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剧
地方大戏剧种,旧称祁阳班子。民国年间,称祁阳戏,民国二十三年(1934)《剧学月刊》曾载新田人刘守鹤《祁阳剧》专论。清末江西、福建等地,称祁阳戏为楚南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定名祁剧。祁剧,兼有高、弹、昆三种声腔。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分支为永河、宝河两大流派,但舞台语言,统一用经过规范化的祁阳官话。艺术特点高亢、粗犷,带有浓郁的山野气息。
明初,弋阳腔传入湖南后,流传到祁阳一带,与当地的民间艺术相结合,逐渐地方化。《目连传》为弋阳腔最早的剧目,祁剧艺人向称目连戏为祁剧高腔之祖,确知祁剧最早的声腔是高腔。据清代同治九年修纂的《祁阳县志·艺文志》所载邓奇逢追叙祁藩王轶事诗《祁阳杂咏》之四,记述明末本地优伶在祁阳王府的演出活动,此时祁阳地方已有体制较完备的戏班。昆山腔风靡全国后,祁剧又吸收了昆腔和昆腔剧目。《浣纱记》中的《歌舞采莲》一折,祁剧至今尚能演唱。清康熙后,祁剧先后融汇徽调、汉调和西秦腔,而形成弹腔(南北路)。在弹腔的发展过程中,祁剧与宜黄戏有过较多的艺术交流,南路曾受过宜黄腔的一定影响。随着声腔的增多,剧目、表演艺术日益丰富,祁剧逐渐成为一个多声腔的剧种。
祁剧流布区域广阔,除湖南的衡阳、邵阳、零陵、郴州、怀化五地区外,并流行于毗邻各省(区)的广大地区。如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全州、桂林、平乐,柳州等地。清咸、同年间有瑞华班、庆芳班在桂林演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唐景崧办、“桂林春班”,聘请了不少祁剧艺人。桂林、全州创办的科班,都请了祁剧艺人担任教师,如桂永寿、唐玉明,李玉亮、苏荣兰等。祁剧在广东演出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广州《梨园会馆上会碑记》,载有二十二个湖南戏班,其中不少为祁阳班子。在粤北连州、韶关、南雄等十四县以及潮州、汕头等地,常有祁剧班社去演出。江西赣州地区,祁剧演出活动频繁。祁剧艺人向有“三下赣南”的传说,清乾隆时去了第一批,清同治末年由张永发、邓如鹊组织的仁和班为第二批,清末民初由胡洪贵、朱仁山等组织的福兴班为第三批。民国十六年(1927)前后,在赣南有三十七个祁剧班。五十年代初在赣南还有六个专业祁剧团。福建西部的宁化、清流、明溪、永安、连城等地,也是祁剧活动地区。据宁化县调查,在宁化坊田池氏祠堂戏台壁上留有乾隆丙辰(1736)寒食节湖南新喜堂班到此演出的题字。清道光以来,去闽西的有喜光班、荣盛班、双贵班等;清末民初龙明信从祁阳带去新福祥班,该班在闽西活动三十余年,并招收了祥、忠、永三科徒弟。
祁剧奉祀的戏神有三:一是唐明皇,艺人尊为“老郎皇”,生日为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现可查考的祁剧老郎庙有:零陵蔡家铺,邵阳狮子巷,邵阳白仓,江西赣州八角井。二是雷海青,艺人尊他为戏神。三是焦德侯爷,他系宋徽宗伶官,生日为农历十月二十一日。
祁剧共有传统剧目九百四十一个,其中高、昆剧目一百七十七个,弹腔剧目七百五十九个,另有小调剧目五个。高、昆戏除《目连传》、《精忠传》、《观音戏》、《夫子戏》等大本戏外,还有《投笔记》、《古城记》、《访东京》、《芭蕉树》等整本和《来迟赶潘》、《金精戏仪》、《玉莲投江》、《隔窗会妻》、《杜宝劝农》、《别母乱箭》、《武松杀嫂》等百多个单折,都是常演剧目。弹腔剧目大多是春秋列国、秦汉三国、薛家将、杨家将、岳家将、水浒故事及包公戏、按院戏。江湖上流传的十大本《一捧雪》、《二度梅》、《三天香》、《四国齐》、《五岳图》、《六月雪》、《七剑书》、《八义图》、《九莲灯》、《十美图》和《花部农谭》中提到的《两狼山》、《赛琵琶》、《清风亭》等十个剧目,至今都完整地保留下来。此外还有一些稀有剧目如《瑞罗帐》、《阴阳树》、《闹沙河》、《铜桥渡》、《泗水拿刚》、《刘二扣当》等现仍经常演出。常演剧目将近四百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增剧目,据祁阳、祁东、邵阳、零陵四个祁剧团演出新剧目统计共一百零四出。其中古代故事戏如《逼上梁山》、《文天祥》、《将相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生死牌》、《十五贯》、《杨门女将》、《春草闯堂》等五十八出,现代戏如《白毛女》、《赤叶河》、《菊花》、《红嫂》、《沙家浜》、《龙江颂》、《洪湖赤卫队》、《游乡》、《山乡风云》等四十六出。
