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湘剧
地方大戏剧种。流行于衡阳市、郴州市及衡阳、衡南、衡东、衡山、耒阳、常宁、郴县、永兴、安仁、资兴、桂阳、桂东、宜章、汝城、茶陵、攸县、酃县等县,还曾流行于江西永新和广东乐昌等地。它有昆、高、弹三种声腔,是一个保留昆腔剧目较多的剧种。
衡阳湘剧最早是以班社命名的,如老天源班、老吉祥班等等。民间称它为衡州班子,或称衡州大戏班子。民国初年,弹腔剧目兴盛,也有称之为衡州汉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定名为衡阳湘剧。
衡阳地方有关戏剧的史料,最早见诸南宋文天祥之《衡州上元记》,记的是民间的百戏、歌舞。
衡阳湘剧的起源,据老艺人祖辈相传,说明代有个江浙人,姓冯的官员,带来戏班,是为衡阳有戏班之始。此说似可信。明万历间徐复祚《曲论》附录载:“衡州太守冯正伯,名冠,邑人。少善弹琵琶歌金、元曲,五上公车,未尝挟夹,惟挟《琵琶记》而已。”证诸明嘉靖《衡州府志》“郡邑职官表”载:“冯冠,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人,由进士嘉靖二十三年任(衡州知府)。”又据清乾隆《衡州府志》卷七“古迹·周仓刀”载:“在(耒阳)县治西边有关夫子祠,嘉靖丙辰(嘉靖三十五年)里人谭仁夜宿其中,醉后唱‘大江东……’,呼‘周仓拿刀来!’”明嘉靖间,衡阳有戏,应是事实。当时唱的是何种声腔,已难聋实。但据乾隆刊本《清泉县志》(清泉,今属衡阳县)“佩俗”条载:“十五日中元节,市人演《目连》、《观音》、《岳王》诸剧。”从有记载的剧目来考察,弋阳腔曾在衡阳地方扎根发展。上述剧目至今仍保留在衡阳湘剧传统剧目中,仍是用高腔主唱的。
衡阳湘剧昆腔,据老艺人传说,是在明天启七年(1627)桂王就藩衡州,带来的昆腔戏班。当时桂王府中,“笙歌之盛,不减京畿”。(见乾隆《衡阳县志》)明末,王府伶人,流散民间,搭班演出。昆曲遂与地方方言和民歌音乐相结合,逐渐地方化。康熙年间,《广阳杂记》的作者刘献廷(1648—1695)住在衡阳时,看过当地戏班演昆腔戏《玉连环》,说“楚人强作吴歙……使余非久客衡阳,几乎不辨一字”。这一记载,确切证明衡阳在三百年前已有地方化了的昆腔。
高昆演唱时期,衡阳本地的戏曲活动已相当盛行。清康熙年间或更早一些时候,清泉县的农村中,已有很多戏台,且经常演戏。清康熙十年(1671)刊《衡州府志》载:“吾衡之俗,每岁五月朔,七月中,必崇台演戏,浃旬不休,观者如堵。日耗财为厉不少。”
衡阳湘剧弹腔(也叫“南北路”)最早进入衡阳的时间,无史料记载。据老艺人传说,北路和南路是分别传入的,且各有其不同的剧目。到清咸丰,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这时期江南一带,战事频仍,衡阳为湘军建造水师战船的重要基地,局势比较安定,一些徽班、汉班艺人,辗转来到湖南,组班或搭班演出。这些声腔艺术对衡阳湘剧弹腔的完善起过有益的作用。在引进皮簧声腔的同时,还吸收了湘剧和祁剧弹腔的一些板式,如“九腔十八板”和大量的“三眼板”,即来自湘剧,“吊句子”则来自祁剧。湘剧弹腔至今仍可与衡阳湘剧弹腔同台演出。
同治初年,衡阳湘剧弹腔已很盛行。清杨恩寿在《坦园日记》中载:“同治壬戌(同治元年,1862)三月,初四月,晴……(杨氏此时路过衡阳)早起探得财神殿演老天源部,午间遂独步河街入睿日门,由集贤巷而至剧场,人山人海,万头攒动。始演《赵宏观榜》,次演《沙桥饯别》,殊冷落也。………排场忽换为《斩黄袍》之戏,生旦净丑颇佳。……饭后……正演《生祭,……次演昆曲之《刺梁》,最劣,兴致阑珊,出郭门殆将归矣。河市行人如织,哗言万寿宫戏局绝佳,余亦随之而往。正演《三官堂》全围……台下三五少年,相谓此‘义和班’也,视‘老天源’相去甚远。”又王闿运《湘绮楼日记》载:同治九年(1870)二月十四日,王在查江(今属衡阳县)观演《铁冠图》、《杨家将》。同治十一年三月五日,王在红络桥(今属衡阳县洪罗庙)观演《刘金定》。上述材料,不但反映了同治年间衡阳湘剧的演出盛况,而且演出剧目中只有少数高、昆戏,大多是弹腔剧目,说明此时弹腔在衡阳湘剧中已占主要地位。
