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派

来自戏曲百科

马(连良)派,老生流派,创始人为马连良。马幼年入“富连成”科班,随萧长华、蔡荣贵等学老生戏,又随茹莱卿习武生。先以谭派为基础,奠定了唱、念、做、打的扎实功底,继而吸取了孙菊仙、刘景然等家之长,特别得益于贾洪林。从以唱为主的安工须生逐渐过渡到唱做并重,以表演念白见长的老生表演艺术。由于他演技出众,善于创新,在舞台实践中逐渐显示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形成了具有飘逸之美的马派。

马派的特点是强调舞台整体美,不但在唱、念、做、打各方面有自身特色,而且对服装盔帽、舞台美术、乐队以及合作配角等方面亦有严格要求。马派的咬字生活气息浓厚,常用京音替代湖广音。念白阔口满音,抑扬有致,节奏鲜明,富于乐感,特别表现在《审头刺汤》、《清官册》等戏中,大段念白,声情并茂。马派的唱巧俏清新,常在小腔上创新,优美动听,往往在[摇板]、[流水]等普通板式中,佳腔迭出,精彩纷呈。马派的表演潇洒、飘逸,于松弛中见功夫,特别在晚年,举手投足无不有戏,其艺术已至炉火纯青、返朴归真的境界。马派在艺术上的革新创造,还表现在服装方面,如《甘露寺》乔玄的“花相貂”、《借东风》孔明的“法衣”,均为其亲自设计,给人以古雅大方的美好印象,传流至今。马的乐队,也不同凡响。琴师杨宝忠、李慕良,鼓师裴世长、谭世秀都是对马派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主要成员。马对配角以至龙套,也有严格要求,马派艺术注重整体美,是有口皆碑的。

马派剧目丰富多彩,代表作有《甘露寺》、《群英会》、《借东风》、《四进士》、《淮河营》、《苏武牧羊》、《春秋笔》、《串龙珠》、《胭脂宝褶》、《清官册》、《一棒雪》等。马氏尤善于编演本戏,如《火牛阵》、《大红袍》、《三顾茅芦》、《海瑞罢官》、《赵氏孤儿》等均为力作。其中《赵氏孤儿》最能完整体现马派艺术特色。马氏有时出演配角,如《秦香莲》中王延龄、《状元媒》中吕蒙正等亦性格鲜明,栩栩如生。

马门弟子堪称桃李满园。私淑者更多,其传人前期有言少朋、李慕良、迟金声、梁益鸣、王和霖、王金璐、徐敏初等;五十年代以来有:马长礼、张学津、冯志孝、安云武、张克让、朱宝光等。新一代有朱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