祁剧音乐唱腔,素以高亢、激越见称,高昆及吹奏曲牌十分丰富,共有一千零七十九支。高腔是祁剧中最古老、最有特色的声腔。演唱时,以鼓击节,出腔配有锣鼓、唢呐伴腔。其曲牌分为南、北、正、杂等类别。南、北的区别表现在旋律和乐曲情绪上,南的较抒情,北的较悲壮。正、杂之分,即连台本大戏为正高,其余为杂高。咬字注重单、双、空、实,出音区别抑扬、顿挫。帮腔有两种形式,永河派以人声帮腔,宝河派以唢呐帮腔。昆腔与高腔一样,也有正、杂之分,演唱时用唢呐和笛子伴奏。弹腔分南、北路。南路还包括弋板、安春、阴皮、七句半等。演唱时男女分腔较严格。南、北路旋律,相互糅和应用的,称为“南转北、北转南”。独特的唱腔,有“四门腔”和“吊句子”(也叫丢句子)。四门腔南、北路均有,为皇帝与统帅所专用。弹腔调门高,只老旦和小丑用本嗓,其余各行都用真假嗓结合演唱,但声音各有区别。须生用沙音,以表现其苍老;小生用子音,以表现其文秀;小旦用窄音,以表现其柔媚;花脸用霸音,以表现其粗豪。祁剧的过场音乐分大牌子和小牌子两类。大牌子用一对唢呐齐奏,故又称‘唢呐牌子”,小牌子以笛子、胡琴、三弦等乐器演奏。打击乐中,有特制的高音战鼓、帽形噪鼓、高音小锣和低音大锣、大钹。弦乐有祁胡、月琴、三弦、板胡四大件。祁胡是主奏乐器,音调特别高亢。
祁剧的表演,有一套特有形式。如“亮相”,必须在撩袖、抖袖、整冠或理鬓之后。“开衫子”,分全衫子和半边衫子两种。表演动作要求“归子午”,即眼睛、鼻子、胸膛、手指、脚尖的动作目标的一致性。出手、出脚,各行当有着严格的区分:出手,花脸过头,须生平眉,小生平肩,旦脚平乳;花脸武戏用虎爪,蟒袍戏用龙爪,生、旦两行武戏用剑手,文戏用兰花手。出脚,花脸盘腿,踢出时脚稍弯,要见靴底。生行偏腿直踢,脚尖落地。旦脚出脚,脚尖不能高过五寸。“马路”有几十种舞蹈动作,常用的有跑马、溜马、冲马、勒马、退马、纵马以及马失前蹄、马落陷阱等。特别讲究腕子功,要求做到柔若无骨,能倒掌,转动灵活自如,运用罗口袖能快速抓、抛、转、挽、变化繁多。眼神表情多种多样,表现吃惊或焦急用斗眼,表现沉思用梭眼,表现威武英俊用颤眼,表现人之喜悦、爱慕用俊眼等,故演员特别注重眼神训练。祁剧表演的艺术风格,粗犷朴实而富于山野气,表现战斗生活则更为强烈。高昆戏如《岳传》的《牛头寨》,《封神传》的《反五关》,《目连传》的《打三官堂》、《刘氏逃棚》等,都很突出。弹腔戏更发展了这种特点。如《夜战马超》,张飞赤膊上阵;《马刚打闸》的马刚用锏打闸门,动作粗野,气氛紧张;《三气周瑜》的张飞,脚踏在周瑜腿上,伸出虎爪,对准周瑜的双眼,大声吼叫;《秦府抵命》的秦灿,除扑桌、丢桌的大动作外,并与王桂英扭打,三进三退,最后一脚把王桂英踢出府外。祁剧的表演艺术的另一面是细腻精致。高昆戏如《昭君出塞》、《歌舞采莲》,弹腔戏如《烤火下山》、《拾玉镯》、《绣楼赠塔》、《捡柴》等,都是动作细腻,表情生动,经过精雕细琢的代表剧目。祁剧丑行艺术相当发达,除应有的幽默、诙谐外,且多泥土气息。此外,表演上还注重绝招与特技,如打叉、罗口袖功、罗帽功、紫金冠功等;有些戏把民间武术融入武打场面,使动作更精练而富于地方色彩。以前进门时演员多以单脚一跳而入,叫“小跳”,现已不用。
祁剧脚色行当为正生、小生、正旦、小旦、老旦、花脸、丑脚七行,但每个戏班除正旦、老旦只一个外,其他诸行都有多人,而七行的格局不变。每行演员多了,技术水平不一,于是产生了当场制,各行分为当场、二个、三个等。到抗日战争前后,又加“特别当场”(即副当场)。这种当场制,到本世纪五十年代初才被取消。
祁剧化妆,除花脸、小丑有脸谱外,小旦化妆,还画眼填眉,施粉涂朱,其他各行就较简便,老旦只加发髻,生脚只挂胡须加冠带,不施脂粉,小生只加冠带,不施脂粉,近三十年已有很大改进。祁剧服饰也有它的特点。旧时穿的蟒与官衣,用的是圆口罗袖。靠旗扎在腰上,展开的幅度不大,现俱有改变。旦脚用的七星额,缀七颗明珠,间以彩色绒球。还有软罗帽、活动紫金冠等。祁剧甩发与众不同,旦脚用软打发,其他各行则用布制“披发”。各行用的靴子也有区别,花脸用木制高底靴,生、丑用平底快靴。
祁剧班社,有科班、中班、江湖班三种。科班,入科三年满师。今知最早一个科班,是祁阳人王春(一说是黄绍连)约在道光年间创办于白水。稍后在零陵有蒋旺,在桂阳有萧吉,在祁阳有罗琼、蒋新等。自清咸丰到抗日战争前后,共办七十九个科班。仅祁阳县就办有鸿、元、如、永、祥、方、香、梅、茂、云、玉、翠、文、馥、明、三、和、安、喜、荣、仁、梓、枝、劝、福、观、锦、秀、柱、忠、浯、国、有、新、美、赛翠、丽、巧、宜、甫、凤、富、超、云等四十四个科班。东安创办月、翠、盛、最、品、玉、韵、仙、楚、瑞、连、金、进等十四个科班。宝庆府所属各县办有宝、华、福、松、镇、庆、金、艳、青、云等十个科班。湘南各县办有云、荣、文、汉、昇、民、春、金、富、云、胜等十一个科班。此外,随师学艺的也不少,其中影响大的有陈玉官(生)、邹镇龙(花脸)、刘永和(花脸)、张秀兰(旦)、周秀凤(旦)、邓昆山(旦)、王和珍(旦)、罗洪卿(鼓师)等。
