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道情

来自戏曲百科

陕北道情,是陕北主要地方剧种之一。陕北道情原名“清涧道情”,后因“陇东道情”和山西“神池道情”流入陕北,形成了“三边道情”和“神府道情”,故统称为“陕北道情”。流行于清涧、子长、志丹、绥德、榆林、子州、保安、吴起、定边、靖边、神木、府谷等地。

(一)陕北道情的形成与发展

道情,源于古代的“道歌”“法曲”,取道教诵经念词敷演“道中情理”的历史渊源而得名,是“巫歌”“清商乐”中之主调。在汉代道教兴起后,道情开始流行。到了隋、唐,道观已遍及全国各地,道姑演唱法曲,秦、晋地方民间伴唱“总会仙唱”“入耳上口,妇孺能和”。(见墨遗萍《蒲剧史魂》)。据《新唐书·礼乐志》记载:唐高宗时,河西节度使杨敬忠献“霓裳羽衣曲”十二遍。此曲乃道调法曲。当时的河西郡包括今榆林的部分地域,表明唐时榆林已流行道情曲调,而且,唐代的好些曲牌调名至今保留在陕北道情中,如:[平调][高平调][耍孩儿][将军令][平沙落雁][浪淘沙]等。郑振铎曾讲:“道情是八仙传下来的,韩湘子精通音律,吹的一口好梅笛。张果老同样酷爱音乐,经常背着渔鼓,拍着简板,给王母娘娘拜寿。专唱‘献歌’:‘手抱上渔鼓,口唱八道歌’,它流唱于民间称之为‘踏席而歌’,并形成了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清涧至今农村广场、庙会戏台上演唱的道情戏,前场里仍铺着席子,有时以彩席搭成简易戏棚(戏台)演出,可见其习俗来源已久。这种踏席唱道情的习俗,与有关史料的记载宋代道情“踏席而歌”完全吻合。道情中来自唐变文《孟姜女变文》《王祥卧冰变文》《目莲救母变文》《伍子胥变文》《汉苏武变文》等,到金、元时期已成为戏曲演唱本。陕北道情戏唱词中在述说自身历史时唱道:“洪武年间到如今……”由以上事实来看,道情曲调自唐起就一直在陕北民间传唱,而陕北道情戏在明代就产生了。

从明起,清涧一带流行一种“下帖”与“还贴”的风俗,即甲方下贴于乙方,乙方接帖后,甲方就去闹秧歌,唱道情。而乙方过一年或数年,非还一班秧歌(道情戏)去甲方闹不可。这一定规(风俗)促成村村舍舍、“会会”“社社”都得在冬三月训练,一为自乐,二为还秧歌,或新下贴闹秧歌。这对道情戏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再加上迎神赛会唱道情,使得清涧男女老少都会唱几段道情就不足为怪了,而且村村有会弹三弦、拉四胡及搞各种乐器的把式也就自然而然了。

陕北道情,经过历代演变发展,特别是陕北地处西北地区东部,西边、北边都临靠少数民族,陕北道情自然受到“西凉乐”“龟兹乐”的影响,以及当地民歌小调的影响,所以陕北道情比之唐代的法曲道情,在音乐曲调、乐器以及演唱词格等方面都大大丰富发展了。

“民国”二十四年(1935)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陕北道情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道情艺人在传统道情的基础上,于横山等地创造出一种新道情,因多演出反映陕甘宁边区人民革命斗争生活的现代戏,故被群众称为“翻身道情”。艺术风格与老道情迥然不同,老道情深沉悲壮,新道情欢乐、豪放和明快,多富有新的时代特色,普遍受到了欢迎。老道情也随之日益衰落,各地城乡班社均改唱新道情。新中国成立后,陕北新道情有了进一步发展。各村堡的民间班社不断扩大,一些班社还购置了新箱,培养出了一代新的演员,并且创作了一批新的现代戏。陕北道情一直坚持古装戏、现代戏一齐上,主要以现代戏为主。

陕北道情在吸收兄弟剧种及地方音乐的过程中,也加速了对自己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演现代戏以来,变化更大。加速了道情音乐由联曲体向板腔体过渡的步伐,初步确立了板头铜器,统一了调式。为了统一新、旧调同用,男女声同台演唱,经过反复实践,新调用“G”调演唱,旧调用“C”调演唱,比传统调普遍低了一个音阶。为适应剧情要求,对传统“一套针线”的“过门”做了改变,既新颖别致,又适应了剧情要求。在语言上,改善了清涧的方言土语,较易听懂。表演上坚持了陕北秧歌风格,使其与其他戏曲别具一格。在演唱时,乐队轻奏,突出特色乐器、主奏乐器,过门时一齐放开演奏;演员演唱时实词要真,虚字要轻,耍俏一带而过;采用了打字幕,观众听的、看得更真,改变了对道情是“无根道情”“咳咳腔”的看法。扩大乐队编制与配器的丰富化,文场以高音小三弦、管子、四胡、梅笛四大件领奏外,又加入了板胡、二胡、扬琴、大三弦、大提琴、笙、琵琶等,有时在一些特殊效果的地方还用黑管、长笛、革胡(用于间奏曲、过门处)。在音乐设计中,大胆地发扬传统,采用或吸收民间音乐、民歌小调。表演的角色行当也逐步靠近大剧种,生、旦、净、末、丑的分工越来越细,同时采用了科学的舞台装置、灯光、布景、效果、化妆等。

