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少佳
靓少佳(1907-1982) 粤剧演员,原名谭少佳,南海平洲人。幼年随父亲谭杰南(艺名声架南)在新加坡学戏,习小武。十二岁入普长春班,艺术上受英雄水、靓元亨的熏陶。民国十二年(1923)回国入乐荣华、梨园乐班,民国十六年后在人寿年、胜寿年等大班担任正印小武达二十余年。在省、港、澳以及美国、东南亚均享有声誉。1949年至1957年,先后主持胜寿年、新世界剧团。1958年入广东粤剧院,任艺术指导兼二团团长。1960年任广州粤剧团总团长。先后当选为中国剧协广东分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靓少佳的表演艺术熔冶南、北于一炉,尤善于武戏文做,长靠、短打、蟒袍、官衣等行均能胜任。基本功深厚扎实,身段动作刚健利索,并善于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革新。例如《西河会》传统演出的处理是:主角赵英强用[大地锦]锣鼓出场,接着念一段口白交代家庭变故和要去救妻等事;靓少佳改用[披星头]锣鼓出场,先“跳大架”,再用一段[披星]([醉花阴])牌子连唱带做把要交代的均说清楚。比之传统表演无论音乐性、舞蹈性都大大加强,赵英强的形象更加威武,舞台气氛也更加强烈。靓少佳一生在舞台塑造了许多光采的艺术形象,其中《西河会》的赵英强,《拦江截斗》的赵云,《夜战马超》的马超,《孙成骂殿》的孙成,《三帅困崤山》的先轸尤为同行及观众所称道。
靓少佳(1907—1982),演员。原名谭少佳,字春田。广东南海人,生于广州。6岁随父谭杰南(艺名声架南)远赴新加坡读书、学艺,12岁先后在普长春、永寿年等戏班学艺。出道前,靓少佳已在父亲严厉督促下,练就扎实基本功,入行后受到名小武英雄水、靓元亨影响甚深。靓少佳16岁回国,先参加乐荣华班,后在梨园乐班当第二小武。19岁时靓少佳转到人寿年班当正印小武。1933年人寿年散班后,靓少佳领衔组建胜寿年剧团,在省、港、澳以及新加坡、马来亚等地演出。1936年,应华侨领袖司徒美堂邀请,率团赴美国演出,历时三年多,适值抗日救亡运动兴起,靓少佳率领剧团演员化装游行,发动华侨捐金支援抗战,寄回国内,并在演出《粉碎姑苏台》时借剧中范蠡之口,大呼“兴兵雪耻”。1941年,他率团回到香港,不久赴越南演出,1947年回到广州,在粤、港、澳演出。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11月11日靓少佳率胜寿年剧团参加庆祝广州解放大游行,次年首演粤剧现代戏《白毛女》,他饰演八路军战士大春。1952年至1958年,靓少佳主持新世界粤剧团。1958年并入广东粤剧团,任二团团长兼艺术指导,1960年起任广州粤剧团总团团长,1976年后任广州粤剧团艺术顾问。靓少佳的表演艺术融南、北于一炉,尤擅长武戏文做,长靠、短打,蟒袍、官衣戏等均能胜任。他双目炯炯有神,表演紧凑,身段动作刚健利索,步法洒脱洗练,备受行内外赞赏,被尊为“小武泰斗”,风靡舞台半个世纪。数十年来,靓少佳与何建青合作,先后发掘整理了《西河会》、《马福龙卖箭》、《赵子龙拦江截斗》、《三帅困崤山》、《十奏严嵩》等大批南派艺术传统剧目。他塑造了周瑜、马超、马福龙、先轸、赵子龙、赵英强和海瑞等大批艺术形象,曾受到京剧大师梅兰芳、周信芳的称赞。
靓少佳十分重视培养人才,在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为郎筠玉、林小群、梁荫棠、卢启光、卢伟棠、郑绮文、陈少棠、陈小汉等青年才俊的成长付出不少心血,晚年仍抱病指导青年演员。
靓少佳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广州市文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