中班,学员出科后,还须帮师三年,这三年便称中班。学员一面唱戏,一面学戏,所不同的是可拿到微薄工资。
江湖班,即职业班社。今知最早的江湖班,是清康熙时在武岗一带演出的老春华班。清乾隆时有新喜堂班、瑞华班、庆芳班。清道光时有老四喜班。清同治以后有吉祥班、祥泰班、天庆班。清末的四喜班、荣庆班、老永和、天仙园合称为四大名班。民初到抗日战争前后的著名江湖班,祁阳有大舞台、发舞台和国华班,零陵有明正戏院、品舞台、开明戏院,宝庆有紫云台、用中戏院,宜章有大吉祥,桂阳有太和园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艺人纷纷自动组织剧团。据1956年剧团登记表统计,全省共有祁剧团二十九个,从业人员一千九百七十二人,祁剧事业蓬勃发展。为满足观众需要,1960年中共湖南省委决定建立湖南省祁剧院。零陵、邵阳、衡阳、郴州、祁阳、祁东、武岗等地、—县祁剧团,先后开办小演员训练班。省戏曲学校也于1963年设祁剧科,共招收学员二百五十四人。这批小演员茁壮成长,现在他们已成为各祁剧团的骨干力量。但在十年动乱中,许多剧团被解散,大部分艺人下放农村,使祁剧艺术受到摧残。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省已恢复二十二个祁剧团,为振兴祁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近三十年来,祁剧艺人积极挖掘传统剧目,整理出《昭君出塞》、《闹严府》、《牛皋毁旨》、《绣楼赠塔》、《柳迎春》、《武松杀嫂》、《访贤记》、《包公坐监》等剧目,在全省历届会演中被评为优秀剧目并获奖。《昭君出塞》曾三次上北京汇报演出。1960年春湖南省祁剧艺术代表团在怀仁堂向中央党政领导人汇报演出了《闹严府》。自1958年以来,创作、改编了《黄公略》、《燕子与兰兰》、《送粮》、《松坡将军》等现代戏。其中《送粮》拍摄成戏曲艺术片。1980年10月到12月,湖南省文化局组织全省祁剧名老艺人,在祁阳举行了祁剧教学演出,组织了中、青年主要演员两百余人学习优秀传统剧目,并选出二十四个优秀剧目录相,为祁剧保留了一份珍贵的艺术遗产。
祁剧,旧称祁阳班子、祁阳戏。清末,江西、福建等地称祁阳戏为“楚南戏”;民国年间,称“祁阳戏”,因其发生发展于祁阳一带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祁剧”。
祁剧源于弋阳腔,是比京剧历史还早400年的地方剧种,明初传入祁阳后与地方艺术相融合,经过长期演变而逐渐形成。据说明永乐年间(1403—1424),当时弋阳腔目莲戏随江西移民传至祁阳,逐渐传播;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弋阳诸腔与当地丰富的祁阳地方语言、音乐、祭祀、风俗、民情相结合,逐渐地方化,形成了祁阳一带的高腔;明朝万历年间,昆山腔风靡全国后,祁阳一带的戏曲又吸收了昆腔和昆腔剧目;明嘉靖年间(1521一1566),祁剧己初具规模。此后,逐步流传到湘南、湘西、湘中、粤北、赣南、闽西、广西、黔东一带,遂有“祁阳弟子遍天下”之称。祁剧在长期流传过程中,造成剧目、唱腔、脸谱、服饰、应工、表演风格的差异,形成两大流派:以祁阳县、永州市为中心的湘南各地的祁剧,叫“永河派”;以邵阳市为中心的湘中、湘西各地的祁剧,叫“宝河派”。清康熙后,祁剧先后融汇徽调、汉调和秦腔而形成弹腔(南北路)。随着声腔的增多,祁剧剧目、表演艺术日益丰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以弹腔为主的多声腔剧种。到了清朝康熙、乾隆年间,社会太平,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官场选伎征歌,民间酬神演戏,一时成为社会时尚。
祁剧的音乐,受湘南地方语言音调和当地民间音乐的影响,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其艺术风格既有粗犷、朴实、富于山野气息的一面,也有细腻精致的一面。祁剧的角色行当为正生、小生、正旦、老旦、花脸、丑角七行。表演上有一些特有的形式,“亮相”以及各行当的出手、出脚,都有要求。祁剧的丑行艺术相当发达,除了丑行共有的诙谐、幽默之外,更多一分泥土的芬芳。在表演上,祁剧还特别注意绝招和特技的运用,如打义、罗口袖功、罗帽功、紫金冠功、堆罗汉、倒大树等。有些戏还将民间武术融入其中,使之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地方色彩。
