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焕卿

来自戏曲百科

冯焕卿(1902-1964),豫剧前辈艺术家、教育家。祥符调著名演员、导演冯占顺之父。工旦行,但对其他行当的表演技艺也广纳博采,既学了张子林精绝的表演技巧,也学了贯台王、彭海豹等人的独特唱腔。他学得多,会的多,多才多艺,缺角他补,各行不挡。先生既是一个好演员,又是一个好师长。30年代至50年代,为豫剧培养了许多人才。单绍莲、孙映雪等,都受过其教益。

多才多艺的冯焕卿老师傅

冯焕卿师傅,原名存芝,字焕卿。在科班时的艺名叫冯玉虎,绰号“洋人”。原籍河南阳武县人,现年(1956年)55岁。他以饰演彩旦称誉于郑、汴、许、禹一带,但也能演青衣、黑脸、红脸等多种角色,演得也很出色,群众因而誉之为“一拿三”。

冯师傅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中,早年丧父,八九岁时曾和母亲要过饭,后来又寄养在兄长家中,常受嫂嫂歧视。乃私逃赴开封入了天兴班,年仅十六岁。学戏不到一年,因他聪明伶俐,便能演出了。他的第一个戏就是《对松关》饰罗章,唱腔动听,颇得观众好评。二年以后参加薛店科班,饰演婆旦、青衣等角色,以《蜜蜂记》、《翠屏山》最为拿手。十七岁那年到禹县班,声誉渐高,不幸于18岁那年哑了嗓子,只好回家务农。19岁嗓子又有好转,便应邀参加了汲县的“头快班”。22岁又回开封天兴班,负责业务并为主要演员,颇负盛名。

1936年他曾在新城科班担任教师,培养学徒40余人,还个别辅导了不少演员。他对徒弟视如亲生子女,循循善诱,接近群众,同事们均称之为“大好人”。因之几年来,他对教育下代上有不少的贡献。在许昌搭班那年适逢荒年,班子无法维持生活,主要演员相继离去,他为了顾全班底生活,坚持与他们共艰苦患难,降低自己的待遇,与灾害作斗争,终于战胜灾害,度过了艰苦的岁月。他的大公无私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

冯师傅在唱腔上有不少创造。他不但会某一类角色的唱腔,而且会多种多样的唱腔,像他的拿手戏《蜜蜂记》、《商水县》、《莲花庵》、《白罗扇》、《打媒婆》、《跑宫》、《木兰女征西》等,都有独特的唱腔创造,如今他在开封市豫剧一团担任教师,仍孜孜不倦的传授他的艺术,很受青年演员赞佩。

下面是冯焕卿先生汇演时的文章——给《铡朱温》一剧提两个意见。

给《铡朱温》一剧提两个意见

冯焕卿

《铡朱温》也就是《黑大寿断阴》。我年轻时经常演这个戏,戏里的每一个主要角色我都演过,所以我对它非常熟悉。因为以往把它看成了迷信戏,所以剧团多少年来都不演了。在今天又看到开专代表团演出了它,使我非常高兴。

这个戏是有教育意义的。过去老百姓受压迫,他们不但创造了铁面无私的包文正,也创造了为民伸冤除暴的黑大寿,不管阳间行私、阴间作恶,黑大寿都能为民除害,你看看这该是多么好。这个戏是经过改编后演出的,把这个戏原有的一些缺点都改正了,像原本王玉环原是奇丑的女子,经过求神才脱胎换骨变为美人的,非常不好。而现在改成原来就是好相貌这就对了。可是我对这戏的改法也有点小意见,对不对只管提出来。

我觉得把地方鬼改成“杨香武”式的英雄很不恰当。我们几个老江湖都觉得很别扭。原本中那个地方鬼叫“王牛”,和刘胜春是表兄弟,当刘胜春夫妻到了阴间遇见了他,由于有亲戚关系王牛才设法给他们雪冤,原本把王牛写得有缺点也有优点,但基本上还是个好人,使人看了很相信。我觉得原本写得好。

琉璃鬼是个打抱不平的人物,现在把地方鬼也写成和琉璃鬼一样打抱不平,还不如两个人不一样好。当然我也不主张把地方鬼原封不动叫观众在台上看那个鬼恶的无常鬼样,不过演成杨香武式的太别扭了。会老戏的都可以想想,原来的地方鬼性格生动突出,现在的平淡无味没有突出性格。

另外三曹官藏状纸的问题,我觉得也没原来的好。原来是三曹官把它做成纸卷订了生死薄,被琉璃鬼在桌下偷看见的,而现在却同着琉璃鬼藏在帽子里,事后威胁琉璃鬼不让他说,这不大合适吧!做这样伤天害理的事,他肯这样明摆着做吗?

《铡朱温》改的基本上是好的,我不过提出两点意见供整理剧本者参考,如果说错了请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