当地专业文艺团体创作演出的现代剧目有《沙海红旗》《写戏》《支农忙》《朝阳人家》《一件灰军装》《挑女婿》《柳树湾》《红心相映》《两家亲》《赛畜会》《一把石锁》《买牛》《一根扁担》《花岭新歌》《同心结》(美在心灵)、《劝婆姨》《接婆姨》等。这些剧目,有的在地、县上演,有的参加了省上的调演、汇演,还有的上过北京。其中清涧人民剧团的大型现代道情戏《赛畜会》赴省演出后在省内外引起反响。民间业余道情剧团也创作演出了《新风赞》《试验田》《工地风波》《拥军优属》等一批新剧目。

这些剧目都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配合了当时党的中心工作。此外,一些专业文艺团体还改编、移植了一批道情戏,如《毛鸿跳墙》(粉楼会)、《合凤裙》《杜鹃山》(选场)、《中秋之夜》《送肥记》《好媳妇》《新人骏马》等。

(二)陕北道情音乐

陕北道情音乐属联曲体,也有的过渡为板腔体,由唱腔、曲牌、击乐三部分组成。音阶调式结构以五声音阶徵调式为主,兼用七声音阶调式。

1.唱腔

陕北道情的唱腔分为两大流派,即南路调(亦称老调),东路调(亦称新调)。南路调声腔幽雅委婉,深沉忧伤,节奏平稳徐缓,用C或D调演唱。东路调声腔高亢明亮,热烈奔放,用G或A调演唱。两路调既可自成体系,又可混合一体。演唱时,真假声结合,并运用波音、滑音、倚音、虚字、衬腔等润腔手法。唱词以七言、十言体为主,也有三言、五言、多言体及长短句的格式。曲体结构有起、承、转、合式四句头,也有上、下句回答体等。

老调唱腔有[平调][大起板][二流水][凉腔][一枝梅][耍孩调][十字调][苦腔调][卖郎调][蓬头纱]等;新调唱腔有[七字调][十字调][梅花调][高调][终南调][太平调][跌落金钱][一枝梅][浪淘沙]等。

2.伴奏曲牌

陕北道情伴奏曲牌分丝弦曲牌、唢呐曲牌和击乐曲牌三大类,主要用于前奏、间奏或配合剧中人物表演。

丝弦曲牌的用途有两种:一是制造气氛,二是用在表演动作和道白中。有[八板][六板][六八板][正一句][反一句][一句半][留板][大阴司][小阴司][紧不乍][杀姬][满天星][吊棒槌][海精海怪][葡萄三垒架][怀抱琵琶][照鬼灯][钻烟洞][一马三条箭][梳妆台][入洞房][洒水牌]等。

唢呐曲牌也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唢呐单独演奏的曲牌,另一种是由唢呐和打击乐器共同演奏的曲牌。有[摆场][地留][过场][大摆队][将军令][狮子令][永寿庵][花道子][流水][跌落金钱][拉则山开门][起兵][皮][三眼腔]等。

击乐曲牌分为四类。即小铜器有[小开锣][小回头][小五棰][小锣勾棰][小扑灯娥][小前皮][小后皮]等;大铜器有[浪须子][三五棰][快介板][慢介板][滚百][大五棰][拦五棰][避头][回头][急急风][十四棰][乱家伙][单棰马锣][勾棰][吊棰][反二五棰][大扑灯蛾][大前皮][大后皮]等;配合弦乐的有[七字调大起][大落][流水七字调][介板][滚白]等;配合唢呐的有[前皮][后皮][滴流子][三眼腔][拜场][坐帐][点将]等。

(三)唱词结构

陕北道情的唱词多以七言体、十言体为主,也有三言、五言、多言体及长短句的格式。七言体为二、二、三(二、三、二)结构,十言体为三、三、四(三、四、三)结构。

(四)器乐

1.文场器乐

乐器与乐队分为文、武场。文场乐队有三弦、管子、四胡、琵琶、笛子、二胡、低胡、唢呐等。

2.武场器乐及锣鼓经

武场乐器有堂鼓、战鼓、板鼓、手锣、钹、马锣、铙、梆子、简板、渔鼓、水水(唐代称铺钹)等。

陕北道情的锣鼓经分为开场锣鼓、动作锣鼓和起板锣鼓三类,和秦腔锣鼓经的用途相同,这里就不多叙述了。

(五)陕北道情的代表剧目及有影响的演员

陕北道情的传统剧目多表现道教故事、历史故事和生活故事。有连台本戏、本戏和回回小戏。常演的剧目有100余出,其中传统代表剧目有《目莲救母》《王祥卧冰》《刘秀烧窑》《安安送米》《高老庄》《湘子度林英》《唐王游地狱》《湘子出家》《汾河打雁》《子婿过江》《两世缘》《十万金》《挂画》《刘秀走南阳》《洞宾戏牡丹》《月明三度临妓柳》《李大开店》《合凤裙》《毛鸿跳墙》《二女子游花园》等。新创和改编剧目有《接婆姨》《意中人》《赛畜会》《春燕展翅》《带泪的笑》《沙海红旗》等。

陕北道情有影响的演员中乐师有:田思、任拦挡、刘仲众、曹存书、白世亮、黄金鏊、刘永海、白凤海、李振有、张玉合、郭占山、张成祥等;演员有:张海生、张国苍、张国万、刘汉珠、黄德铭、李向海、白树林、刘永义、李敬胜、惠克俭、李培成、郭吕才、惠万年、惠万国等。[1]

  1. 陕西地方剧种/屈曌洁.—西安: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