祁剧音乐丰富,高、昆唱腔和伴奏、曲牌数以千计。一般可以分为高腔、弹腔、昆腔三种唱腔。高腔是祁剧演出中最古老和具有特色的声腔,至今仍然保留着帽形噪鼓等古老的伴奏乐器。演唱的时候,用鼓来打击出节拍,出腔则配合有锣鼓、唢呐来伴腔,用来渲染气氛,具有弋阳腔的“其节以鼓,其调喧”的特点。它的曲牌可以分为南、北、正、杂等类别。南、北曲牌的区别主要在旋律和乐曲情绪上,一般南曲比较抒情,北曲的比较悲壮。弹腔可分为南北两路,其中南路相当于二簧,包括弋板、安春、阴皮等,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受到徽剧、宜黄腔等的影响。北路则相当于西皮,并有弋板(四平)、安春(吹腔)等调。南北路旋律相互糅合应用,被称为“南转北,北转南”。昆腔保留的曲牌较多,曲牌版式大体可以分为正板、青板、吊句子三种。其中正板为一板三眼的四拍子;青板则为一板一眼和有板无眼的样式,多适用于节奏较快、情绪变化较大的场面;吊句子则多为自由节奏的板式,适合情绪激昂的场面。
祁剧的唱腔高扬激昂,传统的唱法除了旦、丑角用真声外,其他的行当均讲究用“雨夹雪”(真假声结合)的方式。演唱要求严格,咬字则要注重表现单、双、空、实,出音则讲究抑、扬、顿、挫,务求要做到字正、音清、腔圆。在表演艺术上,祁剧具有粗犷、夸张、朴实的特点,动作讲究眼、鼻、胸、手指、脚尖的配合一致和匀称协调,必须符合一定的规格,称为“归子午”。祁剧的表演有一套本剧种特有的严格程式:例如“亮相”,就规定要在撩袖、抖袖、整冠或者整鬓之后再进行;“开衫子”,则可以分为全衫子和半边衫子;表现将校辕门侯差和武将出征前的战斗准备,动作程序繁杂,规格严谨,难度很高。
祁剧的各行当角色的指、眼、步和身段,都各自有一套技法:要求花脸过头、须生平眉、小生平肩。例如花脸一般讲究眼珠的滚动和脸部肌肉的颤动;旦行讲究柔软放松的“棉花身段”等。祁剧在表演工夫上特别重视腕子功,要求能做到倒掌(手掌向外,手指能碰到手臂),转动灵活,耍出各种“腕子花”样式,做到柔弱无骨、转动灵活自如。眼神表情也有多种多样,表现吃惊或者焦急时用“斗眼”,表现发怒或者威胁时用“瞪眼”,表现沉思时用“梭眼”,表现气愤时用“睁眼”,表现左右看人用“分眼”,表现人之将死用“阴眼”,表现人之喜爱多情用“俊眼”,等等。
祁剧的表演艺术多从生活出发,加以舞蹈化的发展。除此之外,祁剧尚有许多独特的表演技巧,如跑马的舞蹈,习惯上称作“马路”,就有几十种不同的舞蹈动作,不但表演逼真,而且十分优美。祁剧同时又融合和吸收了拳击、舞剑等民间武术,因而更具有乡土特色。脸谱一般只用红、黑、白三色,多注重眼、鼻、口的勾画,线条刚劲有力。
祁剧伴奏的乐器则主要为祁胡、月琴、三弦、板胡(瓜琴)四大件。祁胡伴奏用的琴筒一般用楠竹制作而成,一般小而长,筒口成喇叭形,琴柱内装上铁条,琴弓内藏铁丝,其音阶高扬嘹亮。在打击乐器方面,有特制的高音战鼓和帽形噪鼓以及宽边的大锣和大钹等。
祁剧现行的角色行,当可以分为生角、小生、花脸、丑角、正旦、小旦、老旦七行。除老旦在重头戏中较少外,其他各行当又因扮演不同类型的角色分成若干戏路。其中正生包括白须、花须、青须;花脸包括整个净行角色;丑角有文丑和武丑之别。每个戏班的正旦和和老旦只有一个,除此其他各行都有多人。生角,或称作正生,一般扮演挂青、白、花三种胡须的角色,其中还包括红生。一般按穿着的不同袍服可分为官衣、水衣、解袍、靠马、稻子、袍子、黄布摆等不同戏路;此外还有员外戏、背时皇帝戏(扮演被迫退位的帝王)、死戏、疯戏等特殊做派。其中的靠马戏指扎靠路马的武将戏。挂白须者如杨滚、黄忠,挂青须者如岳飞、马超。 小生,一般按照演员的冠戴来分戏路,在文戏中戴有纱帽、解元巾和一字巾戏,武戏则有二龙叉和包巾戏,紫金冠和罗帽戏则文武戏兼有。此外还有一路开脸戏,如《金水桥》中的秦英、《薛刚反唐》一剧中的薛葵,还有挂须戏如《杨滚教枪》中的高怀德等。花脸,按穿着可分为诸如蟒袍、靠马、袍子、水衣、赤膊等不同种戏路。蟒袍戏还有文、武不同戏路之分。文戏者扮演诸如曹操、严嵩、潘洪、包公等角色,注重不同的位份和讲唱手法;武戏如《司马洗宫》中的司马师,注重袍袖功夫,有大幅度的挥袖、甩袖等动作;袍子戏中有几出中军戏(如《打弹鸣冤》中的中军),穿袍子、马褂,马蹄袖,挂朝珠,常走点步,动袖的时候还带有甩须,身法特多。赤膊戏则多扮演张飞、马刚等角色,演员袒露上身,并常用滚肚的技法。祁剧花脸角色的表演风格豪迈、粗犷、火辣。不论演哪路戏,都会有大幅度的动脸转眼的表演。 丑角,扮演的角色类型繁杂,戏路甚多。按穿着来分有诸如解袍、官衣、褶子、烂派、水衣等戏路;若按人物类型分就有老脸、公子、和尚、娃娃、痞子、蠢子、残疾人等不同的做派。蟒袍戏如《大进宫》当中的赵炳,官衣戏如《闹严府》中的赵文华,比较注意讲究位份,重在突出面部表情。公子戏与和尚戏则都属褶子戏类,身法颇多。公子戏着花褶子,戴公子巾,耍风流扇,甩袖时讲究缩脚矮身。和尚戏则穿和尚褶子,戴和尚帽,走矮步,基本功要求甚高。烂派戏则多以衣着褴褛而得名,扮演术士、家院、解差、花子、瞎子、蠢子、哑巴等各类人物,比较注重讲白和表情的表现力。水衣戏可以分为文、武两类:文戏大多扮善良、诙谐的乡民,如《问樵开箱》中的格子,还包括穿水衣的老脸戏、娃娃戏、矮子戏等;武戏则多为扮演诸如江湖武士、贼盗等角色,如《水浒》中的鼓上蚤时迁。