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声

来自戏曲百科

刘鸿声,早期京剧老生名家,其艺术世称刘派,生于1879年,卒于1921年,又名鸿升、鸿生,字子余,号泽宝,祖籍北京顺义。原在北京刀剪铺学徒,因酷爱京剧,后入翠峰庵票房学净角。1895年成为职业演员,先后在同春、四喜班、玉成班搭班,主演《八本铡判官》,声名鹊起。1909年赴沪始改演老生。辛亥革命后,回京在广和楼组建鸿庆班。曾继谭鑫培之后任北京正乐育化会会长。

他的嗓音清脆甜润,行腔挺拔刚劲,多用京字京音。代表剧目有《斩黄袍》、《斩马谡》、《辕门斩子》、《四郎探母》、《上天台》、《逍遥津》、《空城计》、《斩马谡》、《敲骨求今》、《黄金台》、《完璧归赵》、《御碑亭》、《苏武牧羊》、《乌龙院》、《法场换子》等。成名后还演出花脸戏《探阴山》和老且戏《钓金龟》等。

刘鸿声中年而逝,故临摹刘者虽众,传人却不多,以成就论唯有高庆奎。


刘鸿声(1879—1921),清末民初著名京剧演员。一作鸿升,字子余,号泽滨,武进人(《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误为北京顺义人)。幼年在北京护国寺北边一家刀剪铺当学徒,癖爱京剧,曾在西城翠峰庵及新街口一带茶楼票房玩票,人呼其“小刀子刘”。他一足微跛,初学花脸,深受当时京剧著名净角穆凤山的赏识。光绪二十一年(1895)下海,先在同春班和四喜班为孙菊仙、谭鑫培配戏,后又搭玉成班主演《八本铡判官》等剧,成为玉成班的压台戏,声誉鹊起。光绪三十二年在上海改唱老生,演出《空城计》等剧,以其嗓音高亢激昂,挺拔流利而著名。其气口、运腔极其讲究,高调阔翻江海,听来一气呵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刘派”。民国元年(1912)在北京广和楼自组鸿庆社挑班演出。他擅演的剧目有《辕门斩子》、《斩马谡》、《斩黄袍》、《碰碑》,时称“三斩一碰”。据说袁世凯登基前,曾做过一件绣锦龙袍,未敢穿。有次寿辰,刘鸿声被请去唱《斩黄袍》时,他就是穿此龙袍上台。京剧的《辕门斩子》本是梆子戏,由谭鑫培移植成京剧,自从刘鸿声唱红后,谭鑫培竟不再演唱此戏。民国七年他继谭鑫培任北京正乐育化会会长。民国九年,刘鸿声再次至上海大舞台,演出全本《失空斩》(《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由他饰孔明,满台名角,各显身手,一时传为佳话。他创立的“刘派”老生,至今仍有不少京剧演员学习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