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养媳回娘家

来自戏曲百科

越剧《童养媳回娘家》 剧本唱词童养媳回娘家 李岳赍口述 选自:《落地唱书》/张继舜搜集整理,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3月

(唱)“正月梅花兜雪飞, 里厢走出我阿妃, 只因家穷光四壁, 幼小到山窝里做童养媳。 从来呒有归娘家, 我心里,常挂记: 爹娘勿知健勿健? 哥嫂弟妹可和气? 今朝呒有啥事体, 我想回转娘家去。 梳头洗脸早完毕, 新新衣裳又换起, 一走走到中堂里, 哎,婆婆跟前行个礼。” (白)“婆婆!” (白)“媳妇!侬打扮得介齐整,做啥去?” (白)“我想归娘家去。” (白)“啊?回娘家,侬正月是勿好去咯!” (唱)“正月正是新春里, 人来客往要料理, 若还侬归娘家去, 我眼睛有点瞎兮兮, 要扇茶来要扫地, 又饲猪来又饲鸡, 烧菜煮饭勿用讲起, 况且是,腰机师傅要来织, 三斤棉花未纺起, 喊我哪会来得及? 媳妇呀!侬若还要归娘家去, 还是等到二月里。” “婆婆闲话有道理, 这些生活伊忙勿及, 何况伊眼睛这般歹, 我就等到二月里。” “日盼太阳快落地, 夜望金鸡快来啼, 一望望到二月里, 我梳好头来换好衣, 公公平日待我好, 我还是前去问声伊。” (白)“公公!” (白)“哎,媳妇做啥!” (白)“我今朝想归娘家去。” (白)“唉!媳妇呀,娘家倒也要归去,不过,二月是去勿得咯!” (唱)“二月是个观音节, 家长太公早商议, 要做三夜平安戏, 还要放焰火要拜祭。 戏台搭在大道地, 祭筵摆在祠堂里, 灯彩挂在我堂前, 焰火棚搭在贴隔壁, 四亲八眷都去接, 接拢轿子起码一道地。 侬烧茶煮饭要料理, 众位女客会会去, 若还要归娘家里, 二月过过三月去。” “公公讲来也有理, 何况孝顺公婆为第一, 加上看戏也欢喜, 我权且等到三月里。” “日子过得快似飞, 转眼已是三月里, 眼睛已望得滚滚圆, 今朝总好娘家去。 前面来了三叔婆, 我还是前去问声伊。” (白)“三叔婆!” (白)“嗬,阿妃。侬今日介清爽啦!” (白)“我,我想归娘家去。” (白)“啊?” (白)“归娘家去。” (白)“眼前是勿好去咯!” (唱)“三月是个清明节, 算一年当中大节气, 自家太公勿用讲起, 上坟祭祖是常理。 今年是,三代祖坟要值祭, 酒莱等辈要靠你, 馒头烧饼要办齐, 侬自家,分归胙肉也吃块去。 若还要归娘家去, 清明过过四月里。” “三叔婆,讲得对, 清明实在忙勿及, 况且我婆婆眼睛歹, 酱油、酸醋难辨别, 倘若小菜来烧坏, 合房之人犯心气, 哎,年老之人要敬伊, 还是等到四月里。” “一等等到四月里, 我头梳梳来脸洗洗, 今朝总好归娘家, 噢!还是同姑娘去商议。” (白)“姑娘哎!” (白)“阿嫂,喊我做啥?” (白)“我同侬商量商量,今朝想归娘家去。” (白)“哎,这是勿好去咯!” (白)“为啥呢?” (唱)“四月是个养蚕节, 这是种田人家的大事体。 男人家,割麦种田忙勿及, 女人家,看蚕、采桑摘茶叶, 男女老小都没空, 何况侬,三餐茶饭要料理, 介忙辰光勿好去, 要归娘家五月里。” “公有理来婆有理, 小小姑娘也有理, 哎,讲来又讲去, 只有我阿妃呒道理! 