正旦,一般扮演端庄温柔贤惠淑女的妇女形象,如剧本《观音》中的观音、《岳传》中的岳夫人,对表演者要求稳重、文静。但并不是所有的形象都如此,在正旦扮演的有些角色中,表演也相当泼辣、粗迈,例如《目连传·打三官堂》中的刘四娘扮演便是。小旦,一般饰演年轻姑娘和性格泼辣或风骚的妇女形象,前者形象诸如严婉玉、孙玉姣、杨排风等,后者诸如阎惜姣、潘金莲等。小旦的表演上做工较多,一般要求演员轻盈娇俏,动作幅度较大。正旦和小旦有一些共同的戏路,如闺阁戏、蟒袍戏、靠马戏、背搭戏、悲泪戏等。闺阁戏又被称作闺门旦戏,以小旦的扮演为主,例如《绣楼赠塔》中的陈翠娥;也有正旦扮演的,如《三天香》中的谢天香,要求表演者文雅、柔缓。 老旦,多扮演老年妇女。重戏不多,有“三出半老旦戏”之说,多为唱功戏。
祁剧的剧目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其一,高腔剧目。祁剧高腔最早的剧目是《目连传》,现存的传统演出本《目连正传》有124折。其余的高腔演出剧目还有《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等。其二,昆腔剧目。主要有《天官赐福》《八仙庆寿》《卸甲封王》《六国封相》等。其三,弹腔剧目。弹腔分南、北路,剧目题材大都来自历史小说,主要是春秋列国、秦汉三国、薛家将、杨家将、岳家将、水浒故事及包公戏、按院戏,如《黄飞虎反五关》《湘江会》《吴汉杀妻》等;表现坚贞爱情和美丽神话的剧目也有不少,如《拾玉镯》《白蛇传》等。
祁剧剧目中,有不少做工戏,如《烤火下山》《刘高抢亲》等。这些戏道白、唱词很少,主要是靠表演动作来介绍剧情,展开故事,表现人物。这样一来,也就形成了祁剧重表演、重做工的特点。另外,祁剧表演还特别重视眼功,眼神表情多种多样;表现吃惊或焦急用斗眼,表现沉思用梭眼,表现威武英俊用颤眼,表现人之喜悦、爱慕用俊眼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祁剧多次进京向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演出,毛泽东还亲自为祁剧《昭君出塞》改过唱词。祁剧先后创造出了《封神榜》《孟丽君》等传统戏,《孔繁森》《郑培民》等现代戏。现代祁剧《走廊宽,走廊窄》曾获省田汉戏剧一等奖,《孟丽君》历时20多年,演出5000多场,《目连传》则得到了欧美人的高度评价。
祁剧现有传统剧目总数上千,有一两百剧目已失传,后在1956—1961年期间发掘出来一些。祁剧中的弹腔剧目约占百分之八十,高、昆剧目约占百分之二十。现今祁剧传统剧目,据统计有大小戏893本,其中百分之八十为弹腔剧目。高、昆整本戏《目连传》《精忠传》《观音戏》《夫子戏》等四大部称为祁剧“正高”“正昆”代表剧目,其他属于明清传奇的高腔、昆腔戏则被称为“耍高”“耍昆”。“耍高”剧目有《琵琶记》《金印记》《投笔记》《一品忠》等,“耍昆”剧目有《鹿台饮宴》《卸甲封王》《别母乱箭》《藏舟刺梁》《劝农赏花》等。弹腔戏大多搬演《三国演义》《水浒传》《杨家将》等历史故事,以及部分神话传说和公案戏。经过整理较有影响的传统剧目有《昭君出塞》《牛皋毁旨》《闹严府》《泗水拿刚》,创作的现代戏有《黄公略》和已摄制成影片的《送粮》等。
祁剧科班众多,名伶辈出。清咸丰、同治以后,祁剧科班到处涌现。祁剧著名班社在清嘉庆年间有吉祥班、老四喜;光绪年间有荣庆、老永和;辛亥革命以后有大舞台、发舞台、品舞台、紫云台、大吉祥、太和园、开明、用中、国华等班。祁剧艺人历来重视培养新人,据现有资料,自咸丰、同治到抗日战争前,祁阳县办有:鸿、元、如、永、祥、方、香、梅、玉、翠、文、三、喜、荣、国、丽、巧、春、超等四42个科班。其中玉字科的李玉亮,翠字科的何翠福,三字科的唐三雄,喜字科的刘喜艮,称祁剧三个半聪明子弟,他们都是名重一时的艺术家。培植人才最多的,当推“荣”字科班,如名丑李荣富(艺名李泥巴),名生李荣祯,名旦苏荣兰,都是驰名湘桂的老师傅,在祁剧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1933年在祁阳洪桥办的“丽华班”,为祁剧第一个女子科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邵阳、武岗、零陵、衡阳又培养了大批演员,大多成为各剧团的骨干,著名演员有李荣祯、桂松茂、郭品文、邓汉葵、李泥巴、筱玉梅、谢美仙等。
