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冠卿

来自戏曲百科

陈冠卿简介陈冠卿简介 陈冠卿主要作品介绍 粤剧《情僧偷到潇湘馆》(创作)(1948—1998)。曾赴北京、上海、 香港、新加坡等地演出。 《碧海狂僧》(创作)(1951—1989)曾赴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地演出。 《红花开遍凯旋门》(创作)非凡响剧团演出。 《珍珠塔》(创作)(1953—1989)先后在广州、香港、新加坡等地演出。 《柳毅传书》(改编)(1954—1989)曾赴香港、美国、加拿大、澳门等地演出。 《草原之歌》(改编)1955年东方红剧团演出获剧本音乐奖。 《宝玉哭晴雯》(创作)(1955—1988) 《枇杷门巷》(1956) 《怡红公子悼金钏》(创作)(1956—1988)广东粤剧院演出,。 《梁天来》(创作)1956年广州市粤剧团演出,剧本己发表。 《风雪卑田院》(1957) 《碾玉观音》(1961)(改编) 《红梅记》(1962—1989)广东粤剧院曾赴香港演出。 《悲歌大渡河》(1962) 《文天祥》(1963) 《秀才外传》(1963) 《林冲之逼上梁山》(1977) 《百日缘》(1978) 《红灯照》(1978) 《红楼梦之黛玉归天》(1978) 《红梅记》(1979) 《咬脐郎会母》(1979) 《春草闯堂》(1979) 《武潘安》(改编)(1980—1989) 《牡丹亭》(1980) 《三打陶三春》(1980) 《梅开二度》(改编)(1981—1989)广东粤剧院演出,曾赴香港、新加坡等地演出。 《白蛇传之仕林祭塔》(1982) 《洛神》(创作)1982年广东粤剧院演出,获广东省专业创作剧本奖、首届鲁迅文艺奖。剧本己发表于《南粤剧作》,已录像。 《刘金定斩四门》(改编)(1983—1989)曾赴香港、美国等地演出。 《红楼未了情》(1983) 《祭玉河》(1983) 《芙蓉仙子》(1984) 《梦断香销四十年》广东粤剧院演出,获1984、1985年广东省专业创作剧本奖、广东省第二届艺术节剧本音乐奖、剧本演出奖。曾赴香港、美国、加拿大等地演出。剧本己发表于《南粤剧作》。 《相见时难别亦难》(1989) 《大闹梅知府》(1989) 《黑狱断肠歌》(1990) 《天作之合》(1995) 《锦江诗侣》(创作)广东粤剧院演出,已录音录像。部份唱词曾发表于曲艺刋物。 参加集体创作、负责执笔的剧目有《马口英雄赞》、《降伏南海浪》、《南方来信》等。 曲艺 《荔枝颂》(创作)(1957—1989)曾获1957年莫斯科世青节作品奖。已录音,发表。 《金钏投井》获广州市曲艺作品一等奖。 《晴雯补裘》获新曲大赛作品一等奖。 《唐琬绝命词》、《再进沈园》、《姑苏晚咏》、《孤舟晚望》均已录音发表。 小曲 《萧萧斑马鸣》、《雨中行》、《梵天曲》、《雪底游魂》、《寒霄吊影》、《靡芜歌》、《悲歌行》等均已录音发表,各剧团、曲艺界广泛使用。


陈冠卿(1920—2003),编剧。广东顺德人。1939年在番禺任语文、音乐教师,1941年起在剧团担任音乐员兼撰曲,1945年起,先后在非凡响、宝丰、大龙凤、百福等剧团担任编剧。新中国成立后,在大四喜、永光明、东方红剧团担任编剧。1958年起他一直在广东粤剧院任编剧至退休。

        陈冠卿编写的粤剧剧本上百个,在粤剧创作上卓有建树,名剧迭出,硕果累累。他的作品选材严谨,风格多样,特别重视从我国古典名著中选取题材,如《宝玉哭晴雯》、《情僧偷到潇湘馆》、《怡红公子悼金钏》等“红楼戏”,风格缠绵悱恻,委婉哀怨;而《牡丹亭》、《红梅记》、《逼上梁山》等又另具特色。他善于描写历代文学家的爱情故事,如《梦断香销四十年》、《洛神》、《锦江诗侣》等。又写过根据广东民间掌故编写的《梁天来》;从“二八娇妻一岁郎,含水咽饭抱上床”的民间歌谣、故事中开掘出来的《碧海狂僧》;根据神话故事改编的《芙蓉仙子》、《柳毅传书》(此剧是在谭青霜的本子基础上改成).还写过谐趣幽默的《天作之合》和讽刺喜剧《三件宝》(此剧与人合作整理)等。他对自己笔下的主人公往往倾注无限深情,善于以精练优美富有文采的唱词和大段成套的“主题曲”去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发挥戏曲道具和景物的作用,以出戏生情,达到以情动人的戏剧效果,所以他的作品有着强烈的抒情性、文学性和感染力,很受同行与观众的欢迎。他的《洛神》获首届广东鲁迅文艺奖,《梦断香销四十年》也获省专业戏剧创作剧本奖,此剧已由许多剧团争相排演,影响遍及海内外。

        由于陈冠卿早年当过音乐员,一直苦心钻研粤乐,所以他的剧作音乐性特别强,为同行一致公认。他不仅在板腔和曲牌选用上娴熟自如,转换得又流畅巧妙,而且几乎在每出戏中都必度新曲,力创新腔。他创作的新小曲《雨中行》、《靡芜歌》、《雪底游魂》、《曲水流红》、《山河泪》,以及仿牌子体创作的《萧萧班马鸣》等已被粤剧界广泛使用。他创出的“二黄竹提调”、“落叶摇情弄”等,丰富了[二黄]、[中板]的唱腔,加强了粤剧音乐唱腔的表现力。此外,他往往根据不同演员的特点设计新腔,脍炙人口的“红腔”、“凡腔”、“虾腔”,都与陈冠卿在音乐唱腔上的创造分不开。

        陈冠卿还写过一批广为流传的粤曲作品,如《姑苏晚咏》、《孤舟晚望》、《锦江诗侣》、《金钏投井》、《情赠茜香罗》、《潞安州》等,由红线女演唱的《荔枝颂》一曲在1957年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得到很高的评价,并长期传唱于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