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河戏
地方大戏剧种。以高腔为主,兼有昆腔、低腔和弹腔。在清道光元年(1821)《辰溪县志》中称为“高腔戏”。清末传入的弹腔,民间称为弹戏或汉戏。因剧种流行于今湖南省的怀化地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贵州省的铜仁地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四川省的酉阳、秀山,湖北省的来凤、咸丰等县,这一地域属沅水中、上游,俗称“辰河”,民间亦将它的演唱团体称为辰河班子。且因旧时辰州所辖的沅陵、泸溪、辰溪、溆浦四县戏班最多,故又有辰州班子之称。民国三十三年(1944),“辰河戏”名称首次出现于沅陵《力报》,但民间仍无此称呼。本世纪五十年代初所建职业剧团,主要演唱高腔和弹腔(汉戏),多称高汉剧团。1955年湖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期间,正式定名为辰河戏。
辰河高腔源于弋阳腔,约于明初自江西传入。经与当地语言、民歌、号子、傩腔及宗教音乐等的长期结合,逐步衍变并形成了辰河高腔。早期的辰河高腔,多演唱连台本《目连》。泸溪县浦市是明代到清中叶时沅水中、上游最大的商业口岸,也是辰河高腔形成、发展的主要基地。在浦市浦兴古寺前,曾有明崇祯四年(1631)所立石碑一块,碑刻内容大意为:浦兴古寺为阖市礼佛圣地,每年中元节内修盂兰盆会,超度伤路亡魂,因果圆满之日,高挂郗氏幡旌,预期演唱四十八本《目连》戏剧,忠孝节义,普劝善缘。辰河戏这种演唱四十八本《目连》的传统,直保留到本世纪三、四十年代。辰河高腔在形成过程中,还受到青阳腔的影响,《金盆捞月》等早期青阳腔剧目,至今仍为辰河高腔所保留。到了清乾隆、嘉庆间,辰河高腔的演唱活动,配合宗教祭祀,已极为盛行。乾隆三十年(1765)《辰州府志》载:“岁时祈赛,惟僧道意旨是从。有上元醮、中元醮、土地寿、梓潼寿、城隍寿、伏波寿、傩神寿、佛祖寿、火官寿、五通寿、傩神会、龙船会、圣母会、降香会、阳尘会。”在名目繁多的祈赛活动中,演唱高腔戏,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这一时期,沅水也是我国与东南亚缅甸、南掌(今老挝)等国往来的交通要道,外事交往中,亦常有辰河高腔的演唱活动。乾隆五十三年(1788),王昶在《雪鸿再录》中所记载的芷江县城“闻缅贡将至,灯棚戏馆,陈设甚盛”,即是一例。乾隆、嘉庆间的主要班社有:溆浦的大洪班、天乐班;浦市的大红班;芷江的大洪班等。嘉庆十四年(1809),洪江艺人修建了规模宏大的老郎庙。老郎庙大殿有“翼宿宫”匾额,供唐明皇神像。
高腔戏在沅水中、上游沿江口岸盛行的同时,也向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山区渗透。沅水最大的支流酉水流域,湘、鄂、川三省毗连,是土家族的聚居区。雍正间“改土归流”以后,辰河高腔流入保靖、永顺、龙山,并在四川的酉阳、秀山等地盛行。乾隆三年(1738)年酉阳龙潭万寿宫迁建落成,相传便是请的辰河班子演《目连》,至今辰河高腔与四川省酋阳、秀山一带的川剧高腔在声腔、剧目等方面,多有相似之处。后来,辰河高腔又传到了乌江流域的印江、思南、德江和沿河(亦为土家族地区)。在凤凰苗区,辰沅永靖兵备道傅鼐,在镇压乾嘉苗民起义的过程中,采取“治者为剿抚两端”的方针,大修庙宇、戏台。嘉庆初的四年间,他便亲自主持新修和重建了九处庙台(据《凤凰厅志》),多有辰河高腔演出遗迹。“改土归流”后,沅水上游清水江得到疏浚,成为侗区与外界联系的通衢,“苗船百余赴湖南市盐布粮货,往返倡道,民夷大忭,估客云集”(魏源《圣武记》)。辰河高腔通过贸易的往来,自洪江传到了通道,晃州侗区和贵州天柱、黎平侗区。同治十三年(1874)在通道县牙屯堡瑶朗寨(侗区)还办过高腔班。