祁剧流行传播的地域很广。省内流行于今永州、邵阳、衡阳、郴州、怀化等市,省外流行于广西、广东、江西、福建等省的部分县市。据文字记载,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祁阳有“端华班”“庆芳班”在桂林一带演出。祁剧与桂剧交往密切,相互产生过影响。桂剧科班,大都聘请祁剧艺人担任教师,桂剧与祁剧剧目相同率达90%以上。声腔,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祁桂两剧均有高、昆、弹及杂腔小调等,又以弹腔为主。另一方面,在全面抗战时期,欧阳予倩、马君武、焦菊隐等倡导桂剧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桂剧演员来湖南搭班演出,也同样影响了祁剧艺人在艺术表演方面的改革、更新。如旦角唱腔北路慢二流,经过改革,较以前更为轻柔婉转。表演上,最明显的例子是祁剧艺人对桂剧《下宛城》做了新处理之后,演出时便改为《特别宛城》,以区别于原来的《下宛城》。祁剧在广东的演出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广州《梨园会馆上会碑记》记载有数十个湖南戏班,其中不少为祁阳班子。在粤北连州、韶关、南雄等十多个县以及潮州、汕头等地,常有祁剧班社的演出。欧阳予倩《试谈粤剧》一文所说:“二十年前,我遇到广东的老伶工和在广州落籍的湖南艺人,都曾谈及祁阳班子曾在广东盛行过。广东梆黄的唱法曾受祁阳戏的影响是很自然的……还有角色进门时的一跳(名叫小跳),也和祁阳戏、桂戏相同,而为别的剧种所无。”江西赣州地区,过去常有祁剧的演出活动。祁剧艺人有“三下赣南”之说。1927年前后,祁剧在赣南地区有三十余个祁剧戏班。新中国成立后,在江西大余、南康、瑞金、安远、于都等县还有专业祁剧团。福建西部的宁化、清流、明溪、水安、连城等地也是祁剧活动地区。据调查,从祁剧“新喜堂班”到闽西的宁化演出算起,在福建已有270多年的历史。据在宁化县城定居的祁剧艺人伍仲春、周忠梅说:清宣统二年(1910),祁剧艺人龙明信带了“新福祥班”到闽西宁化演出,并持续三十余年,同时还创办了祥、忠、永三个科班。伍、周便是第二科学徒。祁剧与闽西汉剧、广东汉剧都有一定渊源。闽西汉剧、广东汉剧,当地人多称为外江戏。欧阳予倩认为:闽赣两省相邻。祁剧可能从赣南流入闽西,并很快在当地传播开来。而据一些老人说,广东的汉剧就是祁剧从闽西流传到梅县、潮州后发展而成的。
在祁剧的传承方面,新中国成立后,当时的零陵地区建立了十个祁剧团,分别是零陵专区祁剧团、祁阳县祁剧团、东安县祁剧团、冷水滩祁剧团、道县祁剧团、江永县祁剧团、宁远县祁剧团、江华县祁剧团、蓝山县祁剧团、新田县祁剧团,这些祁剧团推陈出新,除了排演传统剧目外,还上演了一些新剧目,较为有名的有《莲花洞》《燕子与兰兰》《瑶汉新风》《海外来信》《疑山腊梅》《瑶寨烽火》《夜奔瑶寨》《山寨新风》《双还账》《风扫残云》《石碑春秋》《小河九道弯》《二姐与蛇郎》《包公做监》以及《红灯记》《沙家浜》《平原作战》《杜鹃山》《智取威虎山》《孔繁森》等两百多出。另外,自1952年开始,祁剧先后十余次参加国家及省里汇演和献演,较好地传承了这一艺术。
2008年,祁剧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祁剧是湖南地方大戏剧种之一,它又称祁阳班子,民国初年称“祁阳戏”,清末又名“楚南戏”,因形成于祁阳而得名。祁剧广泛流行于湖南省的祁阳、衡阳、邵阳、零陵、郴州、怀化等地区,以及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全州、桂林、平乐、柳州和赣南、粤北、闽西一带。
祁剧兼有高腔、昆腔、弹腔3种声腔,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地形成永河、宝河两大流派,其舞台语言均统一使用祁阳官话。演唱时永河派由鼓师帮腔,宝河派用唢呐帮腔,声调高扬、激越。祁剧剧目繁多,曲牌丰富,是弹腔为主的多声腔的湖南大戏种。
历史沿革
祁剧源于弋阳腔,是明初传入祁阳后与地方艺术相融合,长期演变而逐渐形成的。据说为明永乐年间(1403-1424),当时弋阳腔随江西移民传至祁阳,逐渐传播形成。弋阳腔最早的剧目是《目连传》,其被称为祁剧高腔之祖。祁剧在明代后期,已成为湖南流行较广的剧种。据清代同治九年修纂的《祁阳县志·艺文志》记载,明朝末期,祁阳地方已经有了较为健全体制的戏班活动。
高腔是祁剧最早的声腔,清朝康熙后期,祁剧在先后融合了徽调、汉调和西黄腔之后,逐渐形成了弹腔(南北路)。后弹剧在发展过程中,南路有受宜黄戏的交流影响。随着其流行和剧目及表演艺术的变化,祁剧声腔形式日益丰富。
清朝康熙、乾隆时期,祁剧社有较大的流传和发展,向外遍及广西、广东、江西、福建等省。祁剧著名班社在清嘉庆年间有吉祥班、老四喜班等。咸丰、同治(1851-1874)以后,祁剧有了全面的发展,众多新剧社、剧目和名家不断涌现。
当时的班社有科班、中班、江湖班三种:一、科班。一般的艺员入科三年才满师,期间的活动都在科班内。早期的科班在白水、零陵、贵恙、祁阳等地活动。二、中班。一般在学徒出科后,还要再帮师三年。学徒在次期间仍然一边唱戏,一边学戏,有微波的收入,这段时间被称为“中班”。三、江湖班。最早的江湖班是老春花班,在康熙年间就在武岗一带进行演出活动。乾隆年间有诸如庆芳班、瑞华班、新喜堂班等光绪年间著名班社有荣庆班、老永和班等。清朝末年的四喜班、荣庆班、老永和班和天仙园,合起来被称作“四大名班”。
