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海剧团

来自戏曲百科

省淮海剧团的前身是淮阴专区大众淮海剧团。民国37年(1948年),以革命战争年代的淮海区第三中心县委大众淮海剧团和沭阳县艺人小组部分艺人组建而成。这支土生土长的戏曲队伍,在战争年月肩背步枪,手提三弦,深入前沿阵地,鼓舞军民斗志,大量编演现代戏,如《劝子参军》、《小板凳》、《三星落》、《大后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编演现代戏,如《莫落跑》、《两好合一好》、《害人的西乾道》等。1954年,整理的传统剧目《求情》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谷广发获演员二等奖。

   1956年11月转为江苏省淮海剧团,仍驻清江市。先后从县属剧团和有关部门,调进演员、编剧、导演、作曲、舞台美术工作者多人充实剧团。1957年,参加江苏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传统戏《催租》、《骂鸡》、《打干柴》,现代戏《拾秸头》,以其刚劲、朴实、泼辣、奔放、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获得一致好评。谷广发、朱桂州获一等奖。《骂鸡》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播放。1959年,参加江苏省第三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改编的传统戏《樊梨花》,被誉为“一枝清香的荷花”。1959年国庆节,团长谷广发作为江苏省劳动模范观礼团成员,赴京参加庆祝建国10周年大典。1960年,剧团被评为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陈玉梅代表出席大会。

   剧团成立以来,多次邀请老艺人配合新文艺工作者,挖掘、整理传统剧目,录制、传授唱腔和传统表演身段。1960、1961年,两次进行规模较大的艺术练兵活动,对剧种风格、剧目、唱腔、语言、表演等,作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和实验。初步清理出淮海戏的历史源流;编写出《淮海戏音韵》和《淮海戏舞台语言研究》;挖掘、继承了长期不唱的老腔,改革、创造了一些新腔,演出水平有很大提高。1962年3月,第二次赴上海交流演出,上海唱片公司为刘长珍、杨秀英、魏化兰等演员演出的《樊梨花》、《皮秀英四告》、《三拜堂》、《骂鸡》等剧目灌制了唱片。《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发表多篇文章,给予较高评价。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剧团停演。1968年12月,剧团撤销,大部分演职员下放劳动。1971年3月恢复建制,调回28人,并招收演员33人。先后移植了《沙家浜》、《闸上风云》、《向阳商店》等戏。1973年,创作的现代戏《两亲家》参加江苏省专业剧团戏曲会演。1975年,赴京参加移植“样板戏”调演和庆祝建国26周年献礼演出,《闸上风云》选场被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场直播和录制播放。1978年,恢复传统戏演出,剧团重新加工《三拜堂》、《樊梨花》、《皮秀英四告》、《催租》等传统保留剧目,受到广大观众赞扬。创作的现代戏《生死怨》、《十里香》,参加江苏省1980年戏曲现代戏观摩演出,《生死怨》获演出一等奖、剧本二等奖、表演一等奖;《十里香》获剧本二等奖,并获文化部现代小戏创作奖和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优秀剧本奖”。1982年,《十里香》被中央电视台录像播放。1984年演出《儿女情》,获江苏省第三届戏剧百花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出奖、优秀表演奖和江苏省庆祝建国35周年戏剧调演优秀剧本奖等奖项。1986年,《果园风情》参加全省新剧目观摩演出,荣获优秀剧本奖、优秀演出奖、优秀表演奖。

   1987年,全团职工103人,演出装备原值7.2万元,排练、练功用房270平方米。全年演出318场次,观众22.3万人次;其中农村演出200场次,农村观众14万人次。全年演出收人12.7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