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

来自戏曲百科

白先勇:回族,当代著名作家,1937年出生于广西,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抗日战争时他与家人到过重庆,上海和南京,后来于1948年迁居香港,就读于喇沙书院。1952年移居台湾。白先勇喜爱昆曲,对于其保存及传承,亦不遗余力。近年来,致力于昆曲的推广,担任青春版《牡丹亭》的总制作人。

   青春版《牡丹亭》
   作为策划和总制作人的白先勇,重新编排了《牡丹亭》这个传唱了四百多年的爱情神话,并且加上了一个令人心动的定语:“青春版”。并于2004年开始巡演。有人认为,这三个字有迎合的意味。而白先勇说,这不是迎合,而是有他的目的在里面。他说:“我想做青春版的牡丹亭,我有几个宗旨。第一个我相信昆曲是一个古老的剧种,它是有很强韧的生命力的,所以我们要把昆曲的青春生命召唤回来,我们做这个戏第一个目的是这个。第二个因为这个剧本身《牡丹亭》本身就是歌颂青春,歌颂爱情的,歌颂生命的这么一个戏。女主角16岁,男主角20岁,做了一场那么美的梦,梦中相会,完全是歌颂青春,青春之歌,我想大学生,年轻人看了可以认同,因为他正在恋爱中,非常的浪漫。中年的人观众看了可以回忆,因为每个人都有一段。老年人看了以后呢,就是追忆,很遥远的时候,也有青春过。青春版牡丹亭,我希望把大家的青春梦统统唤回来。”
   白先勇先生制作青春版《牡丹亭》宗旨之一就是希望借着一出经典大戏,培养出青年观众对昆曲的兴趣,于是大、中学生主要对象了。表演艺术没有年轻观众,不可能继续其生命活力,而以昆曲艺术成就之高,却也最适合作为大、中学生美育的典范。2004年以来,校园巡演成为青春版《牡丹亭》的重要行程,遍及两岸三地,远至美国西岸。在中国大陆,曾经在北大、北师大、南开、浙大、西安交大、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二十多所名校演出,场场爆满,学生观众十万以上,这些青年学子大概百分之九十以上第一次接触昆曲,其中为数不少从此爱上这项精美绝伦的表演艺术。这几年由于青春版《牡丹亭》校园巡演成功,基本上改变了中国大陆高校学生对昆曲的认知与态度,现在校园中观赏昆曲已经成为一时风尚。同时这个《牡丹亭》在香港也培养了大批大、中学生观众。
   白先勇作为作家
   白先勇1956年考取台湾省立成功大学(今“国立”成功大学)水利工程学系。翌年发现兴趣不合,转学“国立”台湾大学外国文学系,改读英国文学。1958年,他在《文学杂志》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金大奶奶》。两年后,他与台大的同学欧阳子,陈若曦,王文兴等共同创办了《现代文学》杂志,并在此发表了《月梦》、《玉卿嫂》、《毕业》等小说多篇。
   1962年,白先勇的母亲马佩璋去世。据他自传文章《蓦然回首》提及,“母亲下葬后,按回教仪式我走了四十天的坟,第四十一天,便出国飞美了。”母亲去世后,他飞往美国爱荷华大学的爱阿华作家工作室(Iowa Writer's Workshop)学习文学理论和创作研究,当时父亲白崇禧也来送行,这是他与父亲最后一次会面。白先勇因丧母之痛以致初到美国时,无法下笔写作。直至同年圣诞节於芝加哥度假,心裏感触良多,因而再次执笔,写成《芝加哥之死》,于1964年发表。论者以为,这是他的转型之作。夏志清称此文“在文体上表现的是两年中潜心修读西洋小说后的惊人进步”,而“象征方法的运用,和主题命意的扩大,表示白先勇已进入了新的成熟境界”。

1965年,取得爱荷华大学硕士学位后,白先勇到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中国语文及文学,并从此在那里定居。他在1994年退休。1999年11月1日发表《养虎贻患-父亲的憾恨(一九四六年春夏间国共第一次“四平街会战”之前因后果及其重大影响)》为父亲白崇禧立传。

白先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散文集《蓦然回首》,长篇小说《孽子》等。白先勇吸收了西洋现代文学的写作技巧,融合到中国传统的表现方式之中,描写新旧交替时代人物的故事和生活,富于历史兴衰和人世沧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