班社流动演出,曾有“四大班,八小班,七十二个馍馍班”之说。

  西府秦腔传统剧目,约有千本以上,但无剧本存留,仅靠艺人口述相传,因而,失传很多,据挖掘整理统计现有600余本。以“列国”、“三国”、及“说唐”戏居多。其次为历史戏、民间故事戏,并有不少连台本戏。经常演出的有《鸿门宴》、《黄巢反唐》、《潞安州》、《石佛寺》、《破洪州》、《斩黄袍》、《太和城》、《精忠保国》等,都是气势雄壮、激荡人心的优秀剧目。清光绪年间,西府一些戏班,曾演出反映10余万农民反抗官府“官盐加价”奋起斗争为内容的时装戏《打盐局》,受到群众的欢迎。

  西府秦腔剧目比较古老,据传有《断王霍霍》一剧,十分独特,为其他各路秦腔所没有。故事情节是剧中一女妖所变化的角色,扮演女妖的演员在演出中,乘机跑下舞台,并混迹妇女观众中,说笑逗趣,充当好人。其他角色相继下台搜寻女妖,女妖发觉后,即在观众中穿行躲藏,直至逃上舞台,其他角色亦随之追上,并捉住女妖使其露出真相全剧结束。这一剧目仅在旱情严重时演出,以示除妖斩魃;同时,剧目中还有比较特殊的戏,如《双钩鱼》,反映前后两个不同朝代的历史事件,同一角色扮演两个不同朝代的人物,且层次分明,有条不紊。

  西府秦腔唱腔细腻清朗,委婉动听。除板腔体外,仍保留了较多的“秦吹腔”。并运用了“二黄”调、“勾腔”及“罗罗”腔等,以丰富自己的唱腔。据老艺人李嘉宝讲:“西府班社有个规矩:所聘请演员、文武场面人,要求既会‘秦腔’,又要会‘秦吹腔’,否则,一律拒聘。”

  西府秦腔粗矿豪壮,唱腔讲究火而不爆,沉而不散;表演重虚,并有不少独特技艺。如耍双鞭、抡麻鞭、鞭扫靠旗、耍牙、打五雷碗等;角色分行,有四大行,七小行之说。并讲究一角多能。如老生兼演大净,须生兼演小生,小旦兼演小生,武生兼演武丑,小花脸兼演彩旦;脸谱化妆有突出的特点,粗直大方,注重轮廓,显得庄重、魁伟,而又富于夸张浪漫色彩。    

  在乐器运用方面,文场以二弦为领奏,辅以月琴、板胡、笛子、唢呐、唧呐等。民国初年又以板胡代替二弦为领奏乐器,并在各戏班推广;武场面除与中路秦腔所用的鼓板铜器相同外,常配以社火锣鼓。

  西路秦腔发展至解放前夕,由于中路秦腔不断发展,对西路秦腔影响很大,演员相继改唱中路秦腔,并将西路唱腔融会其中。著名秦腔演员仁哲中即是吸收了西路秦腔唱腔之长,成为独具一格的“任派”唱腔。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西府秦腔老艺人张德民、李嘉宝、魏甲合、孙双钱等参加了陕西省第一界戏曲会演大会。分别演出了《太和城》、《打骡子》、《搬石头》、《搜宫》、《王魁盘城》等折戏,均获大会奖状。同年8月宝鸡专区召开16县(市)名老艺人座谈会,展览演出《沙陀国》、《桑园会》、《时迁偷鸡》、《古城会》等剧目;同时选拔20多名老艺人到西安献演了《双灵牌》、《诸葛亮撑船》、《伍员逃国》、《白马坡》、《三义节》等40多出传统折戏,受到普遍欢迎。

  1958年后,西府秦腔已无正式班社存在,幸存的老艺人也都先后返乡改行。至此,中路秦腔取代西府秦腔而流行西府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