嘉庆、道光年间,除职业戏班外,还出现了大量的围鼓堂。“城乡善曲者,遇邻里喜庆,邀至其家唱高腔戏,不妆扮,谓之‘打围鼓’,亦曰‘唱坐场’。士人亦间与焉。”(道光元年《辰溪县志》)相传嘉庆、道光间的辰溪县令刘家传,以及后来光绪间的辰沅永靖兵备道庄赓良,都曾坐唱过高腔戏。一批知识分子参加围鼓堂的活动,他们为艺人校勘剧本、订正曲牌,对发展高腔艺术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提高了艺人的社会地位。
昆腔传入情况不详。现仅知清初顺治年间,在保靖的土司王府里,已出现“优人唱南北调”(谈迁《北游录》)。到了嘉庆,道光年间,洪江的昆腔演唱盛行。杨懋建在《梦华琐簿》中记载;“长沙普庆部佳伶”曾超,“学南北曲最多,长沙诸郎中殆无其耦。”而这位艺术家却是“昔在洪江,桐城朱啸崖摄会同令(按:时洪江隶会同),朱抱荷幕中颇誉。之后随星桥来长沙”。擅唱南北曲的曾超,曾在洪江演唱过昆腔。
辰河低腔在唱腔上,与昆腔大同小异。不同的是昆腔用笛子伴奏,而低腔则用唢呐伴奏。但艺人们在习惯上,历来将它列为不同于昆腔的另一种声腔。其流入情况不详。
道光、咸丰后,商业口岸洪江,作为沅水上游桐油、鸦片、木材的集散地,经济繁荣,会馆林立,戏班云集,号称“七冲八巷九条街,四十八个半戏台”。同治、光绪间,荆河弹戏艺人周双福、周松贵兄弟先后来洪江搭辰河班,带来了弹戏艺术。浦市名艺人杜凤林、安启家等,亦闻讯前往学艺。在此之前,辰河高腔艺人来源为四:一、艺人世家,如辰溪籍艺人向寿卿,曾祖父向光前(1803—1850),祖父向梅峰(1831—1910),父亲向代健(1880—1938),四代相传从艺;二、流浪儿童随班拜师学艺;三、围鼓堂的业余爱好者下海,成为职业艺人;四、唱辰河高腔的矮台班(木偶班)艺人走上高台(舞台演出)。光绪二十一年(1895),周氏兄弟开始在洪江、黔阳、靖县等地教授科班,后又邀请常德弹戏艺人吴金凤等到科班任教,以较正规的方式培训人才。艺徒们在科班学弹腔,出科后搭班再学高腔,后来多成为辰河戏的骨干力量。在此同时,大批常德弹戏艺人纷纷到洪江等地,与高腔艺人同台演出,传授弹腔技艺。溆浦一带辰河弹腔的形成,则受其毗连地区祁剧的影响。辰河戏自此成为以高腔为主,并兼有昆腔、低腔和弹腔的多声腔剧种。这使得清末民初,职业班社蓬勃兴起,演唱活动遍及城乡。今在芷江县浮莲塘唐氏宗祠戏台后的粉墙上,尚留有嘉庆十八年(1813)以来的大量戏班演出题壁。自清末民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著名班社先后有浦市的双少班、溆浦的元和班、洪江的荣庆班、芷江的云龙班等。
民国时期,辰河戏逐渐走向衰落。艺人生活困苦,戏班行头破烂。至四十年代末,戏班散班者甚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辰河戏恢复了生机。五十年代,先后有溆浦。辰溪,沅陵、洪江、黔阳、芷江、泸溪、会同等县(市)成立了职业剧团。同时,湖南省文化部门曾对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遗产进行挖掘和整理,使一批有特色的剧目重见天日。其中经过整理改编的辰河高腔《破窑记》、和《李慧娘》二剧,曾随湖南省戏曲艺术团进京汇报演出,使辰河戏第一次登上首都舞台。1963年,黔阳专区又组织了辰河戏艺术遗产挖掘工作组,再一次进行丁较全面的挖掘和整理。“文化大革命”中,辰河戏所有剧团被强迫解散,许多艺人流离失所。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辰河戏重又获得新生。溆浦、沅陵、泸溪、芷江、辰溪五县职业剧团陆续恢复,近两百个业余和半职业辰河戏剧团,也在各地农村和集镇蓬勃兴起。1981年,湖南省文化局在溆浦县举行辰河戏教学演出,抢救和继承优秀传统艺术,并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录相。同年,湖南省艺术学校在怀化市开设辰河戏科,辰河戏自此有了培养人才的专门学校。