呒有办法只得依, 权且等到五月里。” “好容易望到五月里, 今朝又要归娘家去, 男人老公叫阿二, 还是同伊诉详细。” (白)“阿二,我今朝想归家去。” (白)“啊?哼!” (唱)“真正放倷娘狗屁, 讲出闲话呒道理, 五月天气来得热, 田畈生活忙勿及, 每日都要打长车, 长工、短工来喊齐, 田稻勿去理值伊, 秋后啥格东西好食祭, 侬五月要归娘家去, 要末两只脚梗敲断拖归去。” 阿妃气得汗直滴, 一跑跑到房间里: “哭声天来哭声地, 怨声娘来怨声爹, 我月月想归娘家去, 月月厢是有事体, 别人还是婉言劝, 斩头阿二却勿讲理, 人人都是爹娘生, 看来我,今生今世难归去!” 阿二一见也着了急, 连忙跑到房间里, 开口叫声:“妻呀妻, 侬呀勿必哭和啼, 刚才是我冲撞你, 我这里向侬赔个礼。 实在是,田畈生活忙勿及, 定要侬相帮同料理, 且等忙期来过去, 空闲空闲六月里, 我阿二,陪着你, 双双对对过门去。” “看见丈夫来赔礼, 阿妃我一旁早消气, 又说道,六月陪我同回家, 我心里,好似塞进一瓶蜜。 看来五月难如意, 还是等到六月里。” “六月太阳红彤彤, 堂前坐着三太公, 伊头皮像个黄火囱, 眼睛眯拢一条缝, 背脊好像锅覆咚, 双脚发着大脚风, 左手靠着根拐杖, 右手捏着水烟筒, 嘴巴有点抖抖动, 老鼠胡须翘耸耸, 远看看,好像拖鸡的黄松公, 近看看,是我屋里活祖宗, 我今朝要归娘家去, 还是向伊问清通。” (白)“三太公!” (白)“唔,孙媳妇做啥?” (白)“我想归娘家去!” (白)“啊——摘葫瓜去!” (白)“不是!” (白)“番薯?挖番薯还早咧!” (白)“不是呀,我想归娘家!” (白)“噢,上山去砍柴!” (白)“哎,不是啦!” (白)“我耳朵有些打头聋,侬这边来讲I” (白)我想归娘家!” (白)“噢,那是勿好去咯!” (唱)“侬立在旁边听仔细, 六月是个交荒节, 穷人家陈米早已吃干净, 早稻青青在田里, 侬娘家日子过得苦, 一定是,瓜茄菜蔬当饭吃, 若还现时回转去, 害侬老爹老娘犯心气, 我看索性到七月, 侬回娘家吃新米。” “三太公讲话有道理, 现在是青黄两不接, 何况是,娘家天天吃米粞, 夫家天天吃陈米, 勿是我,怕吃苦, 为来为去为肚里, 我六月打定主意勿回去, 权且等到七月里。” “日盼夜望过过去, 转眼又是七月里, 前面来了三叔公, 待我同他去商议。” (白)“三叔公!今朝我想归娘家去。” (白)“咳,七月是勿好去咯!” (唱)“七月也算忙工期, 黄黄谷子就要割。 男人家,割稻车水来勿及, 侬在家,四餐茶饭要送田里, 等到早稻来割起, 甘四块簟头交给你, 要晒谷来要望鸡, 免得黄谷来狼藉, 侬若要归娘家去, 且等早稻归屋里, 一仓一仓都闶齐, 空闲空闲八月里。” “转眼又是到八月, 桂花远远飘香味, 今朝又要归娘家, 碰着婆婆把话提。” (白)“婆婆,今朝我想归娘家去。” (唱)“阿妃呀,八月里来秋风起, 家家户户添寒衣, 老老小小要盖被, 侬要翻七条六幅被。 屋里厢,破花絮和破袜底, 搬出来实足有半道地, 勿干净的拿去洗, 已经破的要补起, 这些生活都做好, 回转娘家全凭你。” “婆婆勿准我归去, 要我在家理寒衣, 生活当然是要做, 不过怎能来得及? 生活堆满一道地, 我夜夜做到头鸡啼, 介多生活来做好, 已是来到九月里。” “今朝巧遇好天气, 我打定主意要归去, 前面来了我小叔, 待我同他诉详细。” 