在祁剧界,艺人们有“三去赣南”之说,第一批在乾隆时期;第二批是仁和班在同治末年;第三批是福兴班在清朝末期民国初年。道光帝时期,艺人龙明信带领的新福祥班在江西宁化著名一时。民国时期,祁剧第一个女子科班丽华班于1933年在祁阳洪桥创办。
新中国建国后,剧团发展兴盛。1956年时,湖南全省有祁剧社团29个,共有1972人参与从事。从1958年起,不断创作现代剧作,如《送粮》、《新坡将军》等。在1960年,湖南省祁剧艺术团汇报演出了《闹严府》;同年,还开始兴建湖南省祁剧院。1963年在省戏曲学院设立祁剧科,开始招收专业学员。十年动乱,使祁剧艺术备受摧残,1978年以来,才渐渐恢复起来,1980年底,湖南省文化局组织全省祁剧教学演出,组织评选出二十四个优秀剧目录相、从而为祁剧保留了众多的许多优秀剧目表演艺术材料,为祁剧的保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艺术特点
祁剧音乐丰富,高、昆唱腔和伴奏、曲牌数以千计。一般可以分为高腔、弹腔、昆腔三种唱腔,高扬激昂的调门。
高腔是祁剧演出中最古老和具有特色的声腔,至今仍然保留着帽形噪鼓等古老的伴奏乐器。演唱的时候,用鼓来打击出节拍,出腔则配合有锣鼓、唢呐来伴腔,用来渲染气氛,具有弋阳腔的“其节以鼓,其调喧”的特点。它的曲牌可以分为南、北、正、杂等类别。南、北曲牌的区别主要在旋律和乐曲情绪上,一般南曲比较抒情,北曲的比较悲壮。
弹腔可分为南北两路,其中南路相当于二簧,包括弋板、安春、阴皮等,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受到徽剧、宜黄腔等的影响。北路则相当于西皮,并有弋板(四平)、安春(吹腔)等调。南北路旋律相互糅合应用,被称为“南转北,北转南”。
昆腔保留的曲牌较多,曲牌版式大体可以分为正板、青板、吊句子三种。其中正板为一板三眼的四拍子;青板则为一板一眼和有板无眼的样式,多适用于节奏较快、情绪变化较大的场面;吊句子则多为自由节奏的板式,适合情绪激昂的场面。
祁剧的唱腔高扬激昂,传统的唱法除了夫旦、丑角用真声外,其他的行当均讲究用“雨夹雪”(真假声结合)的方式。演唱要求严格,咬字则要注重表现单、双、空、实,出音则讲究抑、扬、顿、挫,务求要做到字正、音清、腔圆。在表演艺术上,祁剧具有粗犷、夸张、朴实的特点,动作讲究眼、鼻、胸、手指、脚尖的配合一致和匀称协调,必须符合一定的规格,称为“归子午”。祁剧的表演有一套本剧种特有的严格程式:例如“亮相”就规定要在撩袖、抖袖、整冠或者整鬓之后再进行;“开衫子”则可以分为全衫子和半边衫子;表现将校辕门侯差和武将出征前的战斗的准备,动作程序繁杂,规格严谨,难度很高。
祁剧的各行当脚色的指、眼、步和身段,都各自有一套技法:要求花脸过头、须生平眉、小生平肩。例如花脸一般讲究眼珠的滚动和脸部肌肉的颤动;旦行讲究柔软放松的“棉花身段”等。祁剧在表演工夫上特别重视腕子功,要求能做到倒掌(手掌向外,手指能碰到手臂),转动灵活,耍出各种“腕子花”样式,做到柔弱无骨、转动灵活自如。眼神表情也有多种多样,表现吃惊或者焦急时用“斗眼”,表现发怒或者威胁时用“瞪眼”,表现沉思时用“梭眼”,表现气愤时用“睁眼”,表现左右看人用“分眼”,表现人之将死用“阴眼”,表现人之喜爱多情用“俊眼”等。
祁剧的表演艺术多从生活出发,加以舞蹈化的发展。除此之外,祁剧尚有许多独特的表演技巧,如跑马的舞蹈,习惯上称作“马路”,就有几十种不同的舞蹈动作,不但表演逼真,而且十分优美。同时又融合和吸收了拳击、舞剑等民间武术,因而更具有乡土特色。脸谱一般只用红、黑、白三色,多注重眼、鼻、口的勾画,线条刚劲有力。
祁剧伴奏的乐器则主要为祁胡、月琴、三弦、板胡(瓜琴)4大件,祁胡伴奏用的琴筒一般用楠竹制做而成,一般小而长,筒口成喇叭形,琴柱内装上铁条,琴弓内藏铁丝,其音阶高扬嘹亮。在打击乐器方面,有特制的高音战鼓和帽形噪鼓以及宽边的大锣和大钹等。
角色行当
祁剧现行的角色行当可以分为生脚、小生、花脸、丑脚、正旦、小旦、老旦七行。除老旦在重头戏中较少外,其他各行当又因扮演不同类型的角色分成若干戏路。其中正生包括白须、花须、青须;花脸包括整个净行角色;丑角有文丑和武丑之别。每个戏班的正旦和和老旦只有一个,除此其他各行都有多人。
