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梆子剧团

来自戏曲百科

江苏省梆子剧团原名江苏省豫剧团。1958年,徐州专区实验豫剧团改为江苏省豫剧团;1959年,徐州市豫剧团并入;1960年4月,由江苏省文化局正式定名为江苏省梆子剧团,仍驻徐州市。1957年,尚未建成江苏省梆子剧团时,两团曾分别携带《胭脂》、《战洛阳》,参加江苏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战洛阳》获优秀剧本奖,《胭脂》获剧本奖;徐艳琴、郑文明、赵金声获演员一等奖,王继承获乐师奖,王广发获老艺人奖。1958年,以两团为基础,抽调县剧团个别演员组成徐州专区代表团,参加江苏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战洪州》。该剧本被收入《中国地方戏曲集成·江苏省卷》,其主要唱段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唱片社录音和灌制成唱片。

   成立省团后,全团演职员100余人,主要演员有贾先德、徐艳琴、赵金声、郑文明、吴小楼等。行当齐全,能文能武,最擅演生脚中的袍带戏和刀马旦戏,讲求演出规范和艺术质量,重视发挥中青年演员的作用。

   60年代初,整理改编的《白莲花》、《大战十一国》、《困雪山》、《香囊记》、《佘太君发兵》等,均调省排练加工,艺术水平有所提高。剧团还经常去农村、厂矿演出,曾获省政府通报表彰,并经常在山东、河北、河南、安徽和江苏大江南北广大地区巡回演出。1964年,剧团创作现代戏《红梅》,参加是年江苏省戏曲现代戏观摩演出,受到好评。

   “文化大革命”中,大量资料遭到毁坏,剧团人员下放“五七”干校劳动。1971年,剧团调离干校,编演配合政治任务的小节目,后又加工排练《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剧,《红灯记》被调至南京公演。1977年,该团创作的现代戏《银杏坡》参加江苏省专业文艺团体创作节目第二轮(戏剧)会演。1978年冬,传统戏开禁,该团上演《十五贯=》,在徐州一个剧场就连满百余场。1981年底,剧团应邀前往大庆油田演出。

   1987年,全团职工87人,演出装备原值8万元。全年演出158场次,观众15万人次;其中农村演出97场次,农村观众9万人次。全年演出收入1.6万多元。