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城市豫剧团

来自戏曲百科

项城市豫剧团创建于1948年(原名项城县文工团),位于项城市荣楼西路,现有演职员68人,其中国家级演员6人,固定资产总值300余万元。近几年来,项城市豫剧团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扎根农村,服务农民,按照局党组制订的“以质量求生存,以演出求效益,以管理做保障,以台风树形象”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占领农村阵地,争取城市空间,扩大演出市场,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战略,每年行程上万公里,足迹遍布河南、安徽、山西,每到一处,唱响一处,使项城市豫剧团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几年来演出场次和演出收入一年一个台阶。2002年演出176场,收入12.7万元;2003年演出276场,收入22.3万元;2004年演出402场,收入26.1万元;2005年演出312场,收入25万元;2006年演出318场,收入28.5万元;2007年已演出220场,收入19.6万元。

为了进一步开辟演出市场,他们积极走文企联姻的道路,靠自己的实力,与市中医院、市卫生局、小飞哥电动车等单位和企业联姻,深受社会各界的赞许。仅《农家媳妇》就已在安徽、河南、洛阳、山西晋城、长治等地演出了300余场,受到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与此同时,项城市豫剧团大力实施精品战略,一批精品剧目连获大奖:自编自导自演的新编现代戏《农家媳妇》先后荣获周口市第一届戏剧大赛演出金奖、河南省第十届戏剧大赛演出金奖;小戏小品《门里门外》荣获河南省第九届小戏小品(曲艺)大赛演出金奖,并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都市杯戏曲戏迷邀请赛,获优秀演出奖和最佳表演奖,在中央电视台十一频道播出。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受到项城市委、市政府的通令嘉奖和广大农民朋友的交口称赞,项城市豫剧团成为全市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讲正气、树新风、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学习的典型。

据统计,2002年以来,市豫剧团已荣获国家级奖项3次、省级奖项4次、周口市级奖项16次,个人荣获国家级奖项10余人次、省级奖项20 余人次、周口市级奖项30余人次。为了培养戏剧后继人才,2002年创办了项城市戏曲艺术学校,成立了小百花艺术团,培养戏剧专业人才70多人。同时,投资160万元,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的项城市豫剧团、项城市戏曲艺术学校办公、教学大楼已经竣工,预计7月份可投入使用,使项城市豫剧团办公条件进入全省一流行列。市豫剧团团长赵玉环,国家二级演员,先后荣获河南省“五好党员”、“河南省文化先锋”、“周口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周口市十大女杰”等多项荣誉称号。目前,项城市豫剧团全体演职人员精神振奋,团结一致,为实现年演出400场,收入40万元的目标而努力拼搏。


项城市豫剧团创建于1948年,五十年代曾代表豫剧四大流派之一的“沙河调”参加过河南省戏曲调演,六、七十年代尤其是普及“样板戏”年代,曾有过红红火火的日子。然而,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改革浪潮猝然而至,市场竞争风云骤起,我们同全国其它县市级专业剧团一样,步步走进低谷、陷入绝境。困境中,我们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文化局党组直接关怀下,直面现实,力谋生路,坚持与时俱进,顺应潮流,终于闯出一条生路,终于成了今天在全国有影响、在全省有名次、自身有实力、演出有市场的县市级强势演出团体。30年来,我们从跌入低谷,到从低谷中跃起,经历了“体制改革的阵痛”、“观念转换的困惑”、“瞥见曙光的喜悦”、“拥抱太阳的兴奋”几个阶段。回眸30年风雨历程,我们倍感今日的局面来之不易。

从1978年开始的,一直到2002年,国家对艺术表演团体进行过两次大的改革,一是恢复文革前的旧体制,二是实行“承包制”和“双轨制”。由于我们思想观念转换不及时,思想认识没有跟上时代步伐,结果在这个阶段的改革阵痛中“死去活来”,在经济大发展的滚滚洪流中“困守穷庐”。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政治和经济体制,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艺术表演团体基本恢复到文化大革命以前的体制上去了。但是,原有文化体制并不适应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不适应文化事业发展的要求。艺术表演团体的“财政饭”越来越不够吃。1980年2月,全国文化局长会议认为:“艺术表演团体的体制和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很多,严重地影响了表演艺术的发展和提高,需要进行合理的改革。”明确提出要“坚决地有步骤地改革文化事业体制,改革经营管理制。”此后,在国家调整艺术部门和艺术团体布局时,项城县豫剧团与项城县越调剧团合并为一个专业豫剧团。地方政府模仿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在文化单位推行以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以解决“统得过死”和“吃大锅饭”等体制弊端。同时实行了以文补文、多业助文等改革措施,以解决文化单位出现的经济困境,实行“双轨制”改革。艺术表演团体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由社会各种力量主办。那时的项城县还是个穷县,“承包制”和“双轨制”见效甚微,只引起更多艺术人才跳槽“下海”。 自身又无在市场经济浪潮中“谋生”的思想准备,结果人才大量流失,剧目严重匮乏,市场创收艰难,内外交困,每况愈下。