生脚;或称作正生,一般扮演挂青、白、花三种胡须的角色,其中还包括红生。一般按穿着的不同袍服可分为官衣、水衣、解袍、靠马、稻子、袍子、黄布摆等不同戏路;此外还有员外戏、背时皇帝戏(扮演被迫退位的帝王)、死戏、疯戏等特殊做派。其中的靠马戏指扎靠路马的武将戏。挂白须者如杨滚、黄忠,挂青须者如岳飞、马超。祁剧比较重视功架和马路,并有多种趟马动作,表演时演员上身为骑者,下部状坐骑。例如《杨滚教枪》中的“马踏五营”的一段,杨滚在表演跑马时,一手持刀,一手提靠,上下有节奏地摆动,俨然一副策马疾驰的样子;在表演退马时,双膝微蹲,双足踮起,采取碎步后退的姿势,臀部有节奏地扭动,活像马屁股。这路戏的表演相当具有特色,演出十分火爆。褶子戏和袍子戏则均比较注重身法的变化。特别是在袍子戏中,一般要求袍子、罗帽、胡须和手脚都能紧密配合,如《卖马当锏》一剧当中,秦琼耍的七十二路锏法,身法就特别繁重。在黄布摆戏中扮演长者、乡佬的一类角色时,大多为挂白须角色,要求唱、做、念并重,如《赶子雷打》中的张元秀。
小生:一般按照演员的冠戴来分戏路,在文戏中戴有纱帽、解元巾和一字巾戏,武戏则有二龙叉和包巾戏,紫金冠和罗帽戏则文武戏兼有。此外还有一路开脸戏,如《金水桥》中的秦英,《薛刚反唐》一剧中的薛葵,还有挂须戏如《杨滚教枪》中的高怀德等。紫金冠戏中扮演周瑜、吕布、罗成、子都等将帅,穿蟒或扎靠,都讲究运用颈功挽翎,甩紫金冠,抛披发等技法。解元巾戏扮书生,穿花褶子,讲究运用褶子的风度,斯文中略带有风流,如烧火中的倪俊;一字巾戏扮书生者则穿青褶子,着趿鞋,又称趿鞋戏,表演者斯文儒雅,如梅良玉、许仙等角色。祁剧的小生罗帽戏也用软罗帽,帽坨可作抛下、翻上或转动等动作。文小生则讲究腕子花、指法、袖筒功。
花脸;按穿着可分为诸如蟒袍、靠马、袍子、水衣、赤膊等不同种戏路。蟒袍戏还有文、武不同戏路之分。文戏者扮演诸如曹操、严嵩、潘洪、包公等角色,注重不同的位份和讲唱手法;武戏如《司马洗宫》中的司马师,注重袍袖功夫,有大幅度的挥袖、甩袖等动作;袍子戏中有几出中军戏(如《打弹鸣冤》中的中军),穿袍子、马褂,马蹄袖,挂朝珠,常走点步,动袖的时候还带有甩须,身法特多。赤膊戏则多扮演张飞、马刚等角色,演员袒露上身,并常用滚肚的技法。祁剧花脸角色的表演风格豪迈、粗犷、火辣。不论演哪路戏,都会有大幅度的动脸转眼的表演。如《泗水拿刚》中,当薛刚听说可以为文母报仇雪恨时,突的一下站立起来,头一扬就将软罗帽坨抛向脑后,一脚就架在椅子上,并双袖过头挥舞,双目圆睁,快速旋转,面部的肌肉产生剧烈掣动,一线胡须不断吹起,突出薛刚粗豪的性格和急于报仇的心情。在戏剧《秦府抵命》中,秦灿在盛怒时,双手猛然端起蟒袍前襟往桌上一盖,全身横扑在桌上,两手伸向桌外抓向刘彦昌;而当被刘驳斥得理亏时,则一下子跌跪在桌后,下颌挂在桌沿边,两眼发呆;当毒打秋哥气绝后,抛桌出位察看。这一连串的扑桌、跌桌、抛桌的大幅度动作,表现极为夸张、强烈。
丑脚:扮演的角色类型繁杂,戏路甚多。按穿着来分有诸如解袍、官衣、褶子、烂派、水衣等戏路;若按人物类型分就有老脸、公子、和尚、娃娃、痞子、蠢子、残疾人等不同的做派。蟒袍戏如《大进宫》当中的赵炳,官衣戏如《闹严府》中的赵文华,比较注意讲究位份,重在突出面部表情。公子戏与和尚戏则都属褶子戏类,身法颇多。公子戏着花褶子,戴公于巾,耍风流扇,甩袖时讲究缩脚矮身。和尚戏则穿和尚褶子,戴和尚帽,走矮步,基本功要求甚高。如剧目《样梅寺》中的了空和尚的表演,常用曲膝的拗身法。《双下山》中,本悟和尚有诸多象耍数珠、抛数珠和口衔一双鞋子、张口时将鞋子同时抛向身子两边的特技表演。烂派戏则多以衣着槛楼而得名,扮演术士、家院、解差、化子、瞎子、蠢子、哑巴等各类人物,比较注重讲白和表情的表现力。水衣戏可以分为文、武两类:文戏大多扮善良、诙谐的乡民,如《问樵开箱》中的格子,还包括穿水衣的老脸戏、娃娃戏、矮子戏等;武戏则多为扮演诸如江湖武士、贼盗等角色,如水浒中的鼓上蚤时迁;猴子戏的扮演亦属此类。
正旦:一般扮演端庄温柔贤惠淑女的妇女形象,如剧本《观音》中的观音,《岳传》中的岳夫人,对表演者要求稳重、文静。但并不是所有的形象都如此,在正旦扮演的有些角色中,表演也相当泼辣、粗迈,例如《目连传·打三官堂》中的刘四娘扮演。
小旦:一般饰演年轻姑娘和性格泼辣或具有风骚的妇女形象,前者形象诸如严婉玉、孙玉姣、杨排风等,后者诸如阎惜姣、潘金莲等。小旦的表演上做工较多,一般要求演员轻盈娇俏,动作幅度较大。
正旦和小旦有一些共同的戏路,如闺阁戏、蟒袍戏、靠马戏、背搭戏、悲泪戏等。闺阁戏又被称作闺门旦戏,以小旦的扮演为主,例如《绣楼赠塔》中的陈翠娥形象;也有正且扮演的,如《三天香》中的谢天香。要求表演者文雅、柔缓。背褡戏则以穿背搭而得名,大多扮演丫环,亦以小旦饰演为主,人物性格则大都聪明活泼、调皮泼辣;也有少数几出穿背搭的戏由正旦扮演,如《赶春桃》中的雷氏。悲泪戏中多以唱功为主,正旦扮演者的有如秦香莲、王春娥等;小旦扮演的如《丛台别》中的陈杏元,《叫街生祭》中的王金爱。此外还有一路小旦专工的笑耍戏,例如《桂枝写状》、《金莲调叔》。《调叔》丫类戏,旧有“风流戏”之称。
老旦:多扮演老年妇女。重戏不多,有“三出半老旦戏”之说,即《判双钉》、《造八珍汤》、《浪子收尸》三出,《望儿楼》算半出。此外还有象《太君辞朝》、《仁宗认母》、《牛陴山》等剧,都为唱功戏。
相关事件
未收录本剧目演出信息,如果您有资料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