据老艺人回忆,同治、光绪年间,衡阳湘剧有四大名且:彭、邓、周、邱。彭名字学,邓名光右,周、邱均佚名。还有一个叫黄玉兰的,也是名旦,中年以后,改习净,又是名净。这五位艺人,都擅演弹腔戏,对衡阳湘剧弹腔艺术的发展有过贡献。
衡阳湘剧传统剧目颇为丰富,大小剧目仍保存有五百个左右,著名的是五大本高昆混合演唱的剧目,叫“青红绿白黄”。青,即《青梅会》,演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的故事。红,即《红梅阁》,演李慧娘的故事。绿,即《绿袍相》,演刘湛与徐月娘的故事。白,即《白兔记》,演刘智远的故事。黄,即《黄金印》,演苏秦六国封相的故事。其他如高腔戏《金貂记》、《鹦鹉记》,均保留比较完整。在连台大本高昆剧目中,保存了全本《混元盒》(演张天师降妖的故事)。湖南省内其他剧种没有这出戏。祁剧是移植衡阳湘剧的。
根据最近一次普查,许多剧目在十年浩劫中,由于老艺人去世或剧本、曲谱销毁,又失传很多。经抢救,录出剧本、曲谱和尚能演出的剧目,有昆腔剧目二十五个,高昆混合剧目十四个,高腔剧目十八个,弹腔剧目一百一十一个。
衡阳湘剧的声腔,最初是以昆腔为主。清末,昆曲逐渐由南北路替代,近百年来,弹腔已成为主要声腔了。但现存的昆腔曲牌,仍有三百支左右,曲牌联套严谨。如《白蛇传》中《水漫金山》一折,就是由〔翠花荫〕、〔画眉序〕、〔喜迁莺〕、〔出队子〕、〔刮地风〕、〔滴滴金〕、〔四门子〕、〔鲍老催〕、〔水仙子〕、〔尾声〕等十支曲牌组成。艺人称为“一堂翠花荫牌子”。在高昆同台演唱时期,艺人吸收了高腔的声腔艺术;对某些昆曲唱腔进行了革新。如现存昆曲剧目《断桥》中白素贞唱的〔山坡羊〕,《坠马》中曹操唱的〔叨叨令〕,《别母乱箭》中周遇吉唱的〔小桃红〕等曲牌,就能听出掺有高腔的成分。
衡阳湘剧的表演艺术,亦按高腔、昆腔、弹腔分为三种不尽相同的表演风格。高腔身段较为古朴,生活气息浓郁,多用唱、念的手段表演;昆腔动作细腻,舞蹈性强,多用动作身段紧密结合唱腔表演;弹腔程式身段较多,常以准确的程式与富有板式变化的唱腔或大段念白来表演。这三种声腔的表演风格虽各有特色,但都擅长表现人物的内在感情,刻画人物性格。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主要有:高腔《置田庄》中之尉迟敬德,昆腔《醉打山门》中之鲁智深,弹腔《司马洗宫》中之司马师等。
衡阳湘剧的班社,在清末同治、光绪年间颇为兴盛,最出名的有老天源斑,义和班、老同春斑、老吉祥班等。每班有四十余人。到民国初年,班社更为发展,著名的有祥和班、大观园、春台班、春华班、全福班等,加上乡间的班社,约有七、八百从业人员。抗日战争时期,衡阳地处要冲,少数艺人参加了抗敌宣传队,大部分艺人逃散流亡。到1949年,除桂阳有一班社,后改为桂阳湘剧团外,衡阳、耒阳、永兴一带只剩有行当不全的春华、春台、大吉祥三班,于1950年会师衡阳,一年后组成衡阳市统一湘剧团,1954年改名为衡阳市湘剧团。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衡阳湘剧的恢复和发展很快,五十年代进行了改革,发掘整理了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如《醉打山门》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会演,演鲁智深的谭保成获演员一等奖。还有《雁门关》、《审假旨》、《水漫金山》、《置田庄》、《芦花荡》等,都分别参加了湖南省历届会演,获得奖励和好评。《醉打山门》曾参加中南区组织的艺术代表团在全国巡回演出和赴朝鲜慰问演出。同时,创作、改编、移植过不少现代戏和历史故事剧,如《杨立贝》、《霓虹灯下的哨兵》、《屈原》、《龙舟会》、《闯帐负荆》、《贺府斩曹》等,深受观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