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扬剧团

来自戏曲百科

上世纪90年代初,戏曲滑入谷底,江都扬剧团亦不能幸免,“突围”之战虽无刀光剑影,却也风卷云涌——

生死存亡之际,江都市委、市政府、文化局态度鲜明:“扬剧主要发源地的江都不能没有扬剧团!”吹响了全社会扶持剧团的集结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郭培琛在《江都日报》发表《让‘香火’更盛起来》的文章:“扬剧团对地区的团结、发展具有凝聚、激励、推动作用,繁荣振兴扬剧艺术十分重要”;市政协向政府提出《关于进一步扶持市扬剧团的建议案》;财政给剧团增加拨款;“两办”和宣传部多次为组织观看剧团的演出下发文件;主管局为剧团把脉导航;43个乡镇党委书记联名发出《共同扶持市扬剧团的倡议》。

靠“空投”维持生命非长久之计,如何强身健体,促进良性循环?主管局与剧团制定了“演好戏、沉下去、进城市、拍电视”的“突围”方略。

“演好戏”,就是以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为标准。1992年,剧团决定全团集资,投排王克诚创作的现代戏《金牛湾》,参加扬州市专业剧团会演。这是非常时期的背水一战,韩顺池局长临阵动员:“戏是剧团的产品,有好戏才有市场,才能走出困境,体现存在价值!”盛夏,封闭排练一个多月,一举拿下市会演优秀编剧、导演、演员、作曲、舞美、演出等9项大奖,打了一场提振精气神的翻身仗。1993年,该剧参加省扬剧节,再获佳绩。

1998年,江都首次举办文化活动月,张晓雁局长指导剧团承办了开扬剧界之先河的“扬剧名流大会串”,众多名家联袂展示拿手好戏,演出一票难求。媒体和观众连连称赞:剧目精品、演员精英、舞台精美、演出精彩!

《玉蜻蜓》《梁祝》《林娘》《冲天鸟》等剧,因观众喜闻乐见而久演不衰。剧团好戏连台,团风严谨,场次和效益领跑同行,在全省文化系统会议上作了典型介绍,《中国文化报》等媒体予以热情赞扬。

“沉下去”,就是要深入群众迫切期盼的偏僻农村,改在城镇演为村组演,改剧场演为广场演,改我演你看为你点我演,改仅演扬剧为扬剧歌舞一起上,改由接待单位解决繁琐的搭台和食宿为剧团包揽。思路一变天地宽,农民们春节、农闲、庆寿、开业、庙会,都邀剧团演大戏。首个“轿车村”彭河村村长彭龙章年中就与剧团早早定下春节五场戏的协议,演出期间,又定下乘凉晚会演八场的协议,老板们觉得热闹又风光,还要轮流再包场,团长考虑高温酷暑下不宜恋战,另定了演期。实践说明,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

“进城市”是剧团发展的重要途径。扬剧发源于乡村,发祥于上海。剧团决定接受大上海的检验,通过打一场攻坚战,提精神,塑形象,拓市场。经过精心准备,1995和1996年,剧团两次亮相上海中国大戏院,第二次在沪的九场演出愈演愈热,票价被炒高数倍,剧院方总直呼“奇迹”。《江都日报》记者徐多庆报道首场演出的标题煞是吸晴:《江都扬剧团赚了上海人87次掌声》。《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纷纷介绍“小剧团轰动大上海”的演出盛况,扬州电视台特赴沪拍摄专题《敢问路在何方——来自江都扬剧团的报道》。剧团乘势赴宁演出,再获成功,《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等褒赞《江都扬剧倾倒南京戏迷》。1998年,《孔繁森》在扬州市区演出,连满十场,市委书记吴冬华率四套班子领导观看后,赞扬“演得很好、感人至深”。

“拍电视”,是借助现代主流传媒,扩大剧团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几年里,《秦香莲后传》《修匾记》《错妻》《骨肉冤》《审母》《传孙楼》《双玉蝉》《桃花井》《赌妻》等十多部剧目,相继被上海、江苏、扬州电视台录播并制成碟片发行,演出320场次的《孔繁森》选段“感谢娘”,在江苏卫视和央视多次播出。

“突围”之战,剧团的同志积极进取,彰显并提升了队伍素质。演出,不改初心又与时俱进;分配,将个人德能勤绩与经济效益紧密捆绑;营销,设立专业队伍与激励机制。剧团的同志特别吃苦,常年深入乡村,演土台、睡地铺、抗高温、战严寒,无怨无悔。剧团的同志深深感恩,通过不懈努力,新建综合楼,招收25名学员委培,荣获全省文化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扬州市文明单位、优秀剧团、优秀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经历风雨洗礼的江都扬剧团对各级领导和家乡人民的真情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