叔叔总算有道理, 二嫂二嫂蛮亲热: “九月是个重阳节, 也是一年之中大节期, 若还侬要归娘家, 要大包、小包带得去, 要是回去空双手, 隔壁邻舍要笑你。 我爹娘都勿愿你回去, 哪肯买物去送礼? 依我还是过过重阳节, 要归娘家十月里。” “叔叔讲话也是理, 若是我空手回家去, 人家背后来谈论, 哪有这张木脸皮?” “一等又到十月里, 今朝我又要回娘家去, 前面来了我伯姆, 还是同伊说详细。” 伯姆也算勿错起, 听了便把话来提: “二婶侬,肚皮天天来大起, 长桥远路要防避, 若还回转娘家去, 一路之上呒人携, 万一小人生在田畈里, 秽污天来秽污地, 要是再走拢来一班小兄弟, 统来看侬花把戏, 侬张脸皮哪里去? 还是且等小人生落地, 十一月里再归去。” “我日盼夜望回娘家, 连得冤家肚皮也勿争气, 害我十月难如意, 没法子,只好另外换日期。” 到了十月二十二, 果然小人来落地, 生得白嫩又秀气, 合家老小添欢喜。 一等又等到了十一月底, 阿妃又想归娘家去: “趁着小叔婆心欢喜, 还是同伊去商议。” 小叔婆听了脸板起, 横横眼睛把话提: “侬小人,刚落地, 有关呒关也要忌, 要转娘家过年去, 到外婆家里去抓老母鸡。” “望眼欲穿到年底, 我今朝总好归娘家去, 前面来了我公公, 我还是,走上前去问详细。” (白)“公公,我……” (白)“唔,侬又想归娘家去吗? (唱)“十二月乃是过年节, 百作老司统要归屋里, 何况侬媳妇在夫家, 分岁羹饭总要吃, 煮粽打冻忙勿及, 怎好回转娘家去, 且等明年正月里, 索性去看正月戏。” “一望又望到正月里, 今朝是,无论如何要归去, 自从我,来到此地做童养熄, 日日夜夜点勿歇, 每日起身头鸡啼, 夜晚忙到半夜里, 好东西生时过我手, 烧熟之后呒得吃, 轻重生活一身当, 里里外外我料理, 我月月要想归娘家, 每月总是有事体, 公婆推托勿要话起, 丈夫姑娘也不依, 人人都有爹娘生, 我阿妃,难道是从天上跌落地? 今朝非回家不可, 哦,婆婆已在前道地。” (白)“婆婆!我想归去。” (白)“噢!阿妃呀——” (唱)“侬想回转娘家去, 去年正月到格歇, 一直勿能随侬愿, 实在是,家务忙碌拖牢你。 我婆婆,心里也是勿过意, 因此是,今朝让侬回娘家去。 只不过,阿毛从未出过门, 头趟出门要仔细, 侬快去拣个好日期。” “好!小叔公就在贴隔壁, 我阿妃,一脚就到伊屋里。” (白)“小叔公!” (白)“噢,阿妃!” (白)“婆婆已答应我归娘家,特来请侬拣个吉利的日子。” (白)唔—— (唱)“我把历本看详细, 侬正月勿好归娘家去—— (插白:为啥?) 初一初二拜天地, 初三初四回飨节, 初六初七上八里, 十三乃是杨公忌, 十四是个灯下节, 十五是个元宵节, 十七十八黑道日, 廿三廿四事不宜, 其余统统勿吉利, 正月呒有好日期。 若还要拣好日子, 只有等到二月二。” “唉!望到今日非容易, 谁知断命日历也晦气! 若还我硬着头皮回娘家, 阿毛伊万一发点热, 我阿妃哪会受得起? 我只好,等到二月再回去。” 二月杏花白似雪, 今朝碰到好天气, 阿妃一心归娘家, 直到今日才如意。 公公做人有道理, 大包、小包都买齐, 婆婆也算勿错起, 吩咐路上要仔细, 又把阿毛来抱去, 小小头皮剃一剃, 乌鼻头,画几笔, 好到外婆家去抓老母鸡; 小叔、姑娘也客气, 喊来了,抬轿佬七老哥和八老弟。 