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师曾

来自戏曲百科
戏曲百科留言 | 贡献2022年6月1日 (三) 22:56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在抗日战争时期,粤剧名家马师曾表现出“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的民族责任感和在外敌入侵面前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践踏我国东北三省,马师曾便在香港编演了不少抵抗外敌入侵的粤剧,其中《汉奸的结果》就是代表作之一。剧中的主人公唱到:“国事蜩螗谁挽救,当朝执政都系无用之流。到如今国难当头重不知奋斗,只知道重重抽剥不把武备来修。那强邻虎视眈眈露出狰狞面口,我国民醉生梦死不识未雨绸缪。有心人忧国忧民能不痛心疾首?须知道国亡在即当要及早回头。”剧中的男主角由马师曾扮演,由他唱出来的词曲表达了国人的心声。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几年后日寇迫近香港,一些特务汉奸以威迫利诱、软硬兼施的方法,要马师曾留在香港组团迎接皇军的到来。马师曾软硬不吃、称病拒绝。1941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爱国艺人身处险境。在香港沦陷的第三天,马师曾冒险带领全家逃离香港,取道澳门进入广东粤西,在湛江一带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剧团常在霞山、赤坎等地演出,大部分是劳军、救济难民、筹募寒衣的义演。日寇得知马师曾在湛江的消息后,指派日本文化特务追踪到湛江,威迫马师曾返回香港。马师曾大义凛然,临危不惧,率领全体团员及眷属100多人转往广西。1942年初,马师曾在广西组建抗战剧团,主要演员有马师曾、罗丽娟、红线女、陆小仙、梅绮、梁冠男、甘燕鸣等,先后在广西的玉林、容县、柳州、桂林、梧州和广东的肇庆、郁南、德庆等地演出,筹得大量善款支持抗战。

在玉林演出期间,马师曾和他带领的抗战剧团被国民党第四战区政治部纳入其编制,受到当地国民党军政部门和土豪劣绅的欺凌,苦不堪言。同年底,马师曾率剧团从柳州到梧州演出,全团演员脱掉军衣,摆脱了国民党第四战区政治部的控制。在梧州演出期间,抗战剧团在原班人马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凤凰剧团的演员黎侠峰、李惠芳、冲天燕、白子龙等,阵容变得十分强大,剧目也更加丰富,演出了《苦凤莺怜》、《刁蛮公主》、《审死官》、《贼王子》、《野花香》、《佳偶兵戎》等剧目。抗战剧团还为梧州八和会馆和红十字会义演筹款,取得不俗成绩。

1944年春,抗战剧团改名为胜利剧团,更多地演出表彰爱国、斥责汉奸的戏,如《卫国弃家仇》、《秦桧游地狱》、《洪承畴》、《救国怜香两情深》、《龙城飞将》等。当时的生活环境十分艰苦,马师曾一度患病吐血,但却坚持登台演出,一来为了宣传抗日,二来为了维持剧团生计。1944年7月,剧团再一次来到桂林演出,马师曾在此结识了著名戏剧家田汉,革命戏剧先驱者田汉对马师曾坚持用粤剧宣传抗日给予了很大的鼓励。其时,正直日本侵略军进犯湖南、广西,爱国军民提出“保卫大桂林”的口号,李济深先生等爱国人士发起良心献金救国的“一元运动”,并游行集会动员大家捐款,剧团同仁踊跃参加。马师曾带头参加集会并与李济深同车游行。在桂林沦陷的前两天,马师曾和胜利剧团仍坚持演出。

桂林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胜利剧团辗转退入平乐、贺县等山区。尽管身心疲惫、艰难困苦,且戏箱和道具损失甚大,但剧团并没有解散,仍然坚持演出,主要上演不畏艰危、坚持抗敌的剧目,鼓舞民众的抗日斗志。抗日战争胜利后,马师曾率团回到广州。1946年春节,剧团在佛山演出新剧《还我汉江山》,表达了祖国河山得以光复的喜悦心情,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马师曾 粤剧丑生演员 马师曾马师曾,男,粤剧丑生。桂洲人。

演技诙谐通俗,灵活机变,唱腔起伏跌宕,善于表达激情。新中国成立后,任广东省粤剧团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出生:1900年4月2日,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三月初三日逝世:1964年4月21日,农历甲辰年三月初十日人物分类粤剧 丑生演员


马师曾(1900年――1964年)   十八岁在广州太平春教戏馆学艺,不久,受雇于新加坡庆维新粤剧团,后转普长春粤剧团编演新戏,拜著名小武靓元亨为师。此后,一直在香港、澳门、广州以及美洲、越南、马来西亚等地演戏或拍电影。   马先生于1922年返广州,被省港大班“人寿年”聘为正印丑生,因出色地饰演了《苦凤莺怜》中的余侠魂一角而名声大振,其具有独特风格的“马腔”(俗称“乞儿喉”)亦从此家喻户晓,广为传唱。   三十年代,他在香港领衔太平剧团同薛觉先领衔的觉先声剧团艺术竞争达十年之久,人皆以“薛、马”并称,并逐步开拓了中外驰名的马派表演艺术流派,成为戏曲通俗化的大师,革新粤剧的前驱。上演名剧有《佳偶兵戎》、《贼王子》、《斗气姑爷》、《刁蛮公主戆驸马》、《二世祖》等几十出。所演过的剧目共有数百个。   1941年,马先生组织“抗战粤剧团”(后易名为“胜利粤剧团”),和红线女在广东、广西各地演出,长期为抗战宣传。   在抗美援朝期间,马先生特意从香港返回广州参加义演。1955年冬,他从香港回广州定居,参加广东粤剧团,曾出任广东粤剧团团长、广东粤剧院第一任院长,并曾先后当选为广东省人民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委员、中国剧协常务理事、剧协广东分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等职。1956年曾被评为广东省文化先进工作者。   他积极参加戏曲改革工作,和红线女主演的《搜书院》、《关汉卿》,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名剧。马先生饰演的谢宝、关汉卿两个老生角色,形象鲜明,性格突出。他戏路宽广,除工丑生外,还擅演小生、小武、花脸、须生等。晚年改演老生,马腔从自由活泼转为苍凉刚劲,表演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