辰河戏现存高腔剧目有连台本大戏六个,整本戏四十七个,单折戏五十九个,以及有部分定本的条纲戏七十一个,是湖南保留高腔剧目最多的剧种。《目连》(包括《前目连》和《后目连》)有“戏娘”之称,旧时演唱“大愿戏”(亦称“万人缘戏”)时,常与连台本《梁传》(《梁武帝》)、《香山》(《观音》)、《金牌》(《岳传》)、《封神》同演,统称“四十八本目连戏”。整本戏和单折戏剧目,多系明、清传奇古本。苏(《黄金印》)、刘(《大红袍》)、潘(《一品忠》)、伯(《琵琶记》)称为四大本看家戏。还有《楚荆山》、《九里山》、《葵花井》、《孝泉井》等整本。《天开榜》、《古玉杯》、《坐衙嘲笑》、《金盆捞月》等为其他剧种所少见。《三闯挡夏》、《装疯跳锅》等剧目富有特色。溆浦一带艺人,还曾移植《双麒麟》、《织回纹》、《满门贤》等一批木偶班演出的高腔剧目。由于高腔的盛行与普及,在一些地方,《战洪州》、《芦花荡》一类的弹腔剧目,也被移植作高腔演唱。辰河昆腔、低腔剧目多失传,现仅存夹杂在高腔剧目中的二十二个单折,如《红梅阁》中的“判奸》(昆),《龙凤剑》中的“火烧轩辕坟”(低),《拜月亭》中的“走雨”、“招商店”,《百花亭》中的“斩巴”等,为昆低间唱。昆腔和低腔一些剧目虽失传,但曲牌、唱词仍为艺人抄录保留。弹腔剧目现存三百五十个,多与常德汉剧、荆河戏相同。
辰河高腔在浦市官话的基础上,提炼而形成舞台语言。现存曲牌二百余支,高亢粗犷,具有湘西地方特色,称“铺腔浦调”。曲牌的运用,艺人有“走路〔驻云飞〕,奏本〔玉芙蓉〕,发气〔风入松〕,开打〔混江龙〕”的传统说法。约自道光年间开始,逐步将人声帮腔改为唢呐帮腔,至民国初,尚有个别剧目由鼓师帮腔,以后遂完全为唢呐所代替,形成了辰河高腔不同于其他高腔的显著特点。武场面(打击乐)至今虽仍保留了早期高腔草台演出的大锣大鼓,但在剧场演出时已不多用。昆腔现存曲牌共有一百六十二支。低腔现存曲牌三百多支。弹腔的舞台语言,沅水中、上游沿岸市镇多操常德官话,边远地区则多夹方音。弹腔音乐由北路和南路组成,与常德汉剧、荆河戏基本相同。
早年,辰河高腔脚色分为生、旦、净、丑、外、副、末、贴八行,艺人自称“八角子弟”。清末民初以来,逐渐归纳为生、旦、净、丑四行。其中生行艺人多青年时演小生、中年以后演正生、老生。老旦多由丑行兼演。演员多能兼文武场面,只有唢呐须专人吹奏。辰河戏表演艺术朴实,有浓郁的泥土气息,早期化妆简单,接近生活,略施朱墨,不着重彩。在武戏中,融化了民间拳术的招式。随着湘西山区的开发,艺术交流增多,辰河戏在保持本剧种特色的基础上,吸取兄弟剧种的长处,使自己的表演艺术更臻丰富,并形成了四条各具艺术风格的路子。一、下河路子,以浦市为中心。由于围鼓堂盛行,形成了这里讲究唱功,多唱传奇本高腔戏的特点。著名艺人有向代健(生),米殿臣(净)、杨学英(生)、陈德生(丑)、石玉凇(鼓师)、陈依白(旦)等。二、中河路子,以溆浦为中心。艺人多由木偶班走向舞台,表演粗犷、诙谐。演出由木偶班移植的剧目时,有较多的随意性。著名艺人有刘子焕(净)、杨世济(生)、刘德书(生)、舒洛成(小生)、杨宗道(小生)等。三、上河路子,以洪江为中心。艺人多出自清末民初各科班,表演艺术严谨规范,上演剧目高、弹并重。著名艺人有安启家《净)、杨锦翠(旦)、向玉翠(旦)、王兰芳(旦)等。四、白河路子,以永顺县王村为中心。艺人多兼演木偶,戏班有舞台、木偶两副行箱,唱腔、道白多操当地方音。著名艺人有李刚泰(生)、鲁金堂(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