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第六届屈原文艺奖

来自戏曲百科

一、奖项设置

湖北省第六届屈原文艺奖评奖设文艺人才奖、文学创作奖、艺术创作奖、文艺评论奖四个奖项。

二、申报范围

(一)文艺人才:2002年5月至2006年12月,在文艺创作、研究、表演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获全国重大文艺奖项,且年龄在60岁以下(时间截止2006年12月31日)的优秀文艺人才;

(二)文学创作:2003年4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之间发表、出版,且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散文、儿童文学作品;

(三)艺术创作:2003年4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之间创作、发表且在全省或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书法作品、美术作品、摄影作品;在上述时间出版的文艺作品集(以国家公开出版物第一版第一次印刷时间为准);在上述时间投排或演出的曲艺、杂技作品。

(四)文艺评论:2003年4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之间创作、发表且有重大理论突破或在全省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文艺评论作品。

三、申报具体要求

(一)申报文艺人才奖须提供“屈原文艺奖”申报表、艺术简历、事迹介绍及获奖证书(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一式五份;

(二)申报的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散文、儿童文学作品须提供“屈原文艺奖”申报表一式五份、作品一式五份;

(三)申报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及曲艺、杂技作品须提供“屈原文艺奖”申报表一式五份;书法、美术、摄影须提供作品图片、获奖证明一式五份;曲艺、杂技作品须提供作品VCD或DVD光盘一式五份;

(四)申报文艺评论作品须提供“屈原文艺奖”申报表一式五份,作品一式五份。[1]

获奖名单

获奖作品(92个)

特别奖(4个):

儿童剧《柠檬黄的味道》、(武汉市委宣传部)、电影《山乡书记》、(省广电总台)、诗集《喊故乡》(省作协)、歌曲《一把菜籽》(省文联)

优秀奖(37个)

艺术奖(29个)

舞台艺术:

话剧《临时病房》(省文化厅)、京剧《曾侯乙》(省文化厅)、话剧《张之洞》(武汉市委宣传部)、豫剧《山野秀才》(襄樊市委宣传部)

电影、电视剧(片)、广播剧:

电影《我的教师生涯》(省广电局、省广电总台、湖北红色世纪影业有限公司)、电视剧《陪读》(省广电局、武汉市广电局)、电视片《中国律师》(省广电局、省广电总台)、电视片《相聚新三峡》(省广电局、省广电总台)

歌曲:

《工尺谱游戏》(省文联)、《穿越三峡》(省文联)、《梦里常回大别山》(黄冈市委宣传部、省文联)、《我家就在长江边》(武汉市委宣传部、省文联)

摄影:

《徽州民居》(省文联)、《三峡筑坝人》(孝感市委宣传部、省文联)、《拆迁户》(武汉市委宣传部、省文联)

舞蹈:

《直尕思得》(武汉市委宣传部、省文联)、《出来哒》(神农架林区党委宣传部、省文联)

曲艺:

曲艺《告状》(鄂州市委宣传部)、湖北大鼓《一盘冬瓜》(省文联)、恩施三才板《取名》(恩施州委宣传部、省文联)

美术:

《清音》(武汉市委宣传部)、《暖月亮》(省文联)、《有朋自远方来》(省文联)、《梦回大别山》(省文联)、《芸》(省文联)

书法:

行草《今文无极联》(黄石市委宣传部)、行书《陈淮丹楼诗》(宜昌市委宣传部)、篆刻《程迟生篆刻心经》(武汉市委宣传部)、隶书《古风》(宜昌市委宣传部)

文学奖:

《圣天门口》(武汉市委宣传部)、《白玛》(荆门市委宣传部)、《嘭嘭嘭》(省作协)、《梦之坝》(省作协)、《太平狗》(省作协)、《金米》(省作协)

评论奖:

《小说家档案》(省文联)、《缘起、终止、结局——对〈故事新编〉创作历程的分析》(省文联)

提名奖(31个)

艺术奖(24个)

舞台艺术:采茶戏《载梦的小船》(黄石市委宣传部)、花鼓戏《宋玉悲歌》(襄樊市委宣传部)、楚剧《云梦黄香》(孝感市委宣传部)、黄梅戏《天职》(黄冈市委宣传部)

歌曲:《水涨船高》(省文联)、《太阳伸出的手》(襄樊市委宣传部)、《刨黄姜》(鄂州市委宣传部)、《人民万岁》(仙桃市委宣传部)、《我哥回》(黄石市委宣传部)、《贴心人》(恩施州委宣传部)

摄影《山色有无中》(十堰市委宣传部、省文联)、《家园》(武汉市委宣传部、省文联)

舞蹈:《流浪的盖头》(武汉市委宣传部、省文联)、《兄弟姐妹》(武汉市委宣传部、省文联)、《生命的诉说》(省文联)、《爱迷茫》(省文联)

曲艺:《担水》(恩施州委宣传部、省文联)、《石磉磴还田》(天门市委宣传部)、《梆鼓声声》(神农架林区党委宣传部、省文联)、《白胡子唱老》(宜昌市委宣传部、省文联)

美术:《痕迹》(省文联)

书法:隶书《汉瓦汤盆联》(武汉市委宣传部)、草书《洞庭酒楼诗》(荆门市委宣传部)、楷书《荆州图谱序》(荆州市委宣传部)

文学奖:《我的时光俪歌》(武汉市委宣传部)、《中国黄河调查》(孝感市委宣传部)、《门前一棵槐》(黄冈市委宣传部)、《滑坡》(省作协)、《妈妈》(省作协)

评论奖:《对称乐学论集——童忠良音乐文集》(省文联)、《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省文联)

人才奖(20个)

优秀人才奖:张慧芳(省文化厅)、尹北琛(省文化厅)、曾菊(省文化厅)、朱新农(省广电总台)、邓翔(省广电总台)、臧馨(省文联、省文化厅)、赵卫国(省文联)、田禾(省作协)、陈勇劲(省文联)、汪金媛(省文化厅)、程迟生(省文联)、詹春尧(省文化厅)、刘继明(省作协)

人才奖:万晓慧(省文化厅)、谢虹(省文化厅)、黄海(省广电总台)、黄文泉(省文联)、章程(省文联)、华姿(省作协)、李修文(省作协)

湖北省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湖北省第六届“屈原文艺奖”(2003-2006)组织工作奖名单(16家,名单从略)

参考资料

  1. 转发关于申报湖北省第六届屈原文艺奖有关事项的通知.湖北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07-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