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剧

来自戏曲百科

湖剧(又称湖州滩簧)是以湖州滩簧为基本唱腔的唱说滩簧类型戏曲,当地俗称湖州小戏、湖州文戏、花鼓戏等,流行在湖州、嘉兴等县镇,旁及苏、沪、皖等毗邻地区。

湖剧形成时间尚无定论,根据一些史书、志书记载,当在清朝晚期。汪曰桢《南浔镇志》、《双林镇志》、《南林丛刊·劫余杂识》三本志书上的记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有关滩簧花鼓小戏在湖州活动的最早记述。

湖州滩簧又是小戏、琴书、三跳的总称。湖滩艺人三者皆精者巨多,他们即会唱琴书、三跳,又会演唱小戏。各地艺人按地域分称湖州帮、南浔帮、双林帮、德清帮、长兴帮、震泽帮、桐乡帮、石门帮等等。

湖剧的剧目有小戏和大戏两类。小戏剧目,是指滩簧早期的“二小”(小生、小旦)、“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清装戏,有《拔兰花》、《卖青炭》等72本,基本上是一男一女的折子戏。小戏内容通俗易懂,节奏明快活泼,大多反映婚姻、爱情和农民、小市民的生活。大戏剧本号称96本,部分是在清装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如所谓定本定腔(即非路头戏、幕表戏)的“四亭柱戏”(《庵堂相会》、《陆雅臣》、《借黄糠》、《卖妹成亲》)四出。更多的大戏是原清装以外的古装戏,有的是由琴书曲目衍生而成的连台本戏,如《珍珠塔》、《双珠凤》等;有的是移植其他剧种,如《孟丽君》、《白蛇传》等。大戏的内容以表演才子佳人、苦命鸳鸯的居多。

湖剧曾长期以提纲、路头为主要方式。建国后,湖剧艺人和一批文艺工作者挖掘、整理、改编了一批湖剧的传统剧目,也创造了一批新剧目,逐步进入了“剧本戏”的轨道。《麒麟带》是建国后湖剧最有影响力的看家剧目,被被誉为“浙江一块宝,全国一朵花”。此外较有影响力的还有现代剧目《太湖红浪》、《太平桥》等等。

湖剧的唱腔,小戏主要是【小戏调】与【紧板调】,同时揉进一些民歌小调,所以小戏是湖剧艺术的基础。大戏主要使用【本滩】与【烧香调】,故称“本滩大戏”。建国后,挖掘整理了一大批湖剧唱腔曲调,如挖掘【劝世调】、【夜行调】、【山歌调】、【四方调】等,先后整理了【烧香调】、【本滩调】的混板、【春戏调】、【春戏紧板调】等等。伴奏音乐主要以竹筒二胡为主,加上副胡、三弦、琵琶,成为四大件,演大戏增加笛、箫、板胡、大胡、大鼓、扬琴等。

湖剧的舞台语言以湖州话为基础,运用滩簧18个半韵脚。清装小戏唱念接近生活口语,古装的本滩大戏,则文白相间,使用靠近中州韵的湖州官话。唱词以七字为主,小戏讲究一韵到底。

2011年,湖剧被列入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此湖剧开始走在“非遗保护”的道路上, 湖剧作为浙江极具地方特色的艺术,丰富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其作用无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