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法祥
郑法祥(1892年-1965年)男,学名涵宇,祖籍直隶故城(今属河北),生于上海。京剧武生演员,工武生,擅演悟空戏,艺名“赛活猴”。父郑祥泰系直接梆子演员。
个人经历
10岁在上海随父郑长泰(河北梆子武生演员,人称“赛活猴”)学艺,11岁便登台串演小猴。曾一度随义兄刘艺舟到北京读书,不久便辍学,仍跟父学艺。初学梆子花旦,后改学武生,并习悟空戏。18岁“倒仓”,不久父亡,迫于生活,搭汉口满春茶园京戏班子充当武行。后升为二路武生,曾为李春来、尚和玉、赵如泉、周信芳等配戏。
1926年同杨小楼赴日本演出,在东京演出《摇钱树》、《金刀阵》、《水帘洞》、《闹天宫》等,第一次把京剧猴戏带到国外,每场均有郑的悟空戏,日本观众反映热烈,颇为叫座。
1929年在上海齐天舞台(今共舞台)演出连台本戏《西游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应观众和演员要求,年事已高的郑法祥进行过三次表演:1951年,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大炮,义演《泗州城》;1952年,于上海京剧老艺人举行示范演出《金刀阵》;1959年在上海京剧院内部演出《闹天宫》片断。
自1954年始,郑法祥曾先后受聘于东北戏曲学校、中国戏曲学校和上海京剧院教戏传艺,弟子有李仲林、陈正柱等。1962年所著《谈悟空戏表演艺术》一书刊行于世。
196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郑法祥口述、刘梦德记录整理的《谈悟空戏表演艺术》一书。
1965年秋病逝于上海。
郑派悟空戏
郑派悟空戏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所塑造的孙悟空形象大气磅礴,威严勇武,有慈有狠,亦庄亦谐。在表演上远远出超出了在动(走身段)时把武生动作缩小,在静(亮相)时加进一些猴形的传统格局,而是另创一套与其他任何角色行当不同的、属于孙悟空特有的表演技法。为了完成这套技法的创造,他广征博引,锲而不舍,不仅观摩学习杨小楼、尚和玉和昆曲演员郝振基等的悟空戏,而且向同辈学、晚辈学,甚至向拉大幕的学,凡有一技之长者都去学。他努力提高文化素养,精读、细读小说《西游记》,通晓孙悟空的性格特征和艰难经历。他借鉴生活,仔细观察猿猴的行动坐卧。他探本穷源,远到福州齐天寺去瞻仰齐天大圣和斗战胜佛的法相,并请画工临摹下来,供奉家中,作为塑造孙悟空形象的蓝本。他为了移步换形,丰富角色的形体动作和武功技巧,曾向武术界名师求教,专程与杭州海潮寺拜访宁空法师,结交上海武术家王子平。在研练孙悟空表演的几年里,他暂时停演了所有的悟空戏,专心致志切磋琢磨,最后终于创造出一套别开生面的悟空戏表演艺术,为丰富京剧艺术宝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郑派悟空戏共34出,计有《悟空出世》、《刀劈混世魔》、《水帘洞》、《闹地府》、《大闹御马监》、《闹天宫》、《两界山》、《鹰愁涧》、《黑风山》、《高老庄》、《黄风岭》、《流沙河》、《大闹五庄观》、《三打尸魔》、《黄袍怪》、《平顶山》、《乌鸡国》、《火云洞》、《黑水国》、《车迟国》、《琵琶洞》、《双心斗》、《三调芭蕉扇》、《悬丝诊脉》、《智盗紫金铃》、《盘丝洞》、《无底洞》、《豹头山》、《金刀阵》、《泗州城》、《摇钱树》。34出皆有不同特色,精彩纷呈,各尽其秒。
艺术风格
他长期揣摩前辈艺人尚和玉、杨小楼、郝振基等人的猴戏艺术,专工猴戏。他博采众长,并大胆突破旧的程式,创造新的规范,无论身法、手法、步法、棒法,筋斗乃至唱念、扮相都与众不同。他扮演的孙悟空,以气势取胜,追求在似与不似之间显示神妙。另外注意不同主题、不同情节,对人物作不同处理,因此所演孙悟空“十戏九不同”。由于长期努力,逐渐形成南方悟空戏的一大流派。
他理解的悟空性格是“大胆不羁、嫉恶如仇”;悟空的形象是“口如大泽,目如火焰,跺足雷震,手握泰山,一动一静,气宇不凡”。于是他创出了“含胸、拔背、抱肩、躬腰、吸臀、拢跨、曲腿、藏裆”八项技法。此套形体动作在不少方面打破了传统的戏曲程式,从拳术里吸取了营养加以变化而成。对于体现人物,他提出“歇心养气”、“动心化形”两个步骤和“真实、动人、美观”三个要素。因此他把30多出悟空戏演成30多个样子,绝非“还是那一道老汤”。他塑造的悟空形象,妙就妙在似猴非猴、似人非人之间,在上海连演数月,观众如潮,各界人士包括戏剧评论界将郑法祥誉为“南猴王”并且创演了连台本戏《西游记》,被称之为“新郑派”。一代京剧父子“美猴王”,郑法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儿子的“猴戏”艺术更是以讲究功架,长身直立,具有佛像,与众不同而享誉“菊坛”。
戏曲演出
- 以上部分内容自动生成,如有错误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