轿子歇在堂前里, 两人进来笑嘻嘻: “那年抬侬到此地, 今日又抬侬归娘家去。” “谢谢侬七老哥和八老弟, 快快抬我娘家去, 山路要走五十里, 慢了恐怕来勿及!” (众白)“好,早点归来还。” (白)“喔!公公、婆婆、小叔、姑娘,阿妃我去了。” (众白)“好!慢慢去。” (唱)多亏七老哥和八老弟, 抬起轿子快似飞, 西山太阳未落地, 轿子已进娘家道地里。 一见阿妃回转家, 合家老小心欢喜: 这个过来喊阿妃, 那个起来叫姐姐。 伊娘一见女儿归, 真正欢喜得出眼泪, 忙把外孙抱过去, 拜祖宗来拜天地, 拜家堂来拜灶司, 拜来拜去拜勿及; 伊爹见伊回屋里, 忙背钱褡上市去; 伊弟见伊回屋里, 背起锄头挖荸荠; 伊妹见伊回屋里, 手拎莱篮拨菜去; 伊哥见伊回屋里, 手捏薄刀杀雄鸡; 全家只有伊嫂嫂勿乐意, 忙把针头布脑全收起, 苎麻头尾破鞋底, 一并锁进箱笼里。 伊还将房门紧关闭, 又一脚来到厨房里, 火钳、火叉到灶塘底, 铜勺、铜瓢闶在汤锅里, 为来又为去, 防备伊姑娘偷东西。 伊一见男人在抓鸡, 忙上前把鸡赶开去。 哥哥见了犯心气, 大骂贱人不通理: “侬姑娘多年勿回家, 今日回家应欢喜, 杀鸡款待是常情, 一家骨肉要亲热, 我捉鸡,侬反来赶开去, 这是为了啥道理?” 嫂嫂一听怒火起, 对着男人发脾气: “侬妹今日回娘家, 又不是得中状元来及第, 勿过是个童养媳, 侬倒要,摆开场面去杀鸡!” 哪晓事情碰得奇, 阿妃刚在贴隔壁, 一听肚里多烦恼, 忙对嫂嫂把话提: “我离家已有十多年, 今日回家非容易, 合家见我回家来, 个个脸上笑嘻嘻, 我有啥格冲撞你, 偏偏勿把我放眼里, 还同哥哥来争吵, 毫无姑嫂情和义, 难道侬,不在人家做媳妇? 侬也该,想想别人想自己。” “哼!我想自己也想过你, 侬且等我说详细: 我阿嫂,花龙大轿到此地, 有媒有证又有礼; 侬是个,送给人家的童养媳, 好比是,鞋子底下一块泥! 侬我身份不能比, 凤凰、乌鸦有高低。” 阿妃气得身发抖, 好比霎时跌落大海底。 “唉!先前婆家虐待我, 总以为,离家难免受人欺; 因此我,日夜盼望归娘家, 又谁知,回转反来淘肚气! 我做牛做马做到死, 却到处受人看勿起。” (哭)“嗬!嗬!嗬!也罢。妈,我还是归去!” (白)“阿妃!为啥!” (唱)“妈呀!我日夜望到娘家来, 去年盼到今年二月里。 我当娘家有情味, 我当娘家是神仙地, 我未吃哥哥肩挑米, 也勿穿嫂嫂嫁时衣, 嫂嫂伊防我偷东西, 还又比高来又比低, 话我是,鞋子底下一块泥, 和伊是,凤凰、乌鸦勿能比, 我反而受了一肚气, 妈!我深夜要归夫家去!” (白)哎,侬,侬勿要听伊!侬刚刚来,哪格就好回去,给人家……” (白)“妈!我心里难过……” (唱)正当难舍又难离, 走进人来一大批: 伊爹买了条鲜鱼, 伊弟弟挖了篮荸荠, 伊妹妹割来黄芽菜, 伊哥哥拿了只死鸡, 伊娘一见心更急, 颤颤抖抖把话提。 (白)“阿妃,伊要回去了。” (白)“啊!那为啥呢?” (白)“爹爹,哥哥,你们日后会明白的。” (唱)“爹娘呀!并不是我心硬定要去, 只因为,伊言语好似寒冬冷水滴心里, 此去我不想再回来, 我死也死在夫家地, 我还有一句心底话—— (众插白:什么?快讲!) 切莫再把妹妹去做童养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