改革浪潮中,我们吸取经济改革经验,先后改革了分配机制,打破了大锅饭;改革了用人机制,演职员能进能出;改革了管理机制,实行了绩效管理和动态管理……一系列改革措施,终于使剧团出现了一些活力:1990年移植排练大型现代戏《儿女传奇》,当年创收近10万元,被河南省电视台多次专题报道;1991年创作排练大型现代戏《红桃花》,首次参加周口地区第二届戏曲大赛,获演出一等奖。1993年以后的数年里,豫剧团采取内引外联等措施,积极探索改革发展之路,先后与周口地区演出公司合作,临时更名为“周口地区实验豫剧团”,聘请周口著名演员担纲本团主演,奋力开拓演出市场,使剧团演出收入大幅提高,在基本保障员工生活的情况下,结余资金数万元;1994年秋,建仓库三间、简易排练厅一栋:这是项城豫剧团历史上,首次不依赖政府资金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起来的第一个基础设施项目。1997年大型现代戏《明月知我心》,获周口地区第三届戏曲大赛二等奖;1998年,大型古装戏《雪兰》,获河南省第七届戏曲大赛三等奖——这是项城豫剧团首次参加省级大赛。

这期间,我们有成功的经验,也有许多深刻的教训。如急于寻求市场被经纪人所骗的教训;开辟漯河、许昌一带演出市场时,因剧团内部思想不统一,无法演出,剧团一名负责人被当地演出公司扣押等教训,都值得永远汲取。那时的剧团只有20多人,每年演出100多场,在困境中苦苦挣扎。

2001年后,特别是2002年5月新一届文化局党组诞生后,不论国家大环境,还是我们豫剧团的小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大环境方面,中国加入了WTO,国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小环境方面,文化局党组把发展文化产业列为五年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提出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团结奋进,艰苦创业,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文化精神。田桦局长亲自到我们豫剧团组织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讨论,亲自帮助我们从自身实际出发,确立了“占领农村阵地,争取城市空间,扩大演出市场,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以质量求生存,以演出求效益;以管理作保障,以台风树形象”的发展思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关键在观念,观念一变天地宽;发展的出路在思路,思路清晰脚步稳。我们终于从更新观念的困惑中得到解脱,从市场竞争中看到了曙光。

经过进一步深化改革,从2002年到2008年,短短六年,我们豫剧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演职员队伍斗志昂扬,演出装备鸟枪换炮,自有固定资产增加60倍,新建的办公大楼设施齐全;演出方面每年平均演出300场,最多达到400余场,演出收入年均突破30万元;尤其是在“全国争影响,全省争名次,全市争第一”方面,获得的“金牌”远远超过从建团半个多世纪(1948——2001)以来的总和:2002年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新编现代戏《农家媳妇》,获周口市首届戏剧大赛演出金奖;2003年11月,在周口市首届小戏、小品(曲艺)大赛中,小戏《门里门外》荣获剧目一等奖、组织奖;2004年《门里门外》获河南省文化厅颁发的“群星奖”金奖,《农家媳妇》获周口市“五个一工程”奖;2005年《门里门外》代表河南省参加中国文化报社、北京市戏剧家协会等四家单位联合举办的“2005都市戏曲票友邀请赛”(地方戏专场),再次获得“优秀演出奖”、“最佳导演奖、“最佳表演奖、“最佳谱曲奖”四项大奖,2006年元月8日,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过把瘾》栏目中播出;2006年经多次修改的《农家媳妇》,在河南省第十届县(区)级戏剧大赛中勇夺包括演出金奖在内的7项10个大奖,这一里程碑式的成绩,填补了我市戏剧参赛史上从未获金奖的空白;2007年《农家媳妇》获“河南省第三届黄河戏剧最佳叫座剧目奖”,同期又获“河南省文化产业知名品牌”称号……

以上成就,史无前例。市文化局党组,曾号召全系统向我团学习;团长赵玉环同志被树为系统标兵并获河南省“五好党员”荣誉称号。目前,我们项城市豫剧团正朝着局党组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